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略有些疑惑地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人行便道上停放着几辆再普通不过的两轮电动自行车,车主也与正在自行车道上骑行的其他车主没有什么区别。看到记者停下脚步,一名脸蛋晒得黑红的女车主迎上来搭讪,“坐我这车吧,去哪啊,我这不怕堵车。

2016年4月7日讯,去年6月,记者曾经对地铁1号线多个出站口的黑三轮聚集点进行过多次暗访,其后相关执法部门立刻出动,在长安街辅路安装隔离护栏阻止黑三轮停放载客。时隔将近1年时间,当记者再次暗记建国门等地铁站出站口时发现,黑三轮不仅没少,反而比去年更多了。甚至一些两轮的电动自行车也加入了“拉黑活”的队伍,成为了更加隐蔽,但又更危险的新型黑车。

电动自行车加入“黑车”大军 “打游击”错峰拉客避城管

黑摩的逆行横冲直撞 甘南 摄

两轮“新型黑车”上岗

上午8点半,记者从建国门地铁东北口一出来,立刻被一阵热情的招揽生意声吸引住。“坐车吗?去哪啊?骑车带你一段。”记者略有些疑惑地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人行便道上停放着几辆再普通不过的两轮电动自行车,车主也与正在自行车道上骑行的其他车主没有什么区别。看到记者停下脚步,一名脸蛋晒得黑红的女车主迎上来搭讪,“坐我这车吧,去哪啊,我这不怕堵车。”一边说,她一边拍拍自行车后座,上面铺着厚厚的座垫。

“到儿研所多少钱?”记者假装询问。女车主立刻爽快地说,“10块钱,上来吧。”

迟疑地跨上电动自行车的后座,车左右晃了晃,双手没有任何扶手可供扶握。看到记者坐稳,女车主立刻骑着车窜了出去,一边歪着头笑着说,“放心吧,我拉了好几个月了,从来没出过啥问题。你搂着点我就行。”

不过几分钟的工夫,女车主就已经将车骑上了早高峰的光华路,在车流中如同耍杂技一般东拐一下、西拐一下地穿行,后面响起一片尖利的汽车鸣笛声。要不是记者紧紧抓着女车主的衣服,几处急转弯真有可能被甩下车来。

一边骑车,女车主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几个月前才来建国门地铁口拉活的。过去拉活的大多是改装过的电动三轮车,“那个车贵,成本太高,万一被城管抓了扣车,罚款也高”。于是,这几个月渐渐开始有人骑着电动自行车到地铁口拉活,“电动自行车便宜,再说城管根本管不了我们这种车,我们这最多算是骑车带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