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终于大结局了,追剧的时候天天盼着大结局,真的大结局了,又发现心里挺难过的。

这部剧用一句话概括: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只有皇帝一个人过得好好的。

结局中,如懿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皇上,你知道兰因絮果这句话吗?我少时读的时候只觉得惋惜,如今却明白了,花开花落自有时。”如懿赌上了一生,终究还是败给了这一段感情。其实如懿在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对这场走到尽头婚姻已经释怀了。

世间最不幸的婚姻,不是不相爱的结合,而是兰因絮果的悲剧。

佛曰:一饮一琢,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兰因

春秋时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的。所以“兰因”经常被用来比喻像兰花一样美好的前因;“兰因”也做佛教用语,讲究因果;参禅;了悟。意思可以说是参透因果,与兰因相对的是絮果。佛教认为找到了兰因人就找到了永恒的欢乐。这里大概意思是说看透世事,忘怀烦忧,找到真正的快乐。

絮果

后来,燕姞生了穆公,取名为兰。然而生活不是童话,郑文公不但花心,而且残忍。除了多次娶妻还做下了乱伦之事,亲生儿子也杀了两个。公子兰逃亡到晋国,直到郑文公死去了,才回到郑国继承君位,是为穆公。

穆公为纪念自己的母亲种植了一株兰花,后来他在病时说道:“兰花死,我大概也要死了吧!我是因它出生的。”然后,他割掉了兰花,便去世了。

人们感慨燕姞的命运,便把她梦兰一样的姻缘,飘絮一样的结局总结了,创造了这个让人怆然泪下的成语“兰因絮果”。

兰因絮果

“兰因絮果”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张潮《虞初新志.小青传》:“兰因絮果,现业谁深。”;龚自珍《丑奴儿令》词:“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古诗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伤秋悲画扇”。我每读这句总能读出物是人非的凄凉无奈。人生最不可把控的就是事情的发展,守住初心最不易。

当一切结局已经注定无法挽救,不如索性洒脱的放手。你知道“破镜重圆”毕竟很难,再怎样严密的粘贴重塑,也始终有你看不见的裂痕。

你也知道明天总会到来,没有什么过不去。

一切皆是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