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勉,南北朝时期南梁的文学家,官至南梁宰相,他素以高风亮节而著称。

宰相被狗咬后,说:我死后此事定会被写入传中!


徐勉从小家贫,但他刻苦好学,六岁时就写了一篇《祈霁文》,受到当时人们的赞叹。

长大后,徐勉才华横溢,声名远播,受到梁武帝的器重。

公元502年,三十六岁的徐勉被梁朝廷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

徐勉工作非常勤勉,再加上当时梁朝建国不久,还要北伐用兵,事情繁杂,所以徐勉十分忙碌,经常忙得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才能回一趟家。

徐勉的家中养着几只狗,由于他回家太少,以至于这些狗都不认得他。

他每次回家,这些狗都会把他当作陌生人,乱咬乱叫。

徐勉感叹道:“我忧国忘家,乃至于此。我死之后,若有人为我写传,群犬惊吠定会是传中一事。”

宰相被狗咬后,说:我死后此事定会被写入传中!


这件事果然被历史记载,流传至今。

后来徐勉升任为吏部尚书,主管全国组织人事工作。于是很多人都来求他办事,以致于他家门庭若市。

大部分人都是向徐勉来要官的。不过徐勉的态度很明确,坚决不给。

徐勉有一位好朋友名叫虞暠,有一天他也向徐勉来求官。面对好朋友,徐勉只说了一句:“今天晚上只能谈风月,不谈公事。”

宰相被狗咬后,说:我死后此事定会被写入传中!


虞暠自知无趣,只好讪讪地走了。

徐勉“止谈风月”的故事同样被正史记载,为世人称道。

徐勉被人所熟知的,还有他说的一句话,就是“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

徐勉为官非常清廉,史书记载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从不专营产业,家无积蓄,俸禄都分给亲族中那些困难的人了。

有人看到他家清贫,就劝他:你即使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呀。

徐勉就是用上面那句话来回答这些人的,他还说:“子孙若有才,那他自己能致家产。若无才,给他家产也会被折腾完。”

司马光给徐勉的评价也很高,他在《资治通鉴》上说,梁朝称得上贤相的,只有徐勉和范云两个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