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银保监会消息,近日,中国保险业首套“重疾表”修订工作启动。

原则上此次重疾发生率表编制工作的数据范围,为开展长期重疾业务的行业所有寿险公司。

其中,产品范围包括:所有一年期以上疾病保险产品及其搭配销售的人寿保险产品;所有百万医疗保险产品,即报销型、保障额度较高、含社保目录外药品保障的医疗保险。

具体时间表为:

1

截至2019年6月,阶段目标是制定工作详细规划书,进行前期准备和调研,完成数据收集和清洗。

2

2019年7-8月,为跨行业、跨市场调研;9月进行阶段性汇报;10-11月编表和撰写报告;12月阶段性汇报。

3

进入2020年,经过征求意见、行业测试、修订、专家评审、二次修订和定稿等程序后,新的重疾表拟于2020年5月-6月发布和实施。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四项编制基本目标包括:

1

行业标准定义重疾病种的合计发生率表;

2

核心重疾病种的单病种表;

3

核心轻症病种的合计发生率表;

4

因重疾死亡比例表。

五项扩展任务包括:

1

重疾生存率表

越来越多的重疾产品在疾病发生后不终止,如多次给付重疾、身故恢复保额等,准确评估该类责任的风险需要编制疾病生存率表。初步明确编制该表或至少给出参考表。

2

多次重疾发生率研究

目前重疾和轻症多次给付产品越来越多,第二、三次重疾或轻症的发生率估计对保险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有较大影响。在经验数据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多次重疾发生率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3

不同定义下发生率差异研究

对行业标准定义修订前后重疾/轻症的发生率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提供发生率变化参考水平。

4

细分维度编表研究

基于经验分析结果,考虑是否分地区、分渠道、分产品类型(定期或终身,提前给付或额外给付)、分吸烟与非吸烟人群等不同维度进行细分编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研究。

5

国际重疾发生率研究

对国际市场重疾产品发展、定义修订、医疗环境及发生率变化情况进行对标研究。

图片来源:摄图网

甲状腺癌“去留”成焦点

重大疾病保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二是“治疗花费巨大”,此类疾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三是不易治愈 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永久性的。

重大疾病保险给付的保险金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为被保险人支付因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治疗所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二是为被保险人患病后提供经济保障,尽可能避免被保险人的家庭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而“检出率高、治疗费用低”就成了甲状腺癌在重大疾病中存在争议的关键点:

2019年,中国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且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幅较大,已位居女性发病第4位!

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最高,占所有甲状腺癌病理类型的90%以上,预后最好,早期病人早手术治愈率高。这种常见的低度恶性甲状腺癌,其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费用大概在2万元左右。病人视情况或需要辅以激素治疗、碘治疗、残留病灶放射治疗等,如此治疗费用会增加,术后康复期通常在三个月左右,术后复发的概率非常低。

目前,香港地区的重疾险也一般会把T1N0M0的甲状腺癌列为轻症,只能赔付基本保额的20%左右。(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占比小,其中未分化癌有“癌中之王”的恶名,这类型患者病情发展快,对以后的生命还是会产生很大影响。)

而内地的重疾险产品还没做具体区分,只要确诊甲状腺癌就可以获得100%保额赔付。保险公司2018年的理赔报告显示,一些保险公司甲状腺癌的赔付已占到其总体赔付的40%。基于当前费率,很多再保险公司已不愿接受保险公司重疾险的再保业务,除非提价。而保险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下,又很难在产品端向消费者提价。

或许,甲状腺癌如果从全额赔付重疾名单中剔除,保险产品保费将大幅下降。

是否影响重疾险定价引热议!

一定意义上讲,重疾表是重疾保险产品定价和法定准备金评估的依据。重疾表的修订,将直接对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价产生影响。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各家保险公司所使用的经验数据不同,比重疾表数值高或低的情况都是有可能的,因此,究竟对价格会产生哪方向影响并不能一概而论。另外,重疾险的定价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保险公司的核保核赔策略。一家公司的核保技术高或者核保条件严格,也是会降低赔付率的,这就有可能在定价上更为优惠。如果再考虑到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放开对价格的影响的话,则情况可能会更复杂。

当然,不管重疾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怎么改、价格怎么变,【投保需趁早】这一原则还是一定的!

01

越早有保障越早安心!

这一点,非常直白: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但如果知道自己随时都能拿出100万、200万去应对某一场大病、某一次意外,相对于每天担惊受怕,生怕有个万一,哪怕30万、50万都拿不出来的人是否会安心许多?要知道,一旦出事,如果没钱,遭罪的是自己、受苦的是家人!

02

越早买保险保费相对越低!

以50万保额的重疾险为例:20岁买保险保终身,40岁买保险也是保终身,这样20岁就比40岁多保20年;而所交保费呢?20岁时是8020元/年,40岁时是15730元/年,20年缴费就相差15.42万!买保险,晚一年贵一年!想想看,是不是越年轻买越划算?

03

越早去投保承保越顺利!

买保险最大的资本是年轻和健康,虽然有既往病史的人也不是不可以买保险,但毕竟要面临核保,可能延期、可能加费、可能除外责任、可能拒保等一系列风险,那么,为什么不趁非常健康的时候就把保险买了呢?

要知道,保险公司已与医院联网,可以调取电子病历的!此外,根据规定,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且保险公司的免体检上限除了与保额有关,还与年龄有关,一般来说,40岁是个坎儿,可能39岁时买60万不用体检。但是一过40,可能过30万就要体检。而一旦体检,哪怕很小的毛病就有可能惹来麻烦。

04

越早有保障家庭经济压力越小!

想想看,是快退休的时候长期性经济支付能力强,还是二三十岁的时候长期性经济支付能力强?或许,现在的经济收入不是那么可观,但是潜力巨大,有足够的信心也有足够的资本能支撑20年或者30年的缴费期,对吗?

曾经,有这样一段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的话:如果无法改变环境,就要改变自己。面对一切,接受但不抱怨,笑着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永远要记得,被命运打趴下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说:来,咱们三局两胜!可如果在风险来袭时,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抵御它的资本,要怎么办?所以,保险绝对要趁早!因为我们真的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