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石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有人或许有疑问,一家深圳的公司,为何会跑到天津起诉一家北京公司?这或许和腾讯避嫌有关,毕竟"南山必胜客"的说法已经成为了段子。去年,上海沐曈游戏公开声明,其与腾讯的案件在深圳审理时有诸多不合理现象,并发布了主审法官与腾讯公司人员庭外互动的照片。

腾讯为什么在哪儿都是"必胜客"?有文章就指出过,大多数时候,人们只关注到了腾讯在商业上的成功,却忽视了它在社会沟通方面的工作,而恰恰是后者,才是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像今日头条这些后辈应该学习的地方。

下面我们结合案例以及一些已有的对腾讯社会沟通方面的研究,探究、学习一下腾讯在社会沟通特别是法律方面所做的工作,希望能对创业公司带来一定启发。

启示一:积极赞助、参与法律界会议,与立法者、法官保持紧密联系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多年以来,腾讯就非常注重在法律圈的资源建设。通过检索资料,不难发现腾讯在法律界的投入有三种方式:赞助、主办、协办法律界会议;积极参与法律界研讨会;与政府、高校合作建立研究中心。

三种方式实际上是由浅到深地耕耘法律圈。这显然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掌握法律界最新动态、观点,提高腾讯法务的业务能力;其次能够输出对腾讯有利的观点,影响立法;最重要的是,能够认识一大批立法者、法官,从而编织法律领域从学界到实务界的人脉关系网。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例如,2014年起,腾讯每年都会举办"互联网刑事法制高峰论坛"。每次会议,都会有超过300名嘉宾与会。来自各级公检法系统的代表,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专业人士,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近百位学者等。

这些嘉宾,基本能左右中国法学界、司法界在互联网刑事方面的认知。从立法到执法,腾讯通过举办这样的会议,一次就能结识这些宝贵资源,无论是输出观点还是会后公关,对企业来说,都收益巨大。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如腾讯协办的"北大私法与知识产权讲座系列第38期——暨中国知识产权法官讲坛第12讲",邀请了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作为主讲嘉宾。这些都是宝贵人脉。

但是,仅仅主办这样"高端"的会议就足够了吗?并不是。腾讯在法律方面的投入,可谓是没有"功利性",腾讯从来不计较投入产出,也积极主办关于法学大学生的活动。例如"金企鹅杯"网络法学模拟法庭大赛。

这一领域的学生,不少毕业后会从事相关的工作,如网络法学的研究、立法,甚至不少会成为法官。腾讯大力主办这样的活动,"金企鹅"无疑会成为这些未来法律精英青春记忆里的美好符号。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而派员工参加法律研讨会,也是一部妙棋。举办研讨会,就意味着主题存在争议,在这样的场合有许多一线法官。只要把腾讯的观点通过一次次不同的研讨会多次重复,就一定会影响到法官的认知。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去年底的第二届全国律协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年会(天津站)上,腾讯公司法律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腾讯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彭宏洁分别以"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经济形势展望"、"从人工智能、区块链看科技发展对法律服务业的驱动"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一次就在全国数百名青年律师领军人才面前建立了影响力。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而与政府、高校合作建立研究院、研究基地,更是直接培养出了"腾讯学派"的法律精英。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就设立在腾讯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则是由腾讯与政法大学共建。

研究院、研究基地产出的报告、培养的人才,一定能为腾讯带来难以估量的收益。

特别是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是从事网络法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规则研究的重镇,若干年后,管网治网、制定网络规则的人员,都接受过腾讯的教育。好处不言而喻。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这些资源的积累在关键时候,就可以大力出奇迹。春节前多闪、聊天宝、马桶MT等三款聊天软件刚上线即被微信封杀。微信也被业界广泛质疑垄断。但很快微信就扳回一局利用专家资源对微信不构成垄断盖棺定论。

据新闻报道,不久前,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互联网平台治理与竞争政策前沿问题研讨会"圆满落幕。与会的反垄断专家们一致认为,微信不构成垄断。新闻上还说,有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痛斥了今日头条呼吁腾讯向其开放的无理要求。

启示二:突破一批有背书能力的机构/专家,关键时刻能用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曾经有文章提及,腾讯最大的优势,是社会沟通能力。所谓社会沟通,是企业及时回答社会和监管部门的疑问,消除误解,避免公司发展上的陷阱。

而一些机构对腾讯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显然,这非一朝一夕的经营。

去年六一儿童节后,腾讯和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报告认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热度在降低,甚至已经没有短视频大。这个报告推出的时间点非常及时,是特别良好社会沟通的典范。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六一前夕,17位院士借助《中国科学报》联名呼吁加强青少年游戏的管理,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齐抓共管,预防学生沉迷网络》。网络游戏问题一时成为社会热点。

院士的联名呼吁,影响不可谓不大。作为世界最大的游戏公司,腾讯在这轮舆情里首当其冲。所以,上述研究报告的推出,对于腾讯来说可谓是"及时雨"。

但显然,腾讯不可能是在这些舆情爆发后,再去准备这些份报告的。能提前准备好,显现的是腾讯极为专业的舆情预判能力。而能联系共青团中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关键舆情点上,出台专业报告,消除负面舆情,也显示出腾讯优秀的执行力以及高超的政府公关能力。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腾讯选择利用报告的形式从侧面回应,有理有据。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腾讯在背书机构的选择上,也比较有讲究。不仅使用了共青团中央,还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般此种报告,只选择一家机构即可。利用社科院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性,针对性地削弱"科学院院士"这一身份带来的伤害。因为社会议题,社会科学院当然比科学院要专业。

公开资料显示,共青团中央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腾讯,检索信息可知,2011年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争抢市场的时候,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向全国高校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班级团支部在腾讯微博平台上开设账号并列入考核。

不惧舆论,正面沟通,用高背书能力的声音来正面回答质疑,腾讯不是第一次。

前年"王者荣耀"事件也是如此,2017年7月,人民网四评、新华社三评王者荣耀。在人民网和新华社的连续批评下,腾讯股价,7月5日当天市值就蒸发了1118亿港币。

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期间。腾讯网"大家"栏目的多个学者,正面分别从历史、青少年教育的角度,解释了对游戏,尤其是对王者荣耀的误解。能让专家这样发声,肯定非一日之功。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启示三:多管齐下,以组合拳对全方位进行全覆盖

由于网络游戏在社会上的整体名声不佳,时不时都会引起社会热议,腾讯长期是在舆情的风口浪尖上。

因此,腾讯长期以来的高强度作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超强的能力。不可否认,腾讯由于规模大、实力强,资源、人力配备都很充足,绝大部分企业无法像腾讯一样在公关上做如此大的投入。

但腾讯的操作手法,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分析当时腾讯的操作手法,可以梳理出大致三个举措。

还是以前年"王者荣耀"事件举例,在当时看似无解的严峻情况下,腾讯依靠长期的积累,硬是靠一套"组合拳"打破了困境。

一是积极出台各项措施来释放诚意。7月5日,腾讯公布了"《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首日情况。7月11日,《王者荣耀》对未成年用户的限制再升级。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用户在晚上9点至翌日8点之间的时段将会被纳入限玩保护,不能进行游戏;

二是与一些专家合作,共同分析《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的利与弊,营造更为良性的外部环境,这点上面已经进行过分析;

三是马化腾亲自出马,马化腾亲自拜访人民网。7月14日,有网友曝出,人民网办公楼里的大屏幕上打着"热烈欢迎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一行做客人民网"。此后,腾讯的市值逐步收复失地,并创下了新高。

在医学中,预防控制传染病有三个重要环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腾讯的三拳,或多或少都针对性地对三个环节进行了覆盖:积极出台各项措施来释放诚意,就是对用户进行了交代,安抚住了许多动摇用户以及监管部门;与一些专家合作,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这些专家作为舆论领袖,上能影响决策下能影响舆情,搞定他们,就是拆除了大炸弹;马化腾亲自拜访人民网,给外界传递了一个乐观、积极的信息,平息了舆论的负面观望情绪。

腾讯基业长青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沟通能力

研究腾讯的底层建设。可以发现惊人的投入,以及惊人的耐心。充分体现了腾讯的远见卓识,也体现了杰出的政治智慧,值得所有互联网公司借鉴。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在社会沟通方面,腾讯无疑是其它互联网公司的榜样。而在法律界的投入方面,腾讯也为其他公司示范了成功路径。

有时候,许多投入犹如围棋中布下的"闲子",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长期坚持,不计较短期收益的情况下,润物无声地影响、布局、渗透,在关键时刻或许有奇效。

毕竟谁也不是生来就是"必胜客",这或许是腾讯给创业公司最大的启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