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象征高贵与纯洁,所以以金镶玉寓意“金玉良缘”,堪称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完美结合。

容斋 发现美好 收藏精彩 

金镶玉与和氏璧

相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美玉献给楚文王,琢成璧,称为“和氏璧”。此璧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不近,乃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秦统一中国后,“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始皇令人将其雕成玉玺,镌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再雕饰五龙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始皇自是爱不释手,视为神物。

汉灭秦后,“和氏璧”落刘邦手中,刘将其作为传国玉玺世代相传,一直传了十二代。至西汉末年,两岁的孺子婴即位,藏玉玺于长乐宫。时逢王莽篡权,王欲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不从,一怒之下取出玉玺摔在地上,将之摔掉一角。王莽见玉玺受损,连声叹息,忙招来能工巧匠修补,匠人想出用黄金镶上缺角的奇招,修补后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镶玉玺”,这便是“金镶玉”的由来。

可惜,稀世国宝“金镶玉玺”后来几经转手,到三国时代就不知去向了。

但金镶玉的制作工艺却被传承下来,并由宫廷走向民间。民间有“有眼不识金镶玉”之说,比喻见识短浅、孤陋寡闻。

金镶玉

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美玉,这种特殊的金、玉镶嵌工艺历史悠久。“金镶玉”又称镀金锡镶工艺,即在玉石、陶瓷、琉璃等工艺品表面镶锡包金的工艺。

“金镶玉”的工艺就在一个“镶”字上,要靠连续不断的敲击,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

清乾隆年间,外邦进贡的玉器中,有一些具有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就有金镶玉。乾隆皇帝对这些莹薄如纸,嵌有金银丝和各色宝石、玻璃的器皿爱不释手,并决定金镶玉只为宫中所有,不予外传,并命内务府造办处仿制。

清宫御用匠师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结合传统宫廷技艺,创作出丰富的象征皇家金镶玉玉器。乾隆为此还写了很多诗,赞美其精致的做工。

如今,市场上也有很多的所谓“金镶玉”工艺品,通常,金不是金,玉不是玉,工艺更是 ……。

品质容斋 品位容斋

---

---

本文由 容斋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收集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中国风原创内容/产品/工艺/健康/ 交流与合作

微博 @容斋茶话 或访问 m.fxzgf.com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