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文“警惕痕迹化管理走向新的形式主义”公开谴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过度痕迹化的行为。

但从小编的工作经历来看,适当的工作痕迹,比如来往邮件,通话录音,微信截图等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什么这个说?因为这个将来可以用作佐证材料,“”可以用来唤醒记忆,填写各类工作业绩;“退”可以用来理清责任划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而“退”的作用在职场又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一旦发生什么事情,需要追究责任人问题的时候,痕迹显得尤为关键,也许是保护自己的最有力的保障。

但是,舆论一边倒赞同,因为痕迹材料苦了一大批人,大家现实工作中,痕迹化的要求过为严格,几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迹”可循,工作当中大部分的精力不得不用来做无穷尽的台账,整理堆积如山的资料。

电子版、纸质版双重备份,只怕佐证力度不够强大,也怕电脑突然的死机。

各种系统,各个部门,收集着似乎相同的各类资料,一遍又一遍要,一遍又一遍“做”。

每天疲于应对各类资料已经耗费过半的精力,哪还有时间去搞创新创造?

但创新创造又必须要搞,一方面响应政府号召,一方面提升自我,什么时间搞呢?只能下班以后加班搞,所有就有了996、997等残酷的工作制度。

大家在工作当中是不是也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呢?

老哥这样偷电,自以为非常隐蔽,小电工:简直就是掩耳盗铃!

欠交电费真的会上征信报告吗?小电工:想多了吧!

还在找工作吗?这些工作要不要考虑一下?

国企普通职工比基层领导活的舒服多了?网友:让我来

考研的目的只为就业吗?等你考上了也许就不这么想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