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厉晓杭 鄞州记者站 张绘薇 杨磊

老小区,也有新风景。

乱搭建的“养鸡棚”变成了优美的小花园,破旧老墙面经过改造后成了“网红”拍照点,昔日卫生死角“变身”一个个“景观小品”……通过改造后,鄞州不少老小区上演“蝶变”大片。有居民直呼:“出门就遇到‘小确幸’!”

今年8月底,鄞州区试水“微整治”、“微改造”、“微更新”,利用废弃物品,发动居民对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提升,让老旧小区在家门口再现诗意生活。

“鄞州有85个老旧小区,大动干戈进行大改造,人力物力财力都吃紧。”鄞州区有关主要领导认为,用“三微”理念对老小区公共空间进行更新,通过“社区引领、居民参与、全员受益”的改造模式,既不伤筋动骨,又让居民切实感受生活美,同时有效发动社区群众自觉参与,为社区治理赋能。

南大步巷小区是一个典型的敞开式无物业小区,住户多为老年人和外来人口。该小区内有一后巷,长期被废旧轮胎、废弃自行车等杂物侵占。百丈街道党工委书记邵英豪介绍,一开始,街道、社区联合发动党员志愿者和居民清理杂物,但经常返潮,居民认同感不强。“我们发动社区干部,居民中的设计师、园艺爱好者、党员志愿者等担任‘设计师’,通过喷漆、造型等,将废弃物设计制作成景观装饰,把卫生死角改造成‘轮胎花园’。现在,大家看到变美的公共空间,再也不忍心往里面扔垃圾了。”

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重新定义了“社区风景”,也激发起居民美化家园的热情。近两个月来,演武社区回收利用废旧轮胎100余只、废旧自行车100余辆,并以此创作景观装饰300件,先后打造“LOVE•家园”和“匠人市集”等30余处“景观小品”,美化小区品质。居民黄师傅原为一名园艺工,他不仅主动承担起小区“景观小品”的养护工作,并带动邻里共同做好周边公园内花卉的修剪、除草等日常维护工作。同时,社区与商户签订“景观认领书”,由商户对门前的景观装置进行保养保护。

前不久,鄞州区住建局也联合第三方机构,分组走访老旧小区,列出墙面墙体修缮、停车位改造、净化堆放、增绿补绿等十大类问题清单。该区住建局局长纪杰表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主要内容,但不少顽疾却难以根治。“通过‘三微’理念引领,我们将整合资源,集中治理,不断提升老旧小区的承载功能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网友“前门稻草人”认为,“三微”改造措施实、效果好,最值得点赞的是工作人员处理事情不是简单粗暴,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居民李月仙表示:“改造后就是不一样,看上去整齐多了,之前一些花花草草只能在夹缝里生长,现在这么一整理,多漂亮。老旧小区,整治有道啊。”

编辑:沈莉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