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好好缓解下焦虑。

Studio Precht工作室在过去的两年里研究开发了一个模块化的建筑系统,用于研究人类和食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个系统设计了一个将建筑与农业联系起来的大楼,最重要的是这个建筑会呼吸...

项目外观

项目设计师Studio Precht: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我们已经与我们的食物脱节了。

几千年以来,人类都与他们的食物和城市交织在一起。农业的诞生不仅催生出我们的第一个永久聚落,同时,它也随着人们对食物和宜居地的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这种状态发生了改变。人类在交通运输业和食物储存方面取得的进步使得他们能够更快地运输且更好地保存货物,因此,农耕的过程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现在的生活常态

两年前,设计师Chris Precht将办公室从北京的市中心迁至奥地利的山区,他们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实现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大多数的食物都是自己种的,剩下的则是从附近的农民那里获得的,也许就是这段经历让他有了这样的一个感悟。

关于这个会呼吸会吃饭的建筑项目实施,意味着需要将城市区域打造为农村有机循环的一部分,以满足人口对食物的需求,同时为城市提供食品安全。

如果可以将食物的生长空间限定在一个区域内,那么生产包装运输等消耗会大大的减少。

而堆叠形式的种植花园使得人们不再需要费尽心机地将城市用地转变为森林、热带草原和红树林等,而是通过这些使用中的农耕用地,顺其自然地完成城市生态的自我复原。

建筑师所构想的农场项目在建筑内部也产生了一个附属的有机生命周期,即一个过程的产出可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料:

建筑物所产生的大量热可以被土豆、坚果和豆类植物等利用、生长;

水处理系统可以过滤雨水和洗涤水,并将营养素注入其中,之后再将处理后的水体循环回温室内;

而食物垃圾则可以通过建筑的地下室进行当场回收和处理,使其变成肥料,以促进更多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出。

整套系统可以完成自销自产的行为。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仅‘建造’了我们的农田,同时‘种植’了我们的建筑,因为部分建筑木材具有可生长性。”

在生活空间中加入木材还具有生态效益,树木是利用天然能源生长的,使用木材生产结构型板材产品所需的能量要远远低于使用钢、水泥和混凝土等材料,同时,在制造过程中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也远低于钢、水泥和混凝土等,减少污染排放。

模型

农场项目由一个完全模块化的建筑系统组成,将每一块木板都水平叠放,利用卡车搬运模块,采用传统的A字型结构框架,每个结构框架的墙体都由三层空间组成:一个包含着饰面、电路系统和管道系统的内层、一个包含着结构框架和保温隔热层的中间层,以及一个包含着花园元素和供水系统的外层等。

有趣的是,住户可以随意DIY,他们可以根据对生活和耕种空间的需求,自行设计空间,不仅有助于建筑花园空间的设计,更有利于其自身的施工过程。住户可以根据他们自己想要的空间布局进行小屋的建设,从而打造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真正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就是一个能喂饱地球97亿人的大农场~

自给自足,完全不依赖现代社会的供电、钢筋混凝土,听起来就像是田园牧歌时代的回忆,却正是现在一些太阳能光伏私人住宅专家的追求。

由韩国韵生同建筑师事务Unsangdong Architects设计的节能绿屋Energy+Green Home坐落在韩国京畿道。这幢建筑面积采用了环境友好技术创造了一套智能节能系统。

节能绿屋遵循三条理念:

能源友好,以绿色科技手段供给房屋可持续能源,尽量节能;

环境友好,坚持与环境和谐相处;

情感友好,以设计鼓舞居住者的情绪。

其中最直接的减少能耗的手段就是运用高性能的绝缘材料和高密度的三层玻璃窗。

这种三层玻璃窗气密性非常好,能把气体泄露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有效地保持通风采光温度稳定。

能源主要通过安装在房顶的建筑物电池板来实现。

仅仅依靠白天的太阳光所产生的能量,房屋就可以支持屋主的生活需求,而不需要传统的散热器和供电。

环境友好主要体现在墙壁和房顶上,该住宅还采用了雨水净化系统,节能室内空间的住宅不少是用可回收的塑料和木材制作的。

当然了,我们现在无论是科技还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无法做到大规模的生产居住,降低成本和要求,如果光是墙能呼吸就好了...

建筑设计师Achim Meng在他同事Steffen Reichert和Oliver David的合作下,设计了两件仿生的,并且对湿度很敏感的建筑:Hygroscopic和Hygrocope。

Hygrocope

Hygroscopic

在湿气的作用下,Hygroskin的纸一样薄的三角形木片会吸收空气中的湿气,然后扩大。

因为它们本质是一种单向材质(是什么我不太清楚),这些板子会伸展开来,很快的在孔中心点的地方接合,并将其关闭。

当干燥的时候木头就会压缩起来,从而展示出那些薄片的网状结构。

一张一合就像是嘴巴在呼气吸气一样。

Hygroscopic这个会呼吸的模型悬浮在一个玻璃的箱子里,箱子里的微气候由两个数据组成,一个是来自巴黎的气象条件的数据,另一个是游客带来的平均湿度的水平。

建筑师在探索的是如何将那些木头的特性造福于日常的建筑,从而能直接作用于环境中的改变,它们无需能源的特性,只需要将仿生技术和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将来就可以造福人类。

可以呼吸的仿生创意还有很多,很快它们将会通过智慧的建筑师们一一走进我们的世界中的。

只为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