B1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从1991年起装备意大利陆军,总生产量由原计划的450辆辆减至400辆。该车在研制中的名称为B1,其中“B”是意大利文“ Lindo"的缩写,表示“装甲车”的意思。后来正式名称为半人马座。由于该车主要用于反坦克作战,所以人们称它为坦克歼击车。

  1984年初,意大利陆军提出发展一种8×8轮式装甲战车的技术要求,并委托伊维科一菲亚特公司研制。同年年底,该公司便完成了部件的设计工作,并制造出一个试验底盘。1985年9月开始试验动力装置和悬挂装置的性能。后来在该试验底盘上装上炮塔,进行了火炮的射击试验。1987年1月,生产出第一辆样车,至同年12月共生产出4辆样车,用于部队试验。1988年,又生产了5辆样车。1989年下半年试生产了10辆车,1990年开始成批生产,1991年生产出首批车辆并装备部队。

  意大利陆军计划用B1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装备6个轻型装甲旅,以执行快速机动作战任务。B1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为8×8全轮驱动轮式装甲车,战斗全重24t,乘员4人:驾驶员、车长、炮长和装填手。车全长8.5m,车宽2.9m,车高2.4m,车底距地高0.4m。车体采用全焊接结构。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前部左侧,其右侧为发动机。驾驶室与战斗室之间用耐火隔板隔开。驾驶员上方有1扇可由左开启的舱门。开窗驾驶时,可以升起驾驶椅和方向盘。闭窗驾驶时,通过舱口前的3具潜望镜观察。夜间驾驶时,中间一具潜望镜可更换为微光潜望镜。因发动机前置,车体尾部可开设尾门,便于补充弹药,并使基型车适于改装成需要设置尾门的变型车,如装甲输送车、指挥车等。

  炮塔也为全焊接结构,位于车辆中部偏后。炮塔内左侧为车长位置,右侧为炮长和装填手位置,炮长在前,裝填手在后。车长和装填手位置均有舱门,但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可通过车体底部的安全门出入。车长舱口上有4具潜望式观察镜,炮长舱口上有5具潜望式观察镜。炮塔正面中央安装有1门火炮,火炮身管上装有热护套和炮口制退器。火炮左边装有1挺并列机枪,车长门的支架上装有1挺高射机枪。炮塔两侧各装有4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顶部中央向上凸出,以增大火炮俯角。

  车体两侧各有4个车轮。第一和第二车轮之间的距离稍大;第二、三、四车轮之间的距离相等。由于B1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火力侦察,与敌坦克作战,故其火力较强。主要武器是奥托一一梅菜拉公司研制的105mm低后坐力炮。该炮采用自紧身管,其长为52倍口径,并装有高效率的炮口制退退器和热护套。采用同心式反后坐装置,后坐距离为750mm。该炮能发射北约标准的105mm坦克弹药,弹药基数为40发,其中14发待发弹存放在炮塔吊篮内的弹架上,另26发存放在车体内后部。火炮方向射界为360°,可用电液或手动操纵。高低射界为-6°+15°。辅助武器有2挺MG42/59型7.62mm机枪,其中1挺为并列机枪,另一挺为高射机枪,弹药基数4000发。

  为满足快速机动作战的要求,B1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该车采用伊维科一一菲亚特公司的MTCA型V形6缸4冲程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在转速2300r/min时,功率为382kW。单位功率为15.9kW/t。传动装置是德国ZF公司研制的,为5HP-1500型液压机械式。它包括带闭锁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行星变速箱、转向机构和制动器等,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转向机构是液压操纵的,在一般情况下转向时,只需操纵第一、二轴的前4个车轮;在车速低于20km/h转向时,仅需操纵第四轴的2个车轮;在需要减小转向半径或为了防止侧滑时,可同时操纵4个轴的8个车轮进行转向。

  车体和炮塔采用高强度装甲板全焊接结构,正面可防20mm机关炮炮弹的攻击,其他部位仅能防御12.7mm机枪弹和炮弹破片。因此,该车的装甲防护薄弱,但该车低矮,防弹外形较好,且动力装置前置,也能起到增强防护力的作用。

  此外,炮塔两侧的烟幕弹发射器,必要时可发射烟幕弹,形成烟幕,也是一种防护措施。发动机废气排出口装有冷空气混流降温装置,可减少红外辐射,使车辆不易被敌方探测到。炮塔内装有超压式集体三防装置,发动机室和乘员室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燃油储存在两个防爆橡胶箱内,提高了安全性。(作者署名:军武次位面 风林火山)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