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电影是《十八个手印》,这部电影上映于2008年12月,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并且是少见的以改革开放作为背景的电影。

而电影讲述的故事相信大家中学时代都一定很熟悉,那就是安徽小岗村率先在全国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接下来的话可能已经在大家的脑海中涌现出来了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1年前,小岗村的18个手印是怎么改变中国的,这部电影十分写实

但其实,这场农村土地改革并不像中学历史书里写的那么顺利,正如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改革背后都伴随着血雨腥风一样,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也经历了一连串曲折而艰辛的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电影《十八个手印,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大部分地区10个多月没有下雨,凤阳县的旱情更是严重,很多百姓面对无情的天灾,只能外出乞讨。在这种风雨飘摇、人心涣散的情况下,陈开元顶着巨大的压力上任了凤阳县县委书记。

41年前,小岗村的18个手印是怎么改变中国的,这部电影十分写实

陈开元上任遇到大逃荒

刚到办公室,他便向前来汇报工作的公社书记问道,有解决受灾问题的办法吗?公社书记回答是:一是开路条,放灾民出去逃生;二是靠发放救济粮。陈书记又问,有第三种办法吗?公社书记回答没有。

陈开元于是亲自深入农村走访调查,探寻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途径,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生产队。直到发现,小岗村生产队长严家昌暗中引导村民搞起“分田到组”的责任制。

这一典型让陈开元心中豁然开朗,当看到人民日报刊登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时,陈开元更加坚定了支持小岗村土改的信心与决心。

41年前,小岗村的18个手印是怎么改变中国的,这部电影十分写实

陈开元基层开会

为了不直接违反公有制和大队生产的原则,小岗村村民将四个组划分为八个组进行作业,可还是为了分配不公起了乱子。最后,大家达成一致,不惜“以身试法”。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这份协议可以说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签下的,上面甚至写着“……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41年前,小岗村的18个手印是怎么改变中国的,这部电影十分写实

1978年小岗村村民的协议书

当公社书记得知小岗村村民的这一做法后,要求改回原来四个组作业方式,不然不发放种子与化肥。这件事也传到了陈开元的耳边,当他看到小岗村村民立下的责任书时,当即表态,不妨让他们试上一年。

可公社书记不同意,不愿承担如此重大的政治风险,他向陈书记要文件。陈书记斩钉截铁地说,字据我写给你,一切按照交代办,出了问题我一人承担责任。

41年前,小岗村的18个手印是怎么改变中国的,这部电影十分写实

陈开元顶住压力支持小岗村

如果大家前段时间看过电视剧《大江大河》,就会发现电视剧里小雷家副书记雷东宝带领小雷家发家致富的故事其实就是取材于小岗村的真实历史事件,并且也得到了徐县长的支持。

41年前,小岗村的18个手印是怎么改变中国的,这部电影十分写实

电视剧《大江大河》剧照

后来,小岗村分产到户的做法被凤阳县其他生产队纷纷效仿,而县委书记陈开元也因为承担政治责任被调离县委岗位。

但是,改革的春风却很快吹遍江淮大地和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号角,好似一记拨开迷雾的“惊蛰”春雷,吹响了中国农村深刻变革、告别贫困、焕发生机的辉煌前奏曲。

41年前,小岗村的18个手印是怎么改变中国的,这部电影十分写实

《十八个手印》根据真实历史拍摄,艺术地再现了30年前小岗村人惊天动地令人难忘的故事。拉讨饭花鼓的出场是悲剧,电影尾声,人们庆丰收庆改革的花鼓,又变成了喜剧。

以戏剧的寓意,反衬故事的所指,熨帖而生动。电影结束,银幕上映出小岗村18位村民在生死文书上摁下的十八个手印,表现了安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

41年前,小岗村的18个手印是怎么改变中国的,这部电影十分写实

四十一年风雨兼程 三代人筚路蓝缕,如今我们再回看十一年前的电影,或许会在另一个视角,发现不一样的改革开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