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在楚国大军西进的过程中,陈胜向北派出的军队也在代表楚国接收各诸侯国旧地。但这一举动却很快酿成了麻烦,并间接促成了陈胜与张楚政权的快速覆亡。

战国格局的恢复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燕赵两地是陈胜的主要分兵区域



按照陈胜的计划中,北方燕赵两地必须被迅速控制。因为那里是秦长城的东端防线,可以有效牵制秦朝北方边军的南下。而且两国是秦人征服过程中遇到阻力最大的地方,反秦活动一直很有市场。在陈人武臣来到了邯郸后,就代表张楚加以占领。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他也有了自己的野心。

之前,魏国的名士陈余张耳表示:陈胜当初是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起兵,所以容易收服人心。但是他以没落的陈国贵族后裔称楚王,无疑是出尔反尔,在向天下人展示了自己的巨大私心。所以张耳和陈于建议陈胜暂缓称王,先以大军入关中灭秦,然后拥立各国的后裔为王。但是有着鸿鹄之志的陈胜早已开始膨胀,楚王已不能满足他的雄心。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过早称王是陈胜的重大失误



陈胜的行为也启发了其他的六国后裔。既然陈胜都能自立,那么即使自己不是以前的王族后裔,也是可以效仿称王。

面对赵地的旧贵族和豪杰父老,来到当地的武臣这样宣布:秦国的压迫过于残暴,向北派人戍守长城,向南派军戍守五岭,而沉重的军费落到了百姓们的头上。严厉的法律动不动对百姓罚款或者用刑,想方设法的让人们多缴纳罚款、多服徭役,搞得人们家破人亡。现在陈胜大王复兴了楚国,而且还派大军西征关中,燕赵之地的武装威胁已经没有了。此时不封侯,获得自己的封地和爵位就不是大丈夫!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不同区域内的居民都有对暴秦有着严重抵触情绪



豪杰们认为这话在理,就收编队伍,凑出了几万人的军队。武臣也自号武信君,攻克了赵国的十余座城池。在任用了赵国本地的权威人士招抚余下地区后,新赵国又收复了30多座城市。但在拿下邯郸之后,张耳、陈余听说各路将领多被谗言所毁,获罪被杀。又恨陈王不采纳他们计谋、不晋升将军,便劝武臣自立。后者听从劝告,自立为赵王,任陈佘做大将军、张耳做右丞相。

听说自己的部将成为了赵王后,陈胜本想离开杀死武臣的家室。但是柱国蔡赐表示,如果现在就杀死赵王的家室,相当于给楚国多树立了一个敌人,也会将其他的诸侯国人推向对立面。所以陈胜表面上派人去祝贺赵国称王成功,还是把赵王的家人迁入陈城的宫殿之中进行监视。最后,不断催促赵王发兵协助周文攻击关中。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武臣在赵国本土势力拥戴下成了赵王



赵国君臣在合计了一番后,认为赵国率先建国并不是楚国的本意。当时周文大军已经攻入了函谷关,如果楚国真的灭秦了,那么下一个完蛋的肯定是赵国。所以在秦楚相争时,赵国应该利用时机扩张疆土,最好能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这样秦楚都不敢轻视赵王武臣了。于是武臣派出以前燕国在上谷的官吏韩广去收复燕国土地,作为赵国的后方纵深。

早先在遭到秦军进攻时,燕国由于实力不济,想出了铤而走险“荆轲刺秦王”。结果,末代燕王姬喜在逃到辽东后,就杀死了谋划刺秦的太子姬丹讨好秦人,但还是没有逃过秦人的追杀。燕国的王族或者被杀,或者流散四方,甚至逃亡到了朝鲜割据自立。本土只剩下了一些异姓贵族。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韩广同样在燕国地方势力推举下成为燕王



此时的燕国旧贵族们表示,燕国再弱也是万乘之国。完全可以拥戴燕人韩广为新王,以便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其实燕国旧贵族们很清楚,当初秦人候就没有将各国的地方贵族和基层长老消灭干净,对他们还要加以笼络。无论是哪个外来征服者称王燕王,都需要这些本地实力派支撑政权。就算这一波起义失败了,死的也是出头鸟韩广,新统治者还是需要这些地头蛇维持秩序。现在他们希望用王冠作为交换,用韩广这面旗帜将燕国重建起来。

韩广却担心赵王迫害他的家人。但是燕国贵族和豪杰们告诉他,赵国需要担忧西方的秦国和南方楚国的入侵,自顾不暇。所以赵国不敢把燕国怎么样!现在连强大的楚国都不敢迫害赵王的家人,新建立的赵国又怎么敢加害燕王您的家人呢?果不其然,新燕国建立几个月后,赵王就将燕王的家人送了回来。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作为王室远族的田儋也趁机成为了齐王



在燕国南方的齐地是传统孤立主义地区。在战国后期一直避免支援其他列国,并为秦国的胜利鼓舞喝彩。对于和自己有过节的燕国和楚国,齐人都不加以援救。现在这里依旧表现出了巨大的独立性,拒绝接受任何一方面的节制。齐国王族远支的田儋,杀死了狄地的县令后自立为王,并以齐地的兵力反击前来夺取土地的楚将周市。

于是周市回到了魏地,拥立了魏国后裔魏咎为王。至此,除了横在秦国东出道路上的韩国外,山东五国均已经复国了。后战国时代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陈胜引起的反抗运动 很快在关东大部分地区蔓延



意义与局限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张楚在实际上为很多地方势力做了嫁衣



从源头上看,陈胜是有贵族血统的,但现实身份却是一个有只有民爵的秦军军官。麾下的900人闾左贫贱之民,主要为官府进行手工生产或者服劳役。而楚国、燕国、赵国、齐国和魏国的核心组织者,都是原来的王族远支和旧贵族。所以这不是一次所谓的农民起义,而是诸夏贵族恢复多元格局的第一次努力。

随着反秦起义的发展与战争格局的变化,人们很容易发现,这是一场以陈胜挑头,但是实际推手是六国旧贵族的反抗运动。只是初步建立的五国在制度、财力和兵力上都非常脆弱,完全处于草创的阶段。所以并没有起到牵制秦兵的作用。魏、赵、燕国都不在秦军从观众直扑陈城的路上,陈胜以自己的实力派生出这些诸侯,无疑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但在危难关头无法立即收回这些外借的军力。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陈胜自己的出生反而是抵抗阵营中最低的



而且就称王本身而言,陈胜的正统性也是最弱的。大泽乡起义后,在整个楚地的反秦战争中,还先后有五位被拥戴或者自封的楚王。他们分别是:楚隐王陈涉、楚王襄强、楚王景驹、楚怀王熊心和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家族是古老的楚国贵族、世代在楚为将。这一脉往上追溯,也是楚国王族。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项羽是几位楚王中最有名的



楚王襄强是陈胜还未称王时,就由陈胜部下葛婴拥立的领袖。从名字看极有可能是楚襄王的后人。

出自楚国王族的景驹,则由陈胜的部下秦嘉在陈胜死后所立。但他最终被同样急于取得楚国领导权的项氏攻灭。

怀王熊心是客死秦国的楚怀王的孙子,被项氏拥戴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上四位楚王或是王族后裔、或者出身高贵,正统性都强于陈胜。这也让他对楚地将领们号令力太强。相比之下,延缓称王的项羽则很好掩饰了自己的野心。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陈胜称王 其实也鼓励了大批地位高于他的人



秦军的反击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完成初步动员的秦军 也开始了大规模反击



与此同时,章邯的秦军已经完成了动员准备工作。开始大举出关,向屯驻于曹阳的周文军发起全面进攻。

曹阳一战,周文军继续不敌,东向撤退到渑池。章邯领军紧追不舍,在渑池与周文军再次大战。周文战败自杀,军队被彻底击溃。章邯乘胜东进,沿三川郡的驰道直奔荥阳,为这个重镇解围。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秦军在当时依旧保有一定军事优势



章邯深知保有荥阳的战略意义。他要完成战争形势由防守到进攻的逆转,必须解除荥阳的包围。另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荥阳,就等于掌握了进出中原的门户。秦军将再次以居高临下之势,俯视镇摄整个关东地区。吴广领军围攻荥阳,四个多月不能攻克。在章邯的大军逼近后,面临被内外夹攻的险恶局面。

尽管吴广是是陈胜的亲密战友、副统帅,并以假王的高级爵位围攻荥阳。不过,在战争规模扩大后也露出了短板。除了身手好、讲义气,他没有什突出的么军事才能。久攻荥阳不下,造成将士疲弊、士气低落,他也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对策,引起了部下的恐慌和不满。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吴广的副统帅地位 造成了自己的被杀



吴广麾下的将军田臧、李归等人对于章邯军的逼近深感危机,如果不作迅速应变的军事部署,荥阳城下的楚军将遭遇被歼灭的命运。经过密谋协商,他们伪称接到陈王的命令,杀掉吴广,夺取了军队的领导权,迫使陈胜承认现状。

但这样一来,也动摇了陈胜的权威。在失去了对诸夏其他政权的控制力后,张楚内部也出了问题。陈胜的代理楚王制度,是一种过渡性政策。吴广之死,也是陈胜为了加强集权和个人权威而默认下属自行其是的结果。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解决了周文和吴广 章邯的部队近乎了一段全胜时期



田臧得到陈胜的追任,被任命为令尹。他命令李归带领少量军队继续包围荥阳,自己亲自带领大部分军队开赴敖仓迎击章邯。两军展开大战,结果秦人再次用刑徒消耗楚军主力。最后张楚军大败,田臧当场战死。章邯领又兵逼近荥阳城下,击败了李归军。章邯也就顺利和李由会合,扫清了三川境内的楚军残留。陈胜的攻势也逐渐变成了被动的守势。

稍后,章邯指挥秦军全面转入战略进攻。他兵分两路,南下颍川郡。别军一部由阳城方向南下郏县,攻击在这一带地区活动的张楚军邓说部。章邯统领秦军主力,东南由新郑方向攻击驻守在许县的楚军伍徐部。经过激战,邓说军和伍徐军皆被击破。两人统领残军退回张楚都城陈城,邓说也被陈胜问罪处死。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秦军在面对早期的诸夏复国者时 有很大优势



最后的悲歌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南阳郡是秦军进一步东进和南下的中转站



章邯占领颍川郡后,命令郏县的偏师继续南下,指向已经占领南阳郡的楚军宋留部,防止南阳郡的楚军回救首都。自己统领秦军主力东向进入陈郡,攻击张楚政权的首都陈城。战国时代楚国由陈郢迁徙到寿春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靠近中原大地。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很容易暴露在秦军兵锋从高到低的冲击之下。而现在这一战略劣势再次出现。

陈地自古交通便利,民风浪漫多情且崇尚巫术。但当地人是并不以尚武著称。相比于江汉平原和鄂西,以及江东的吴越之地,这里的尚武精神在楚国算是最弱的。逼近陈城的章邯军,遭到张楚政权的重臣--上柱国房君蔡赐所统领的楚军的阻击。但他一样被章邯军击败后战死。秦人兵临陈城之下,陈胜亲自出城监军,监领张贺的部队在陈城西门外迎击章邯。两军激战的结果张贺战死,陈胜被迫放弃陈城,向东南的汝阴方向撤退。在城父县东南的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陈胜被车夫庄贾叛变后谋杀。庄贾投降秦军,张楚政权被就此消灭。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章邯的兵锋 很快就攻破了陈城



陈胜称王仅仅六个月就军败身亡,没有达成起事之初灭秦的目标。不过,他的未竟之业,由他所设置派遣的部下们继承,最终成就于项羽和刘邦。在陈胜死后,葬于见证了无数崛起与没落的芒砀山。汉代建立以后,刘邦还特地设置三十户人家为陈胜守冢,供奉祭祀。

在章邯占领张楚首都陈城后,注意力转向了南阳郡方向。周文军、田臧军被消灭,秦军收复了三川郡。活动在郏县的楚军邓说部队和活动在许县的楚军伍徐部队溃散,秦军又接着收复了颍川郡。楚军蔡赐部队和张贺部队被消灭,让秦军控制了整个陈郡。至此,楚军的主力几乎完全被消灭,只剩下攻占了南阳地区、企图攻打武关进入关中的楚军宋留部队。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芒砀山 陈胜的安息之处



南阳郡西部是秦国的关中本土,北部是三川郡,东部是颍川郡和陈郡。这里是古代楚国远征关中、北进中原的重镇,也是保卫江汉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屏障,是中原和荆楚之间的一个独立地理单元。但这里并不支持独立建设一个政权。章邯领军由三川进入颍川,偏师在郏县击败邓说军后,宋留军就已经受到南下秦军的直接威胁。章邯军主力攻占陈城后,宋留被迫放弃攻打武关进入关中的目标,率领部向陈郡方向移动。当宋留军撤退到陈郡南部的新蔡县时,章邯军主力已经在新蔡一带严阵以待。最后全军因为被包围,被迫投降。秦军将宋留车载传送到首都咸阳,以叛逆罪车裂,并悬尸示众。

就在章邯军主力南下汝阴和新蔡期间,陈胜部下吕臣在陈郡东南的新阳又集结起一支名叫苍头军的军队。他们突袭攻占了陈城,杀死投降秦军的庄贾,重新安葬了楚隐王陈胜。章邯军又必须挥师夺回陈城。吕臣军退出陈城,与楚军的英布部队会合。两军协力共同作战,再一次攻克陈城,继续打出陈胜的旗帜。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组织苍头军的吕臣



不过,张楚反覆的时间很短。章邯统领秦军主力解决了宋留军以后,马上挥军北上,再次攻占陈城。吕臣和英布,在强大的章邯军的打击下,被迫撤离陈郡,东向泗水郡方向败退。他们后来加入到项梁军中,汇入了新的楚军主力。

在平定张楚之后,楚国南部地区和韩国故地的战局安定下来。章邯军锋开始指向砀郡和东郡方面,着手于平定魏国地区的叛乱。他的目标是要消灭占据临济的魏王魏咎和魏军主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偏居东南一隅的会稽郡方面,一支精锐的楚军已经渡过长江。这就是陈胜楚国的余脉--项梁和项羽的军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重任,将由项羽刘邦来实现。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张楚的残军后来全部加入了项羽阵营



总结与意义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陈胜虽然失败了 秦人的霸权却无法再维持



陈胜的失败,客观上说是秦军的边疆作战部队主力尚存,而陈胜的楚国初步复兴,没有发挥出全部的战斗力。其他诸侯在意的是自己光复,而不是楚国一家存亡。陈胜自己的眼界、才干和正统性也是限制因素。张楚也没有太多的地理屏障,这加速了政权的沦陷。

至于骄奢淫逸本身,并不构成政权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人性本身是不变的,如果说胜利者酒池肉林是霸王气概,失败者骄奢淫逸是罪有应得,显然有失公允。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项羽等人将接过陈胜的灭秦大业



在陈胜死后的很长时间里,他都没有被史学家认为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因为陈胜本身就是先秦贵族的后裔,和当时的众多诸侯和英雄有着类似出身。因此他一般不被视作草寇般的叛乱者。

所以,在古代起他就不是农民叛乱的典型,而是率先提倡诛灭暴秦,敢为天下先的贵族式英雄。先秦到汉初犹存的民本思想,则推动了人们对于暴秦的憎恨和陈胜的怀念。


诸夏的复兴:掀翻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始末(下)

司马迁的时代 陈胜的贵族后裔身份是被承认的



司马迁将对楚人的特殊情感,融入了对楚地英雄的描写之中,这才有了如小说般精彩的《陈涉世家》。但作为诸夏光复的首倡者和最先为理想阵亡的领袖,后人对陈胜的歪曲和借题发挥,远远比不上对他应得的尊重和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