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横断天路后,又一条以中国的著名山脉为蓝图的国家步道——太行天路,或将在今年问世。据勘线人员番茄先生透露 ,勘线工作将在7月之前全部结束。

中国的国家步道系统,也将进一步完善。相对于横断天路的“偏远”,太行天路是不是更触手可及?

探索完横断天路以后,地理公社紧接着开始太行天路的规划与实地勘线。【原文刊载于《户外探险》杂志3月刊,根据单麟(番茄先生)、郭思宇的文章编辑而成】

按照规划,太行山步道将从八达岭长城开始,沿着中国一、二级台阶的分界线,走向太行之巅,一直到黄河边上的风陵渡。小五台穿越、南太行穿越……这里有太多的经典线路,它们穿针引线,串连起太行腹地的深山明珠。

什么是国家步道

“国家步道”的概念始于户外运动发达的欧美地区,世界上第一条国家步道——美国的阿巴拉契亚步道,于1921年提出,1937年开通。

Triple Crown of Hiking(三重冠徒步线路),是美国的三条长途徒步线路,图中第3条就是阿巴拉契亚步道。这三条路线就像三顶王冠一样,完成者可称为“博士级”背包客,成为徒步者在美国本土的终极梦想。图片来源:reddit.com

20世纪60年代,欧美纷纷开始国家步道的系统建设,大大推动了欧美的全民户外浪潮。现在的美国,每年有超过8000万人次参加步道行走,有广泛的民众参与度。

GR10步道,位于法国和西班牙边境和比利牛斯山,从海岸到达海岸,全长866km。图片来源:4luvofhiking

完善国家步道系统,是全民户外的基础。同时,也能提高民众的游憩体验品质,提供自然学习场所,建立安全的自然体验环境,保护环境,同时保存原乡文化,活跃山村经济。

而在户外运动氛围和文化差异巨大的中国,想要推动这一浩大的工程,又需要多少人前赴后继的努力,需要走多远的路呢?

徒步GR10。图片来源:wildernesstravel.com

这几年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开始设计和初步勘探步道线路。其中有自上而下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从2017年开始着手的“国家森林步道”,包括秦岭国家森林步道、大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等(截至2018年11月,公布了两批共9条国家森林步道)。

也有民间自下而上发起并策划组织的,比如由地理公社和横断山研究会共同推出的国家步道探索第一季“横断天路”活动,规划了一条从云南大理,横跨云南丽江、四川凉山、甘孜、阿坝,一直到甘肃甘南的“横断天路”——这大概是第一条中国长距离国家步道。这条穿越整个横断山脉、约2500公里长的步道工程,已经在2016年由18位先行者历时63天完成了第一次实地勘线。

横断天路勘线。

紧接着的便是太行天路的规划与实地勘线,这条紧邻首都北京、连接南北的徒步路线正在构建中,将在整个国家步道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美景与人文并存

从中国地形图上看,巍巍八百里太行,自北而南贯穿于中国大地的腹心,上接燕山,下衔秦岭,跨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是中国第三阶梯跃向第二阶梯的天然台阶,也是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结合区。

巍巍太行。

整个太行山脉由一系列山脉组成,由南向北包括中条山、王屋山、太岳山、太行山、系舟山、小五台山、恒山、军都山等等。

太行山系图。制图:杜卓异

2018年12月28日全线开通试运营的太行山高速,与规划中的太行天路大致并行,它们遥相呼应,串连起沿线50余个4A级以上景区,无论是五台山、娘子关、郭亮村,还是嶂石岩长崖、挂壁公路、云台山,这些太行明珠,既具备北方山川的雄伟,又拥有了南方山水的灵秀。

徒步小五台。

太行天路所经之处,还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华北豹是仅生活于中国的金钱豹亚种,从南到北,或从北往南,它们在这片灿烂的森林里游荡,扩散,定居,繁衍生息。在它们统治的王国中,还有许多野生的左邻右里,共同捍卫着华北的青山绿水。

华北豹,“寻找野生华北豹”也是太行天路除勘线之外的生态调查任务。图片来源:网络

在华夏文明的演进历程中,还有一列山脉是更重要的幕后推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这列山脉,华夏文明就无从谈起,甚至没有这列山脉,黄河也不是今天的黄河。

太行山“塑造”了华北平原,也“塑造”了中原,上古传说时代,黄帝、炎帝、颛顼、共工等部族,就曾活动于太行山东麓,炎帝原居于渭水上游,黄帝在陕西北部,东迁后两大部族在“阪泉之野”大战,最后以黄帝胜利告终。这场战争,为华夏民族第一次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太行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址分布图。制图:杜卓异

后羿在这里射日,女娲在这里补天,精卫在这里填海,愚公在这里移山。大概中国所有神话传说的背景都放在这里了。也难怪,太行山所处的华北地区靠近黄河文明的中心——中原地带,所以在《尚书》《列子》《山海经》等古籍里能看到关于这座山的记录。

太行山东麓,不仅是商代青铜文明的孕育之地,也促进了夏周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原不再是一个没有指向的地理词汇,它逐渐成了华夏民族的同义词。而巍巍太行,则在华夏文明中扮演着“世界之巅”的角色。

无论是独一无二的美景,还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太行天路绝对有让你来的理由。

太行天路规划路线(原定)

图中虚线为线路,实线为太行山高速。地图绘制:地理公社。

▼ 第一段

八达岭—蔚县 200公里

1.八达岭—永定河

这一段基本沿长城走,本着就高不就低,有长城就沿着长城走,没有就从长城下边的小路或连接道路通过。

2.永定河—涞源

这一段主要路过灵山、小五台、空中草原,自然风光原始壮美,沿着山脊走,尽量不要有大的起伏。

▼ 第二段

蔚县—娘子关 300公里

1.涞源—五台山

沿108旁的山路到五台山,不进景区,走大朝台路线出五台山,人文和自然风景兼备。

2.五台山—娘子关

五台到娘子关段线路比较直,从五台山出来,过五岳寨、西柏坡、天桂山东,一直南下到娘子关,尽量选择最高的山脊线走,以红色人文景观为主。

▼ 第三段

娘子关—涉县 200公里

从娘子关出发,经过黄沙岭、嶂石岩、九龙峡、摩天岭,一路南下到涉县,这一段相对平缓,避开大路,沿山脊以及村与村之间连接小路走。

▼ 第四段

涉县—云台山 200公里

涉县-红旗渠-林州太行山峡谷-郭亮-王莽岭-八里沟-云台山,这是太行山步道的精华路段,是太行山风景最密集最成熟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避开景区,从景区边上找连接道路或小路通过。

▼ 第五段

云台山—永济 300公里

1.云台山—垣曲县

这是整个太行山线路最神秘,外人涉足最少的一段,从云台山-青天河-豹独岭分为南北两条线

a.北面直线,走蟒河到后寺,路线清晰、好走,比较靠谱。

b.如果走南面,翻王屋、寒阳背,难度极大,线路不明确,需要探路。

2.垣曲县—永济

从石门乡开始一直到韩阳镇,最后一段路况比较好,线路明确,多风力发电机小路、机耕道,风景优美。

目前,太行天路步道已经完成了第一段和第四段的实地勘线考察,现分别对这两段路线的实际情况进行概括介绍,为广大徒步爱好者、自然地理爱好者以及环保科考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太行天路第一段线路攻略

2018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由番茄先生(队长)、马甲、欧阳凯、悟空组成的队伍,在太行山间重装徒步150公里,完成太行天路第一段勘线,以下路线攻略。

摄影/欧阳凯

D1:南口村—羊圈子—陈家堡

南口站或京藏高速下到南楼村,沿南羊路(南口村—羊圈子)到终点,公共交通可乘昌12路到前庄子然后徒步到达羊圈子。从羊圈子开始沿沟徒步到达一处高压线铁塔后,沿防火路可切入长城,最后抵达陈家堡村,全程约16公里。部分路段不成熟,易迷路。陈家堡在国际友人的长城圈子非常出名,有很多留学生慕名而来。

太行天路第一段勘线途中,免不了翻山越岭。摄影/欧阳凯

D2:陈家堡—黄楼院—长峪城

一路沿长城向西南方向,全程约15公里,起伏较大,部分路段较难行走。可在长峪城水库扎营,长峪城村可作为徒步备选补给点,有很多农家乐,猪蹄较为出名。黄楼院可作为上下的备选路线。

D2晨曦之中,行于长城之上。摄影/欧阳凯

D3:长峪城—坊安峪—坊口村

继续沿长城向西,全程约16公里,起伏较大。坊安峪的气象站可开车抵达作为上下备选点,有一处小型停车场,但条件不具备作为简单露营点。坊口村正在进行修旧如旧的文艺改造,村内已经有较文艺的咖啡馆和民宿。

D4&D5:坊口村—样边长城—幽州村

沿长城到样边长城然后下到庙港村,过庙港村的公路后沿山边小路至外井沟村再到化庄村,从化庄村沿幽州大峡谷至幽州村,全程约40公里。样边长城前路线较为轻松简单,庙港村、外井沟村、化庄村都可以开车到达,可作为中间的休整点,目前没有农家乐。幽州村有两处农家乐也是线路的必经点。

D5早晨,番茄先生行于山谷间。摄影/欧阳凯

D6:幽州村—永定河—山中露营点

路线不成熟,全程约7公里,很难通过。中间无补给,山中临时找的露营点,坐标(117.198523 39.145453)。

D7:山中露营点—大安—麻黄峪村

大安前路线不清晰,过泥皮、大安后到沿黄路(沿河口—麻黄峪)直到麻黄峪村,全程约20公里,麻黄峪有成熟农家乐,可作为补给点。

远处层峦叠嶂,如果是夏天,又没有雾霾,景色肯定绝美。摄影/欧阳凯

D8:麻黄峪村—东灵山—孔涧口村

路线很成熟,上下山有多条路线选择,全程约21公里。孔涧口有一处简易客栈可住宿。东灵山有游人的时候可以进行补给,也可做上下备选点。

东灵山下山途中,遇到一堆兽类粪便,欧阳凯正在记录数据信息。摄影/李希(嘻嘻)

D9:孔涧口村—西灵山—高家庄村

从孔涧口村西侧的言子沟上西灵山,上下西灵山也有多条路线可选,全程约20公里,难易没差别,中间没有补给点,也不能下撤。

编者注:由于是勘线试走,不能作为太行天路的最终路线来走,该攻略仅作参考。

太行天路第四段线路攻略

行至2018年12月20日,海儿、无痕、陈志宏、郭思宇组成的队伍,耗时30天,重装徒步约500公里,顺利完成了太行天路第四段涉县到神农山的勘线任务,以下为路线攻略。

摄影/郭思宇

D1~D3:河北涉县偏店乡南寨村—王金庄—禅房村—大洼村—陡贡村—后匡门村

这一路海拔在600到900米,全程50公里,都在河北境内。在过了禅房村以后,山势渐陡,坡度变大,由于走的人少,不容易找到路。手机徒步软件上也几乎没有前人留下的GPS轨迹可循,只有自己寻找路线。这一带山的绝壁断崖很多,很容易走到一处断崖发现没有下山的路。尤其在冬季,山上缺乏地表水,没有水源补充的情况下可能夜间只有下撤。需要提前规划好时间,太阳落山前1~2小时最好就开始准备下山。

摄影/郭思宇

D4~D6:河北涉县后匡门村—西达镇—东峧村—河南林州盘阳村—回山角—风城沟

这一段海拔在300~900米,全程60公里。在路过东峧村后,在不远处渡过浊漳河,进入河南境内。从回山角越过红旗渠上山,将一直行进在太行山的山脊线上一路往南。从风城沟之后,开始有一些地表水出现,越往南水源越多。由于太行山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扎营时最好找东坡容易避风。

秋季太行,带着萧瑟之感。摄影/郭思宇

D7~D9:风城沟—刘家庄—滑翔基地—鲁班豁

这一路海拔在300~1200米,全程65公里。这几天将沿着太行山山脊线一路往南,东西两侧都是悬崖,风景渐入佳境,从这里开始进入南太行典型的地貌区。一路会遇到刘家庄和鲁班豁两个豁口,需要下山脊,再爬上山脊,但是路都好走。我们是冬季路过,地表水少,但仍然能在废弃村落靠近崖壁的位置,找到一些残留的水源。

河南林州鲁班豁,夕阳中极其壮美。摄影/郭思宇

D10~D13:鲁班豁一四方垴—石板沟一杨家池

全程60公里。这一路从梯头村垂直爬升600米,爬上1600多米的四方垴,然后从南垴的大陡崖直下800米到石板沟,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差都比较大,坡度非常陡,很多地方接近70度。沿途会经过几个村子,可以在老乡家借宿,有水源补充。

途径村庄的一条高速公路。摄影/郭思宇

D14~D16:杨家池一东土池一秋沟一上腊江村一罗姐寨一沙窑

全程80公里。这一路陡崖很多,直上直下,上升和下降海拔落差大,风景不错,大多是户外徒步线路和景区,一路都有驴友们以前走的轨迹,食宿方面也轻松许多,有农家乐。从罗姐寨过去就到著名的景点郭亮村,我们没进景区,从天梯直下到沙窑。

摄影/郭思宇

D17~D19:沙窑一桥顶山一王莽岭一锡崖沟一抱犊村一马武村一双底村

全程70公里。这一路都是经典的户外线路和景区,也就是最著名的南太行线路,太行至尊王莽岭,风景绝佳,累计爬升和下降也比较大。全程有轨迹,有农家乐,食宿非常方便。

D20~D23:双底一五谷山一小暖掌一西沟一斗水一茱萸峰一岸上乡

全程60公里。这一路是户外线路,有轨迹,但是断崖和陡崖多。会经过云台山景区,一路都有农家乐可以投宿。

摄影/郭思宇

D24~D26:岸上一纸浆庄一桑园一寨豁

这一路风景不多,间或有一些户外线路轨迹可以参考,但大多需要自己找路。有陡崖断崖直上直下,坡度比较大。冬季山上没有水源补充,好在途经村庄有农家乐。

D27~D29:寨豁一西禅房一大月寺一神龙山

全程130公里。这一路户外人走的不多,从寨豁到西禅房没有轨迹,几乎都靠自己找路,断崖陡崖多,爬升和下降很大。在西禅房有一家农家乐,在大月寺也可以投宿,然后爬一个大坡上神龙山。

【感谢地理公社、单麟(番茄先生)、郭思宇、欧阳凯对本文的支持】

户外探险商城

点我订阅杂志

VIP

给小犀牛加个鸡腿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