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如周某出现连续两个月的销售业绩不达标的情形时,周某应主动辞职,或由公司终止双方劳动合同,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此时,公司应履行培训或调岗的程序,当周某经此程序后仍不胜任工作的,公司也应依法提前30天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按照周某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风险提示】约定业绩不达标就终止合同,行不行?

不倒翁连环话

撰文丨孟晓蕊

漫画丨姜伟伟

漫说是非

【法律风险提示】约定业绩不达标就终止合同,行不行?

画里有话

【法律风险提示】约定业绩不达标就终止合同,行不行?

01

【法律风险提示】约定业绩不达标就终止合同,行不行?

02

【法律风险提示】约定业绩不达标就终止合同,行不行?

03

【法律风险提示】约定业绩不达标就终止合同,行不行?

04

【法律风险提示】约定业绩不达标就终止合同,行不行?

“明明有白纸黑字的约定在先,我们照约定办,怎么就成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呢?”

接到仲裁委的应诉通知书,得知公司被周某告了,某家居用品销售公司的负责人非常恼怒。

周某是这家公司的销售岗位员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如周某出现连续两个月的销售业绩不达标的情形时,周某应主动辞职,或由公司终止双方劳动合同,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周某入职的前半年,销售业绩一直不错。但半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周某的销售业绩开始出现滑坡,甚至出现了连续两个月销售业绩未达到公司规定指标的情形。

此时,公司以双方合同有约定为由,要求周某辞职。但周某担心辞职后再就业不顺利以及社保关系无法接续等问题,拒绝辞职。

公司于是向他发出通知,以“依约”为由,终止了双方劳动合同,且表明不会支付经济补偿。周某提出仲裁申请,主张公司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赔偿金。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公司坚持认为是周某违约,不肯辞职,劳动合同才终止,并没有违法之处。

但负责调解此案的仲裁员却告诉公司方,他们的理解是错误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并不包括劳动者业绩不达标。

因此,公司所谓依约终止不能成立,这一行为实际上是因劳动者业绩不达标而解除劳动合同。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项的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周某业绩不达标,公司在有相关绩效考核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认定他不胜任工作。

此时,公司应履行培训或调岗的程序,当周某经此程序后仍不胜任工作的,公司也应依法提前30天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按照周某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公司的做法排除了公司应履行的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公司所谓的终止劳动合同违法。

最后,经过仲裁员积极调解,双方握手言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