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偏关奇观:黄河长城并肩而行

  10月12日 9时30分 寺沟村
  寺沟村古寺清幽黄河与长城并行
  偏关当地的很多文化学者都提到了位于寺沟村的护宁寺。一座寺庙与黄河的联系究竟在哪里?它们中间又有哪些故事呢?
  带着心中的疑问,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一行顺着沿黄公路来到寺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旁的一段仿长城的建筑,上面写着“长城与黄河在此结伴同行”,这是进入寺沟村最显著的地标建筑,因为在这里,长城和黄河是并肩行进的,你能看到一段长约几百米的夯土城墙的遗存,与黄河“结伴”并行。那么在仿长城建筑的另一侧,就是护宁寺的所在地。
  护宁寺也叫作寺沟大寺庙,1988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文保单位,建筑年代不详,依照庙内现存的三座清代碑刻来看,该寺庙曾经在清代整修过,但据当地文化学者秦再珍的研究,该寺内现存的建筑推测为金元时期风格。庙宇内供奉着三世佛、文昌庙、关帝庙、观音殿、地藏殿、瘟神庙、孤魂庙、龙王庙、山神庙等十座庙堂,在一院之内竟有十座庙堂,这着实罕见。庙内,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偶遇了60岁的董秀连老人,据她介绍,这座庙曾经毁于土改时期,庙中神像被破坏,这些建筑之所以能保存下来,是当时的大队书记急中生智,把骡马等牲畜放到庙宇中饲养,这才免于庙堂建筑被拆毁。
  坊间传闻,护宁寺之所以建立起来,是因为古时候的寺沟村太偏僻,老百姓需要供奉诸位神灵来庇护。但在秦再珍的研究里,早在金代时期寺沟村就已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这里曾是山西通向内蒙的必经要道,有着辉煌的历史。秦再珍告诉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金人之所以在这里建庙,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挨着黄河,是山西通往内蒙古的水路要道,想必来往客商很多,所以为了保佑一方平安,才修建了护宁寺。
  黄河和长城并肩而行,算是偏关旅游的一大奇观,也是当地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秦再珍依稀记得,早在上世纪50年代,现在目光所及的夯土城墙上还贴有城砖,城楼上还留存有大炮。“为什么黄河和长城能并行?因为从古至今,偏关和内蒙古都隔河相望,其他地方山势比较险峻,但寺沟村沿线地势较低,所以古时候的边塞游牧民族总是觊觎中原,冬天黄河结冰,就给外族入侵者提供了有机可乘的机会,所以才要修筑一道长城,抵御外敌入侵。”
  顺着护宁寺向北,就进入了寺沟景区,一座烽火台即将竣工,站在此地向远处望去,你能清晰地看到一段蜿蜒盘旋的长城土墙,缓缓向黄河靠近,还有相邻守望的几个烽火台,不失昔日雄浑风采。
  早在明朝时期,偏关县就是边关要塞之地,军事、政治地位显著,景区内一组名为《巡河》的古代将士雕像,远眺着黄河,似乎也在继续着自己戎马一生、驻守边关的使命。采访期间,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恰好遇到了来此地巡查的偏关县文化局局长薛强。据他介绍,这是偏关县在县域旅游中着重打造的一段景区,就是给游客提供跟黄河和长城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来欣赏二者结伴而行的壮观场景。“烽火台的加固和修复工程是经过省文物部门批准的,我们未来还要对这段保存较完整的长城进行加固,将这些遗存留给后代子孙。将来游客来到寺沟,站在烽火台上,这一奇观就能尽收眼底。”
  10月12日 12时15分 关河口村
  黄河古渡口变成了世外桃源
  你脑海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如果不是有当地人领路,多数人尤其是游客,会错过这一隐藏在黄河岸边、绝壁之下的黄河文化古村落——关河口村。
  站在山上往下望去,周遭悬崖峭壁直立,西边是宽阔豪迈的黄河,东边是曲折盘旋的关河,关河口村就坐落在关河汇入黄河的入口处。据说很多美术工作者,行经此处就走不动了,毕竟这样生动的画面,是写生的最佳素材。可以设想一下,东西方向都是河,而南北方向则是陡峭的高150米以上的悬崖绝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现得淋漓尽致。就拿悬崖来说,当地百姓称呼南面的崖为“蚂蚁崖”,就是说一只蚂蚁从山上跌落到崖底,都没机会生还,可见其地势之险峻。
  顺着只能容一辆车通行的山路,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七拐八绕地进了山脚下的关河口古村落,这里的村民就住在黄河岸边,距离近到只要走几步路,就能下到黄河里,所以关河口村的村民们,那是家家有渔船,人人会捕鱼。如今的关河口村是移民村,因为龙口水电站蓄水,每年的五六月份,黄河水位上涨已经将村内地势较低的部分淹没,大部分的村民都搬迁到了新村。
  今年75岁的张召乐老人,祖祖辈辈都在关河口村生活,时至今日,在他家的院落里,还摆着他父亲当年下河用的小木船,船檐都散架了,只留下了船身,一如既往地望着黄河。“我们村以前是个重要的水旱码头,叫做关河口渡口,这里离县城近,是一个回水湾,可自然靠岸,所以说是当时黄河山西段里最重要的商埠码头,从晚清时期就开始了。当时大家从内蒙古运输粮食、咸盐,神池、岢岚、五寨吃的东西都是我们这运输过去的。”1953年,火车、汽车运输渐渐兴起,昔日繁华的关河口渡口就逐渐冷清了下来。
  逛遍了整个村,里面的居民只有十多个,安静的村落让人没办法感受和体味到它昔日的繁华,但却有个小故事流传至今。话说当年关河口渡口繁华之际,当地有个叫张罗羊的财主,商贸生意做得非常好,北到兰州、包头,南到洛阳,都有张家的产业。后来渡口停运,张罗羊和家眷们就迁到了内蒙古。直到1980年,张家人又回到了村里,说是思念故乡,但是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张家人就拿着铁棍在旧宅的窑洞顶上翻来翻去,不知道这个事怎么传开了,都说张财主家里埋着宝贝,村民们就都跑到窑洞顶上“挖宝”,没承想还真挖到了不少元宝和银元。崖体后面,还有昔日张罗羊留下的6间窑洞库房,村民们也在这里找到了元宝,当年的关河口村民可谓是集体发了财。当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跟张召乐求证时,老人家说,这事是真的,财主是他本家。
  如今,张召乐和老伴依然住在旧村里,地里种着豌豆、玉米,可以自给自足,老伴就每天靠做土豆淀粉贴补家用,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为他们拍下了生活中的照片。临走时,老人家说了,总有人给他们拍照,可没人给过他们照片,他们也不知道照片中的自己是啥样。为此,我们相互约定,一定会把今日拍摄的照片,送到他们手中。
  10月12日 14时40分 天峰坪村
  光伏扶贫项目带给乡村绿色收入
  从寺沟村向北去往万家寨的路上,一些农田中架起的光伏发电板在午后的阳光下吸引了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的注意。
  偏关县天峰坪镇紧挨黄河岸边,光照资源充足,荒山荒坡广阔,全年光照发电的有效时间在1500小时以上,建设光伏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天峰坪镇的李彦明镇长介绍,2016年至2018年,偏关县开始采取“集中式”“村级联合式”“户级分布式”三种方式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目前天峰坪镇有四个村,在八百多亩土地上建起了光伏发电站,今年的6月30日刚刚实现了并网发电。其中一些村采取了“林光互补”的方式,光伏发电板离地3米高,下面种植药用杏树,光伏板不仅发电,还有采集雨水的作用,可以为林下植物提供水源。李镇长说,靠着光伏发电一项,各村里的集体经济可以每年收入十余万元,这些收入百分之四十会用于帮助那些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其余部分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支出。
  目前,光伏发电站的维护由承建企业来承担,一年之后将聘请专业人员来承担。地里种植的杏树已有5年,明年就将进入盛果期。李镇长说,这些杏树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春季开花期往往会遭遇寒流,导致不能结果。今年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希望能通过推迟花期,或者其他方法,帮助果树安全度过花期,顺利坐果,让农民能实现更多收入。
  10月11日 17时45分 万家寨水利枢纽
  排沙中的黄河气势非凡
  偏关,是黄河入晋后的第一县。一路欣赏过来,它安静地流淌,缓缓地陪伴着一方百姓,亦如母亲般那样温柔。但是当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一路北上,到了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前,正赶上黄河排沙,黄河之水从高处落下,升腾起阵阵水雾,气势磅礴的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山西省偏关县的黄河干流上,坝高90米,坝长438米,是山西省“引黄入晋”水源龙头工程。据偏关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有了万家寨水利枢纽,黄河水经过调控,滋润着三晋大地、内蒙古百姓,而黄河与沿线的晋蒙人民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交融。当天,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站在万家寨水利大坝前方的桥上,这座桥是晋蒙两地深厚友谊的见证,如果从中间划分的话,东边隶属于偏关,西侧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准格尔旗。站在大桥中央,采访团成员们开玩笑地说,“跨省采访,只需要一秒钟。”
  每年的7月初到9月底都是黄河的汛期,今年黄河的水流量较大,所以直到现在水库还每日泄洪排沙。通过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航拍的画面可以看到,在大坝的东侧,绿盈盈的黄河水风平浪静,而西侧通过大坝闸口倾泻而出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腾倾泻,翻腾的白色水雾宛若仙境,两岸的绿色松树依然葱葱,落日的余晖为大坝增添了一抹金黄色的色彩,几个景致浑然一体,就像一幅自然天成的油画,美不胜收。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孙轶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