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雍正王朝》;让太子胤礽倒台的一场酒会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废太子胤礽是个令人叹息的角色。

电视剧中,太子胤礽在第一次被废后,由于无法掌握朝廷官员们的支持,属僚给他出了一个用记官员劣迹《百官行述》来胁迫官员的主意。胤礽费尽曲折,但最后《百官行述》被烧毁,而他写给任伯安的一封信最后成了勾连朋党的铁证,被康熙皇帝发现后直接寄还给他,最终导致了胤礽的第二次被废。

在真实的清朝历史中,康熙时代是没有任伯安及《百官行述》一案的。

解读《雍正王朝》;让太子胤礽倒台的一场酒会

康熙皇帝为什么作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太子被废又立。再立再废的事件!

应该说早期的康熙是深爱太子的,首先太子之母是赫舍里氏为皇后.康熙皇帝结婚时只有十一岁,康熙虽然已登基,但朝政大权都被孝庄皇太后指派的辅政大臣,尤其是鳌拜专擅。在此境遇下,战战兢兢的康熙和贤惠赫舍里氏感情深厚。康熙十三年五月,赫舍里氏生下胤礽的第二天逝世,康熙帝十分悲痛。

《清史稿·后妃列传一》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孙领侍熙四年七月,册为皇后。十三年五月丙寅,生皇二子允礽,即于是日崩,年二十二。

为安慰赫舍里氏,康熙十四年十二月,立不满两岁的皇后遗孤胤礽为皇太子,胤礽一直得到了康熙的关爱。

解读《雍正王朝》;让太子胤礽倒台的一场酒会

事情起变化是在康熙三十七年以后,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册封胤禔为多罗直郡王,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佑、胤禩,俱封为多罗贝勒。受封诸子分拨佐领,各有属下,诸皇子并分管各部,参与国家政务。皇子赞襄政务带来太子的权利被分割,被削弱。皇子权势增加又加剧了与皇太子的矛盾。于是,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形成了九子夺嫡的局面。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废掉了太子,康熙帝曾对大臣们罗列了太子的"种种恶端",他说"从前索额图助伊(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

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皇帝和储君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反而渐渐有所激化,胤礽被废再立后,迫切需要现固自己的太子地位。所以复立不久,胤礽也是不得不培植亲信,打击争夺太子之位的其他皇子。胤礽的行为没有得到康熙皇帝的理解,康熙皇帝发现,太子与朝中大臣过往甚密,而这些大臣见到康熙年事已高也迫切需要找到新的靠山,所以争相趋附迎合太子,胤礽的新“太子党”成为又一个权力中心。

解读《雍正王朝》;让太子胤礽倒台的一场酒会

“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皇太子”。这是朝鲜《李朝实录》记载的胤礽复立后,多次向属下抱怨所说的话。

在康熙四十九年,安郡王马尔浑逝世,在办理丧事时,有多位官员多次聚集宴饮,人员较为固定,多为太子党人。安郡王马尔浑是仁孝皇后的表弟,太子胤礽的舅舅,康熙帝认为,“以酒食会友,有何妨碍,此不足言,伊等所行者,不在乎此”,而是通过这种在太子舅舅家的联谊方式方式,接受皇太子的指令,为皇太子“援结朋党”。这就是让太子胤礽倒台的托合齐会饮案。

更令康熙皇帝警惕的是,参加会饮的成员除了刑部尚书齐世武外,其余有,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执掌兵权,而其余人等鄂缮、迓图、都图、皂保、武拜、张伯良、朝奇等都是八旗的都统、或者副都统。会饮者的军事官员的背景,令康熙感觉到托合齐等人可能奉有太子的密令,有逼迫康熙传位太子的可能,甚至不惜以武力相逼迫或者兵变。托合齐会饮案被八阿哥党人举报,康熙经过缜密的调查,掌握了会饮情况,康熙皇帝与太子胤礽的关系彻底破裂。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康熙帝宣布再此废黜允礽太子位:皇太子允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

十月,康熙帝向诸王、贝勒、大臣等宣谕再次废黜胤礽的原因: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不辨,大失人心,秉性凶残,与恶劣小人结党。

康熙帝还告诫大臣:今后如果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立即诛杀。

就这样,胤礽再次被废被圈禁,一直被圈禁至死。

康熙两度废立胤礽到底是为什么?

解读《雍正王朝》;让太子胤礽倒台的一场酒会

胤礽第一次被废,我们可以观察到康熙的反应是,一连六日"未尝安寝",对诸臣谈起此事时,"涕泣不已",非常伤心。

但康熙在胤礽第二次被废是的表现则完全不同,没有一点悲伤的情绪,废黜诏书发出后,康熙“毫不介意、谈笑处之而已”,显得非常平淡。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显然这是康熙在按照自己深思熟虑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在执行,事件并没有出乎康熙的掌握之外。而且,在废黜太子两年后的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和大臣在回忆八阿哥允禩的瑶亭毙鹰这一事件时,康熙说出了心里话“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数载之内,极其郁闷。”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康熙之所以第二次立胤礽为太子,其实是被八阿哥允禩掀起的谋夺皇太子的风潮所逼。康熙再立胤礽不过是为了牵制八阿哥允禩对皇太子之位的觊觎而出的权宜之计。甚至胤礽在被又一次立为太子的时候,康熙心里早已做好了,胤礽再次被废黜的计划。

托合齐会饮案件是表面看来是压倒胤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其实,这个案件不过是康熙皇帝利用八阿哥党的举报,设计推波助澜,巧妙反手一击,即使没有这个案件,康熙也会利用别的事件。康熙的目的不过是不惜任何手段,保证皇权的不旁落。

所谓废立太子,康熙不过是在演一出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