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军事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例如西楚霸王项羽创造的巨鹿之战,以三万兵马击败了秦朝四十万大军,双方军队比例相差十余倍;汉光武帝刘秀创造的昆阳之战,以两万兵马击败了新朝四十二万大军,双方军队比例相差高达二十余倍。

几乎任何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都对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像上面所说的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就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现在要讲述的这个历史人物,他指挥八万兵马,运用出色的军事才能,击败了入侵的敌国八十万军队,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与巨鹿之战和昆阳之战一样,这场战役意义非凡——为汉人江山续命至少上百年。

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这个历史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谢玄。

谢玄出身古代顶级豪族陈郡谢氏,祖上在魏晋时期官至王侯将相,因为出身高贵,他历任东晋刺史、太守、将军等职位。谢玄文武双全,才能出众,尤其善于行军打仗,他亲自训练了一支军纪严明、战力十足的军队,人称“北府兵”。

西晋灭亡后,汉人南迁建立东晋,但东晋的世家大族势力很大,所以统治一直不稳固,给了北方政权南侵的机会。

苻坚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最厉害的皇帝,他雄才大略,在汉人丞相王猛的辅助下,经过十数年时间灭掉了中国北方所有割据政权,成功统一混乱的中国北方。不过苻坚的志向是统一中国,做一个与秦始皇、汉武帝一样的千古帝王,因此他统一北方不久,立刻制定南下入侵东晋王朝的计划。

但苻坚南下的计划却遭到王猛的反对。根据史籍记载,王猛临终前,劝诫苻坚不要南下攻打东晋,并说了两个原因:第一,前秦虽然统一北方,但内部统治仍不稳固,各异族会趁机叛变;第二,东晋是汉人建立的正统朝代,前秦万万不能逆天而行。

可惜苻坚不听王猛的遗言,在王猛去世后数年,调集了八十万大军,自己御驾亲征,准备一举吞并东晋。

面对来势汹汹的前秦八十万大军,谢玄临危受命,带领他的北府兵抗击前秦大军。

公元383年8月,苻坚的八十万大军准备渡江进攻。谢玄与叔叔谢安,以及一众亲信部下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敌方有八十万大军,倘若全部渡河成功,我方仅有八万兵马,不可能抵挡。因此谢玄决定,要趁着敌方渡江之时,将其一举歼灭。

另一边的苻坚不知谢玄的计划,他认为自己八十万大军能碾压敌方,所以不把谢玄的北府兵放在眼里。

公元383年11月,淝水之战打响,谢玄兵分三路,一路在前秦军队渡江时迎头痛击,二路在各个江口设下伏击,三路直奔苻坚所在的城池,佯装偷袭。

谢玄的计划非常成功,前秦军队在渡江时被给予痛击,伤亡惨重,残余部队纷纷逃命。

当苻坚得知渡江失败的消息,非常震惊,这时候他又发现城池外有晋军准备进攻,于是走上城楼查看,惊讶地对部下说:“谁说晋军弱小了?城外连数十万大军都不止!”其实城外仅有数万晋军,但因为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他疑神疑鬼,误以为城外晋军有很多,这也是成语“草木皆兵”的由来。

淝水之战,谢玄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避免了东晋王朝免遭覆灭,而兵败的苻坚则带着残余的十万兵马狼狈逃亡,他的前秦也因此战而四分五裂,各族纷纷叛变。

谢玄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对东晋王朝的国运有决定性意义。此后的数十年,东晋王朝没有再遭到外敌入侵,直到东晋王朝为宋武帝刘裕所取代。

不夸张地说,没有谢玄,汉人建立的东晋王朝或许已被苻坚攻灭,可能也不会后面的刘宋王朝,谢玄为汉人江山续命了至少上百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