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拥有超过600块肌肉,这些肌肉帮助我们实现行走、跑步、进食甚至是微笑。然而其中一些肌肉的名气会更大一些,这里列举的就是一些人体中最有趣的肌肉。

人体中最大的肌肉是臀大肌,它们是对抗地球引力的主要肌肉。

人体中最小的肌肉是镫骨肌,据记载,它的长度不足2毫米。

人体单位区域内力量最大的肌肉是咀嚼肌,咀嚼肌能够让牙齿以890牛的力量闭合。

人体中最易受伤的肌肉是大腿后侧肌腱。研究发现,大腿后侧肌腱拉伤影响了大约7%的跑步运动员。

人体中工作最努力的肌肉是心脏。据资料记载,心脏每天至少抽动2500加仑的血液,而在人的一生中心脏的跳动次数超过30亿次。

人体中最长的肌肉是缝匠肌。据200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缝匠肌的长度能够达到60厘米。

《肌肉记忆口诀》FEARLESS

肌肉那么多,如何才能记得住

今天就送你一套

《肌肉记忆口诀》

一块肌肉一口诀

每个口诀将肌肉的

位置、起止点、功能都概括了进去

1.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两边斜,颈部稳固全凭它。

下连胸锁两个头,上至乳突项线外。

2.斜角肌:

乳后并行斜角肌,三条肌肉成斜线。

上至颈椎横突缘,下至一二肋骨面。

3.上斜方肌:

上斜方肌在颈侧,连于棘突项韧带。

上至颈五上项线,下至锁骨三分外。

4.中斜方肌:

中斜方肌居肩上,连于棘突韧带旁。

内至六颈三胸椎,外至肩峰肩胛冈。

5.下斜方肌:

下斜方肌面最广,四至十二胸棘上。

外至肩嵴内侧端,肩胛提肌连上方。

6.胸大肌:

胸大肌在锁骨下,锁胸肋骨三部加。

内至六肋软骨面,外至肱二肌沟外。

7.胸小肌:

大肌下面小肌藏,上臂运动多损伤。

内至二五肋软骨,外至肩胛喙突上。

8.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甚重要,肩背负重常受伤。

上至四个颈横突,下至肩胛角上方。

9.菱形肌:

大小菱形紧相连,同附肩胛内缘边。

大菱胸四棘韧带,小菱六七颈棘间。

10.背阔肌:

大而有力背阔肌,稳固下背与上臂。

下连六胸和腰椎,上支合束大圆肌。

11.大圆肌:

小圆大圆胛背落,辅助冈下和背阔。

内至肩胛骨下角,外与背阔成肌束。

12.三角肌:

三角肌覆肱骨头,力量巨大臂上走。

内至锁外肩峰缘,外至肱骨中上段。

13.冈上冈下肌:

冈上肌和冈下肌,同为上臂作贡献。

内至冈上冈下窝,外至肱骨大结节。

14.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分长短,盂上粗隆连长头。

短头连接喙突嘴,下至桡骨粗隆走。

15.肱肌:

肱肌上臂居屈侧,功能屈肘须明白。

上至肱骨前表面,下至尺骨冠状突。

16.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肱骨后,盂下结节连长头。

外后表面短头接,远下尺骨至鹰嘴。

17喙肱肌:

前臂外侧喙肱肌,三重关系须牢记。

近连肩胛喙突头,远至肱骨内中间。

18肱桡肌:

前臂重要肱桡肌,杠杆作用有力气。

近至肱骨外上嵴,远至桡骨茎突底。

19.桡侧腕伸肌:

桡侧长短腕伸肌,腕部稳定与伸展。

近至肱骨外上髁,远至二三掌骨底。

20.尺侧腕伸肌:

两头尺侧腕伸肌,一连肱骨外髁面。

第二连接尺骨头,远至第五掌骨底。

21.指伸肌:

小指肌和指伸肌,连接四个指骨腱。

近至肱骨外上髁,远伸指骨背侧面。

22.掌长肌:

前臂屈曲掌长肌,唯一浮于腕带面。

近至肱骨内上髁,远至腕带掌筋膜。

23.桡侧腕屈肌:

前臂桡侧腕屈肌,屈曲腕部并外展。

近至肱骨内上髁,远至二三掌骨底。

24.尺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两个头,下至掌骨和豌豆。

肱骨头接内上髁,尺骨头连鹰嘴后。

25.竖脊肌:

竖脊背部起肌群,三组肌肉护平衡。

髂肋肌居最外侧,长肌棘肌居内宫。

26.多裂肌:

多裂脊柱两边排,犹似支柱甚强大。

下至骶骨和韧带,上至所有椎脊突。

27.腰方肌:

腰方肌在筋膜下,协调腰肌作用大。

下至髂嵴腰横突,上至腰椎十二肋。

28.腰大肌:

重要肌肉腰大肌,下连小转与髂肌。

上至十二胸椎体,五个腰椎皆相连。

29.臀大肌:

强健有力臀大肌,覆盖臀中和小肌。

上至骶骨骶尾后,下入筋膜股骨边。

30.臀中肌臀小肌:

中肌小肌上下连,面上覆盖臀大肌。

上至髂后两线间,下至大转子侧面。

31.梨状肌:

梨状肌在髂骨后,直下跨越小腿前。

内至髂骨大切迹,外至大转子上缘。

32.股四头肌:

内外中直四头肌,分附大腿股骨前。

下越膝盖至胫骨,上面长短各不齐。

33.缝匠肌:

膝上斜走缝匠肌,常会影响梨状肌。

下至胫骨内侧缘,上到髂前上棘边。

34.半腱肌半膜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内旋屈膝有意义。

下至胫骨内侧后,上至坐骨结节底。

35.股二头肌:

股二头肌分长短,下方连至腓骨头。

长头连至坐骨结,短头粗线外侧缘。

36.阔筋膜张肌:

阔筋膜肌股外侧,屈收内旋动髋骨。

上方连至髂前棘,下面嵌入髂胫束。

37.胫骨前肌:

胫骨外侧有前肌,稳定髋部并外旋。

上至筋外骨间膜,下至内楔距骨底。

38.腓骨长肌:

腓骨外侧腓长肌,直下小腿外侧面。

上至腓外胫外髁,下至内楔跖骨底。

39.腓肠肌:

腓肠肌在小腿后,敏感肌肉分两头。

上连股骨内外髁,下入跟腱跟骨后。

40.比目鱼肌:

腓肠之下比目鱼,足跟疼痛激发点。

上有多头连胫腓,下与腓肠入跟腱。

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掌握了口诀,下面看图FEARLESS

胸锁乳突肌的解剖

胸锁乳突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

菱形肌的解剖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竖脊肌的解剖

竖脊肌

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背阔肌的解剖

背阔肌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三角肌的解剖三角肌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肩袖肌群与大小圆肌的解剖

冈上肌

部位:肩胛骨冈上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

部位:肩胛骨冈下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小圆肌

部位:冈下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肩胛下肌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窝内。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

大圆肌

部位:冈下肌、小圆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和伸。

大臂肌群的解剖

肱二头肌

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肘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肱三头肌

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肘肌

部位: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前锯肌的解剖

前锯肌

部位:胸廓侧面浅层。

起点:上位8~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远固定时。

胸部肌群的解剖

胸大肌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胸小肌

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肱肌、喙肱肌的解剖

肱肌

部位:肱二头肌下半部分深层。

起点:肱骨前面下半部分。

止点: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喙肱肌

部位: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

起点: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止于肱骨中部内侧(与三角肌粗隆相对应)。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内收和外旋。

前臂肌群的解剖

肱桡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并使前臂内旋或外旋和保持正中位。

桡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手关节外展、辅助肘关节屈和前臂内旋。

尺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前臂筋膜和尺骨鹰嘴。

止点:豌豆骨、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桡腕关节内收和肘关节屈。

旋前圆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前臂内旋,辅助肘关节屈。

尺侧腕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前臂筋膜及肘关节囊。

止点:第五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伸,参与手关节内收。

桡侧腕长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手关节伸,参与桡腕关节外展及肘关节伸。

桡侧腕短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三掌骨底。

功能:基本与桡侧腕长伸肌相同。

髂腰肌、梨状肌的解剖

髂腰肌

部位:腰椎两侧和髂窝内,由腰大肌、髂肌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和骨盆前倾。

梨状肌

部位:骶骨前面、小骨盆后壁。

起点: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臀部肌群的解剖

臀大肌

部位: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可使髋关节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臀中肌和臀小肌

部位: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层。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前部使髋关节屈和内旋。后部使髋关节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前倾,后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

大腿肌群的解剖

股四头肌

部位:大腿前面,有四个头。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股直肌可使髋关节屈,整体收缩使膝关节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股二头肌

部位:大腿后外侧浅层,有长、短两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

止点: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外旋,长头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

半腱肌和半膜肌

部位: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内旋,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

耻骨肌

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

起点: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长收肌和短收肌

部位: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

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大收肌

部位:大腿内侧深层。

起点: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小腿肌群的解剖

胫骨前肌

部位:小腿前外侧浅层。

起点:胫骨体外侧的上2/3。

止点:内侧楔骨内和第1跖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伸(背屈)、内翻。远固定时,使小腿在踝关节处伸,维持足弓。

小腿三头肌

部位:小腿后部。包括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屈(跖屈),腓肠肌还可使膝关节屈。远固定时,可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协助膝关节伸,维持人体直立。

肌肉解剖与训练的关系FEARLESS

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训练动作是根据肌肉的功能而设计,肌肉拉伸是根据肌肉功能的反方向而设计。当我们熟悉了我们经常锻炼的肌肉,知道了每块肌肉的肌肉功能那个、起止点、肌纤维走向,就相当于在脑海里构建了一个3D立体肌肉解剖图。

当我们要锻炼目标肌肉的时候,脑海里或是说意识里就可以非常直接的呈现出目标肌肉的位置、走向、起止点,这样及可以更好地达到念动一致的神经联系,进而募集更多的目标肌肉参与发力,明晰不同的功能角度中肌肉所能承受力而定大小,这样才能极大提高训练效果。最重要的是到达思维灵活贯通,学会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训练动作。

突破自己的瓶颈,作为教练在实际工作实施中也更得心应手。

深层肌与浅层肌的相爱相杀FEARLESS

浅层肌,大部分是运动肌,主要功能是使身体发生移动。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是浅层肌,在健身房里很多人狂练器械就是为了让自己脱了衣服后肌肉“一块一块”的。

如果把肌肉比喻成一个家庭,浅层肌就是在外抛头露面的丈夫,他力量感强,有爆发力,要经常工作赚钱。浅层的运动肌,由白肌纤维构成,因血供相对较低,所以很容易产生疲劳并产生大量的乳酸且不容易从肌肉中排出去,所以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

深层肌,深层肌如同“躲在深闺人不知”的妻子。她深居简出,因为它位于肌肉结构最里面,看不见。但是妻子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是家庭幸福稳定的重要因素。

深层肌的作用是用来维持人体正常稳定姿势的,也叫姿势控制肌。姿势控制肌由红肌纤维构成,因血供丰富、动作反应较慢、肌纤维以交替的形式逐个缩短,抗疲劳能力极强。因为自身有巧妙的分工,是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另一部分肌肉在休息。

人体的健康,需要肌肉各司其职,深层肌和浅层肌肉也需要配合默契,和谐联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一方过强一方过弱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体态不正、易疲劳或易受伤。真正的身体健康也是深层肌和浅层肌的分工配合。

人体肌肉按部位可分为

FEARLESS

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