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患儿家长与医生沟通

“撞破了能不能包扎呀?”8月4日凌晨,因为孩子受伤来到医院的吉林省榆树市民李女士,打开了手机录像,在询问后,榆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躺在床上休息的一名男医生告诉她“包扎上6楼”,并多次手指李女士要求她关上手机录像。随后李女士提高了嗓门伴着哭声,因为这已经是她从1楼急诊科到6楼神经外科一疗区之间,往返3趟后的第6次被推诿,而在她激动地哭喊后,孩子终于在受伤9个小时后,几处伤口得以被清洗消毒包扎。

“1楼急诊说没有纱布、消毒水,6楼的科室说只接待住院的,不接待急诊。孩子伤口好几个小时,没人给消毒包扎处理?”李女士对津云记者说。事情还要从8月3日晚说起,李女士2岁多的孩子在路边玩时不小心被车撞到,头部、面部、腿部均受伤,当日晚上7点30分左右,孩子奶奶赶快将孩子送入了榆树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奶奶和孩子在医院等待从打工地赶回来的李女士。

8月4日凌晨3点左右,李女士赶到医院却发现孩子身上的伤口还没有包扎,并开始出现结痂,但让她想不到的是,询问婆婆后才知道,就医后孩子的伤口还没有经过任何的消毒处理。李女士只好带着孩子在急诊寻求医生的帮助,但让她意外的是急诊医生告诉她急诊没有消毒水和纱布,让她带着孩子去6楼的神经外科一疗区。

来到6楼,在李女士连续的敲门下,已经休息的医生终于开门,说明来意后,得到的回复竟是6楼只接待住院的病人,不接待急诊病人,“我的要求很简单,但楼上楼下往返3次,找他们6次,没有地方能给我家孩子消毒包扎,最后我才录像的,我想问问医生,他们医院到底哪儿接待患者?”李女士说,在自己录像并情绪崩溃后,凌晨4点多,孩子受伤9个小时后,伤口终于在6楼得以消毒包扎。

8月8日,李女士发布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津云记者联系了榆树市人民医院。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经过调查,李女士确实被两个科室相互推诿达6次之多,同时还存在首诊医生未执行首诊责任制、值班医生离岗等情况。目前,医院已经对几位涉事医护人员进行辞退、罚款和通报批评等处罚,并召开了全院包括医护人员、职工在内的大会,重点强调医风医德和对患者的服务意识。

(津云新闻记者 鲍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