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洛夷的黑白版画

文丨樊家信

邹洛夷的黑白版画:黑与白之间的我行我素

苗乡情 版画 邹洛夷

黑与白,古人谓之真色。有一位版画家蛰居湘西南边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37年,泡在丰富多彩的山区少数民族生活里,终身选择用黑与白作为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执著于黑与白的线条之中,塑造出自己作品的艺术形象,塑造出自己的人品、人格。他曾说过:“漫长的山区生活,艺术的崎岖小道,我一步一步地艰难地走过来。今后,还将沿着这既令人痛苦又令人神往的路继续走下去。”

但他却不能“继续走下去”了,他早在1994年6月病逝,其源盖出于15年前一次山林写生。1979年3月,他一头扎进深山中写生,不慎从独木桥上摔下来,颅内受伤,留下小脑萎缩症。逝世前的几年里,他的手脚甚至全身一分钟也不能自控地摇晃抽动,言语不清。但即使这般模样,他仍吃力地捉住木刻刀,凿着他的黑白线条,完成了一幅幅木刻作品。那是一种何等痛苦又何等幸福的全身心投入啊!

他就是邹洛夷先生。

邹洛夷1957年师范毕业即分配到城步太平坳小学教书,第二年调县文化馆工作。37年中,他走遍了越城岭山区的苗岭峒寨。那里的风土人情、奇山秀水、草木花虫他熟悉透了。他曾在一篇简历中说:“我在这里扎下了根,与这里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毕生探索着将自己对山区生活的感受、对山民的怀念,用自己擅长的黑白木刻的形式表现出来。”30多年对山区生活无怨无悔的真诚拥抱,让他有了不竭的创作激情,有了难得的创作灵气。早在1963年他创作的黑白版画《山区行旅》《荒地翻身》《保丰收》三幅作品就参加了全国级美展,被中国对外文化友好协会送往东欧展出。其中《山区行旅》1982年又被送往法国、日本等国展出。《美术》《版画世界》《版画艺术》等刊物都曾发表过他的作品及中外艺术家对他的作品的评介文章。在国庆15周年前夕,他参加了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装饰办公室版画组的集体创作。创作出了《洞庭湖》《南岳》等作品,其中《南岳》是由他执笔的。

邹洛夷一生发表、展出了140多幅黑白版画作品。在受伤后的日子里,还坚持创作了近50幅作品,其中《庄周化蝶》被送往德国展出。上世纪70年代初,他在版画界就有了相当的名气。1986年,日本还成立了“邹洛夷木刻研究会”,可见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邹洛夷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很重的倔拙感,大气磅礴。作为大山孕育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常有大山般的凝重粗犷,山地般的清新淳朴,山里人那般刚健、质朴。他的作品手法极简练,追求一种单纯的艺术风格,让人想起地地道道的山歌,旋律单纯而包容深广。

邹洛夷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在艺术上,我主张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努力将自己的生活感受融于作品中去。”他一辈子实践着自己的艺术主张,终生用黑与白两大真色,倾吐着自己对人生的真情,让自己的作品闪亮着强烈的艺术光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