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名菜:猴头海参,少了这一步,绝对不好吃

这是道象形菜,看似猴头海参,实际是用天然植物猴头菇、黑木耳、香菇制成,它最早是道观寺庙中的-种素食,后由绿柳居引进并发展成江淮的一道名肴。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早年是个四处漂泊的和尚,他闲来无事,到处游荡。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奇怪的是,他每吃上一道新菜,都能让这道菜很快出名。

有一天夜里,江南名寺栖霞寺的住持在睡梦中梦得三日内必有责人来访,当如何招待?醒来后他苦思冥想,觉得责人必是要吃荤的菜,而佛教寺院只供素菜,怎么办呢?想着想着心生一计,他让后厨僧侣从山中采得猴头菇、黑木耳、香菇,调味后制成酷似猴头与海参状的一道菜肴,取名就叫“猴头海参”。

江苏名菜:猴头海参,少了这一步,绝对不好吃

后来,朱元璋游到了栖霞寺,当时他已经饥饿难忍,便一头钻人后厨,看到社台上摆放着制作好的猴头海参,抓起来就往口中放,边吃边喊:“好味道,好味道,此乃贡品也!”

后厨发现一个衣衫褴楼的外来和尚偷吃了“ 猴头海参”,大怒,抓住朱元璋去见住持。住持不但没有惩罚朱元璋,还发给了他一些银两,朱元璋感激不已。

后来,朱元璋果然做了皇帝,真乃再高贵不过了。为了厚谢栖霞寺那道“猴头海参”的盛意,他特地故地重游,并拨重金为寺里里外外修茸一番。

至此,“猴头海参”便成了 栖霞寺的寺院菜馔之一,后来流人民间,也受到民间食客的欢迎。

2.制作流程

主料配备:猴头蘑、海参各250克,油菜50克。

辅料配备:色拉油1汤勺,水淀粉2中勺,鲜汤1汤勺,糖、盐各1小勺,味精半小勺,葱、姜,蒜各适量。

江苏名菜:猴头海参,少了这一步,绝对不好吃

制作方法: (1)猴头蘑撕成块;海参改刀;油菜切制整齐。(2)炒锅中放人清水烧沸,放人原料,焯熟。

(3) 锅内放人色拉油,用葱、姜、蒜煸炒,添人少许鲜汤,加盐、糖、味精调味,放人猴头爵、 海参、油菜煨至人味,用水淀粉勾薄灰,淋明油,出锅装盘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