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来,土地市场虽然没有迎来成交量的大幅井喷,但从房企参与土拍热情来看,高溢价地块成交数量增加势头明显。

中西部、京津冀、长三角区域活跃度较高

从2019年以来的土地市场来看,成交面积同比延续下跌,土地购置均价同比涨幅扩大。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达到近千宗,并且集中在中西部、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的二线城市。

据统计,2019年以来地块成交数量最多的城市为郑州,高达81块。其次是昆明、青岛、重庆、成都等,成交数量为50宗左右;而杭州、西安、贵阳等城市则居于第三梯队,成交总数在30宗左右。

土地溢价率均有所上扬 二线地市“回暖”最显著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2019年初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块热度明显回温,溢价率升高,尤其是杭州、北京、郑州等城市的部分地块由于区域位置较好,且二线城市市场回暖,提升了投资预期,房企纷纷加入土拍阵营。

从当前土地供应情况来看,三月底大概率将迎来一波集中供应潮。地价较为合理,尤其人口、产业支撑能力较强的二线城市有望成为房企拿地的重点城市。

据统计,各能级城市土地溢价率均有所上扬,尤其是二线城市部分地块溢价率明显上升。

土地溢价率这一指标在2019年初迎来明显回升,弥漫了2018年一整年的低位徘徊状态得到缓解。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目前房企现金流相对宽裕,土地市场正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

这种趋势在二线城市表现最为突出,2月份二线城市平均土地溢价率升至13.4%,环比增加3.3个百分点,在各能级城市中涨幅最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苏州、福州等热点二线城市成交了多宗优质地块,其中苏州有三宗地块的溢价率都在30%以上,推高了二线城市的溢价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流拍情况也明显好转,尤其是2月份,流拍率仅有1.66%,较2018年底及2019年1月有明显好转”。

业内分析指出,2018年三季度以来三四线城市陆续降温,部分开发商将拿地重心重新调整回一二线城市。

另外,从这些城市成交的高溢价地块的土地属性来看,依然是纯宅地居于首位,占到高溢价地块的42%,其次是商住地,占到34%。

地价回归合理水平 二线城市迎来拿地良机

总的来看,进入2019年二线城市土地流拍率明显下滑,溢价率也有所上升,尤其进入三月份,土地市场升温更为明显,高溢价率地块层出不穷。从高溢价地块占比情况来看,较2018年四季度也有明显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二线城市楼市小幅复苏,加之企业境内发债总量上升且融资成本回落、房企融资环境“回暖”,资金较为充裕,纷纷加入下一轮的“抢粮大战”。加之这些出让地块底价低于预期,多数企业报着志在必得的态度参与竞拍,最终使得溢价率明显上扬。

南京近期挂牌的两幅含宅用地即是典型的例子,起拍楼板价明显低于周边同类地块成交价,以西善桥G02地块为例,起拍楼板价13237元/平方米,周边同类项目售价在3.5-3.9万元左右,即使按照最高楼面限价19172元/平方米成交,盈利空间也十分巨大。在当前地价回归比较合理水平的局面下,不失为拿地良机。

从当前土地供应情况来看,三月底大概率将迎来一波集中供应潮,在地价较为合理、楼市频现“回暖”迹象的当前,抓住机会抢夺优质地块是当务之急。尤其人口、产业支撑能力较强的城市可重点考虑,譬如杭州、西安、郑州等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而那些目前供求关系平衡、房价已经过度透支的城市,虽然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但这个时候拿地的投资回报率也会明显下滑,建议仍需谨慎处之。

拿地、找钱、大宗交易、上地金网(www.ediji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