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16日电(记者张文静、白佳丽)“治沙苦得很,到沙漠里面,人又少,天又热。我去新疆就是要改善生态环境,所以不觉得有多苦。”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报告厅里,刘铭庭向母校校友娓娓道来自己的“红柳人生”。

刘铭庭是中国植物学家、知名治沙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今年85岁的他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在 “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植绿、“造富”。

1957年,刘铭庭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毕业前,他主动请缨支援边疆建设,投身艰苦的治沙事业。毕业后,他如愿以偿。

刚到新疆,刘铭庭就搞起了治沙。1959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主要任务就是寻找优良的固沙植物品种。

刘铭庭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工作。新华社记者张文静 摄

考察中,柽柳进入他的视线,刘铭庭如获至宝。柽柳又称红柳,与胡杨、梭梭齐名,并称中国三大荒漠林树种,是一种根须扎得很深,还能开花的植物,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透露着勃勃生机,捍卫着绿洲的安全。有人称它为“沙漠之花”。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刘铭庭和同事先后发现了五个柽柳新种,将柽柳植物研究推向世界领先地位。

“耐碱、耐旱、耐沙埋,风刮不倒,还好存活。”红柳让刘铭庭为之痴迷,“有了红柳,沙丘能得以固定,沙漠里才会有花朵绽放。”

于是,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红柳的育种育苗上。

刘铭庭展示培育的红柳大芸。受访者供图

付出就有回报。他实验田里的红柳苗株由每亩5万株提高到50万株,高出当时国际最好水平。不仅如此,他还系统研究了约200种固沙植物,出版了《中国柽柳属植物综合研究图文集》,摸清了柽柳属植物的“家底”。

刘铭庭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将红柳研究的成果大面积应用于固沙造林。”

新疆策勒县、于田县位于沙漠南缘风口处,饱受沙害之苦。

刘铭庭多次研究后选用红柳大面积种植固沙,并利用山洪冲刷红柳种子播种繁育红柳。如今,已有数百万亩红柳护卫在沙漠南缘。

在“死亡之海”搞研究,需要勇气。他在沙漠腹地遇过的危险数不清,因遭遇黑风暴等恶劣天气差点走不出沙漠,在赶往野外的途中出了车祸摔断肋骨。

起初,栽种红柳只是为了治沙,但刘铭庭不满足于此,他想跳出“沙产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怪圈’”,帮助沙区群众致富。

大芸又名肉苁蓉,寄生在红柳的根部,是沙漠地区的一种珍贵药材。过去,人们追求经济利益,肆意采挖野生大芸,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刘铭庭试图通过人工种植红柳大芸,减少滥采滥挖对荒漠植被的破坏,同时,使人们实现在沙海“掘金”的梦想。

刘铭庭(中)和新疆种植户合影。受访者供图

1985年,刘铭庭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开始试种红柳大芸。一年后,红柳大芸成功长出。而后的十年,这一研究成果却无人问津。

直到1995年,于田县相关政府部门慕名找到已退休的刘铭庭,寻求“沙海淘金”的办法。刘铭庭从治沙站拿出自己培育的红柳大芸苗木,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的试验地里试种。

试验地离县城很远,交通和生活极不方便。刘铭庭自建了几间房,住在沙漠里。没水喝,他就赶着毛驴车到几公里外的地方驮来飘着虫子的涝坝水喝。

几年后,红柳大芸破土而出,他成功了,但更不愿走了。为了“给群众吃定心丸”,他干脆将爱人和孩子都搬到试验地里,手把手教农民种植。

在刘铭庭和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红柳大芸逐步被市场认可。目前,他在和田地区已推广红柳、大芸种植数十万亩,大芸亩产最高达200公斤以上,一亩大芸收入4000元至8000元,人均每年增收数千元。

“辛苦我一人,致富千万家。”已是耄耋之年,刘铭庭仍活跃在科研和实践一线,他期望,“把所有的技术交给农民,替我世世代代传下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