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传敏-战略营销观察家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亚丹生态家居独家冠名 “CEO说第二季”之《段传敏访谈》第⑩期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访问:段传敏,战略营销观察家

嘉宾:赵学强,东方生活艺术家

时间:2月25日

地点:FRS弗睿思商业创新设计公司

在去年底举行的“2019中国智造与创新峰会”上,一位叫赵学强的嘉宾的发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此人不但研究广泛、洞察深刻,而且逻辑感强、归纳提炼能力,关键是,他演讲的东方生活美学话题,通篇没用一副图片却能展现出极强的美学效果。

他是位国内知名的跨界设计专家,被誉为“东方生活艺术家”,同时他还是清华大学讲授《设计战略》的特聘老师。在事业上,他创立FRS弗睿思商业创新设计公司,以品牌全景化设计的创新理念,助力众多知品牌实现系统创新和价值倍增,被誉为中国设计的跨界标志性人物,并荣鼎中国设计多项最高奖项。作为ZENS哲品始创合伙人和艺术总监,将传统东方美学融于当代人生活方式,推动东方文化的当代化国际化品牌化。将东方生活智慧传承与发扬。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赵学强开始涉及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装置艺术等,其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大赛金奖、其中包括金堂奖、筑巢奖、红棉奖、中国创新设计大奖金奖等。他还被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评为“2012年中国十二位设计大师”之一,被“筑巢奖”中国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主委会聘为组委会成员。在他看来,设计要把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不能曲高和寡,一定要来于生活,高于生活。他的设计关照功能、外观形式、人体工学,也关心物件器皿的人文情怀和联想空间,处处充满浓郁的东方特色,表达着"简、妙、智、慧"的设计思想。

2019年2月25日,《CEO说》第二季、亚丹生态家居独家冠名“段传敏访谈”第10期。问鼎精装行销联盟发起人、战略营销专家段传敏与赵学强先生就《液态社会的东方美学》主题进行了对话。以下是对话的整理。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文化是软实力,一个民族重新强大之后,是不会去彰显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另外,如果我们去仿照西式设计,我们是不可能打败意大利、英国、法国的设计师的,但是如果我们去做东方生活美学的,比如茶具的设计,外国的设计师更不可能打败我们,因为每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DNA不同,各有各擅长的事情。同样,从民族的自豪感出发,一个民族在经历了强弱剧变后,一定要找到自我的重新定位。而我们中国现在正处于自我定位逐渐清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间来发展,进而找到方向确定自己。

十年前我提出了“东方生活智慧”这个概念,而这在当时是与大多同行的做法背道而驰的。我当时认识到,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GDP达到一定规模后,它必须实现自我的重新确认。比如日本这个国家,城市里面只留下了非常经典的西式建筑,绝大部分都是日本本民族的建筑了。但在中国,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属于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我们的开发商会认可那些西式、欧式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足够火爆,收入可观,这就是其趋利的本性所致。到最后,我们可能也会像日本那样,逐步回归到自己的文化上。文化具有抛锚效应和滞后效应,越是原始的越具有奠基的意义。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液态社会:生活方式是“流变”的,审美是“流型”的

《段传敏访谈》:百年来,中国在各方面落后于西方,包括审美上的落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这近百年来一直处于急速变化的状态,包括精神、心理、物质、政策等诸多方面。比如,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依然保留着家庭传统,而中国似乎把这些也全部抛弃了。你曾经在我们的论坛上讲到“液态社会”和“游牧民族”的概念。我们能否把当代的中国人当做新时代的“游牧民族”?

赵学强: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是一个在社会中的特定产物。近4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城市化建设,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基于宗祠和族姓的生活,有着非常协调的邻里文化;一个家族多少代人都在同一地方生活着,这样一个围住田地而生存的血缘关系、农业文明被精工细作几千年,但是现在生存环境剧变,尤其是近10年来人类进入了移动信息时代,人处在快速的流动性当中,我们从基本上一成不变的固态的农业文明时代,跃过工业文明时代一下进入信息文明到时代。和过去固态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区别,比如来自各地不同的人生活在一个小区里面,我们失去了邻里文化,从农耕文化到现代信息社会,进而过渡到物联网时代,我们打开眼界,新兴事物应接不暇,急剧变化和流动的中国成了一个液态社会:生活方式是“流变”的,审美是“流型”的,体验是“碎片”化,每个人都变成了现实生活场景中的“陌生人”、“漫游者”和“边缘人”。“流型”的审美并不是指时尚的风格,而是指无法固定不变的审美观念,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地流变中。在过去,我们思考问题站在道德的集体意识的维度,但是今天,一切都用货币价值来衡量,当今的信息时代,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金融力量和政府行为推动下,社会变化也越来越快。但是回头去看自己的文化,越是原始的东西,越是具备奠基性的。中华文脉的根基建立在儒、释、道精神的基础上,我们何时何地都不可能离开这些文化去单维度的思考问题。这也是我们无法丢弃的内核,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被重构,我们被放牧在都市中,而精神却还在田野里。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段传敏访谈》:很多房地产企业在不断地“种房子”,很少去考虑其中的美学;老百姓也认可这样的事实,更多地去关注房子的位置和实用性。美学似乎已然被绝大多数人忽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

赵学强:审美的学习属于体验式学习,就像学游泳和自行车一样,是知识和见识的合一。如今的大部分国人都流于表面现象,没有积累足够的体验来提升自己的审美。现在的中国审美处于一个新的混沌状态。

但事实上,对文化修养、审美历来都是区别各个阶层的标准。具有极高审美的人,可能是非常小众的人群,他们甚至不屑与普通阶层往来。同样,人们审美的调性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属性和人群定位。如今,好的开发商可以开发出非常优雅、高品位的产品,也有很多人愿意为他买单;而有的开发商只适合去建造经济适用房,当然同样也有人愿意买单。这不是设计师的问题,而是开发商的市场策略和审美力的问题。

如今的社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货币衡量观”。人们在介绍朋友时,经常会说一个人有多少家企业、多少套房子、多少的营收、有多少个名牌包包等等,这就是金钱成为衡量人们重要标签的表现。这个社会状态与过去是大不相同的。这是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市场经济,使得以往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被颠覆, 使得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价值标签轰然倒塌。在100年前,西方已经受到过这样的冲击,它们面临了宗教政治的瓦解、君主制的瓦解等诸多问题。

现在的中国,有人可能因为生意崩盘而去跳楼自杀,兄弟姐妹可能为了家庭财产而自相残斗。文化、道德修养在金钱面前变得如此脆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慢下来注重精神质量、享受生活。我们开始意识到“物化”的世界是局限的;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吴冠中先生说,“今天的文盲不多了,美盲很多”。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么多大家都如此重视审美的力量,审美究竟有多重要?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齐美尔更是认为审美是现代都市人的救赎策略!在我看来,压倒我们的不是生活的沉重,而是灵魂的轻浮肿。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段传敏访谈》:现在的中国确实在不断地进行着消费升级,房地产企业也从过去的“种房子”到现在主动地去设计个性化房子,普通产品亦是如此。根据全新的消费者和新的美学观,每个产品都在进行着重新设计和组合。这是否是一个所有产品进行重新定义的时间节点?

赵学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就会基于时代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义,重新找回自我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我们的民族属性、文化属性具有抛锚效应,像一艘大船一样很难去改变和颠覆,它们的变化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如果我们观察到一艘大船已经进行了调头,那么它一定在很早之前就进行了发动机转向系统。这就像我们的文化一样,如果等到我们发现了社会的变化后再去行动,我们就已经跟不上商业机会了。所以现在大部分人的机会主义、项目规则是跟不上时代的。好的开发商、设计师应该遇见时代变化的节奏、了解消费者潜在的需求。

东方美学“在不断变化”

《段传敏访谈》:10年前,很多品牌都在相互模仿,聚焦于大众的消费市场。而“哲品”的消费群众却是小众的,“哲品”品牌也不能让你在后来几年得到最大化利基市场。直到现在,这个品牌依然是十分孤独的。当时你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品牌呢?

赵学强:我在欧洲生活了多年,而那几年的生活经历让我感觉自己是一个舶来品,是一位异乡人;到了日本、台湾这些有东方元素的环境后,我发现大陆的生活美学和它们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作为一位设计师,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国家,崇尚自己的民族文化,我就需要为它们去做点事情。在我看来传承才是最好的保护。当时的我确实是孤独的,但孤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在当时,绝大多数人是追随者,只有少数人愿意去探索。或许我看到了当时大家没有看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去做了。

文化的种子发育都是在偏僻的、灾难的、沉重的、悲伤的和贫瘠的土壤中,繁荣之时很难滋生出强势的文化,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按照进化论,市场的发展一定是一个不断发散、分支的过程。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所有人都去做同一个东西,是很难形成品牌的,因为品牌构成的一大原因是差异化。而中国正是最能代表东方生活美学的一个国家,于是我们创造了这个品牌。

在今天,我们这个品牌是具备引领性和示范性。我们每一款产品推出之后,总会有抄袭者模仿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加大我们产品的研发速度和生产难度,去巩固我们的竞争力。比如我们现在一个产品要经过12个工厂的协作、零件加工和装配,只有经过这样的工序才能成为“哲品”品牌。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文化自信、民族情怀、商业需求和市场进化的必然规律促使我们创造了这个品牌。不同于一般商人,当我们真正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团队始终报以极大的情怀,有着非常好的愿景,愿意为这个社会做出更长久的探索。我们有的股东甚至卖掉自己的房子来投资,这里面都包含着股东们对这个品牌的爱,甚至是信仰!所以创造这个品牌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这里面更多的是信念的坚持。

《段传敏访谈》:我们站在美学的角度来观察你们的产品,你们的设计想传递给消费者怎样的观念?在未来,你想引领消费者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赵学强:产品可以分为“父爱型产品”和“母爱型产品”两种。父爱型产品是指我们设计师不去考虑、猜测和关心消费者,把我们认为正确的产品给消费者就可以了;而母爱型产品则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来进行设计。“哲品”是一个组合,它的背后一定包含着价值主张和审美观。任何东西一旦被赋予了时代性和实用性,它就具备了更好的传播和生长能力。我觉得凡是中国人当下需要的产品,我们都可以对其重新进行设计和组合,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就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以器驱道,以食传情”“借美物,立匠心”传播“东方生活智慧”,始终是我们不变的信念。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我们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工艺材料、以全新的消费人群为目标进行组合,就能打造出一个品牌。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段传敏访谈》:“哲品”这个品牌浸润着你自己的美学观和哲学观。你所理解的东方美学是什么样子的?你认为的东方生活方式正在朝什么方向演变?

赵学强:这很难有一个确切的概念。目前的中国仍处于一个混沌状态。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喜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地调整着我对东方美学的理解,它也是在不断地变化。时代在变化,但是我们回归东方生活的情愫从未改变。我们现在的产品已经朝着更加好玩、趣味、时尚的方向改变,它具备更好地移动性、适应性和实用性。这都是为了适应如今流变的社会,来解决消费者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我自己的定位是“东方美学的探索者和践行者”——确切定义我很难回答,我只能说它已经与过去的传统东方美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今天的我们更加自我,更加自由奔放地追求自己的生活。从过去家族式的社会结构逐步变得独立、宅居的漫游者,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的定制,从大家庭产品到单身使用产品的兴起。这些都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但是在如此急剧的变化中,我们依然保持着“聚美物,创匠心,重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初心。

(文章根据《CEO说》第二季、亚丹生态家居独家冠名“段传敏访谈”第10期整理,内容有删减。完整访谈请访问公众号“来一段”观赏)

(作者系战略营销观察家 / 财经作家 / 中国营销创新联盟 主席 /《执行官》全媒体 出品人 )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赵学强:液态社会的东方生活美学

“中国智造之星100”项目推进中,包括以下版块:

“123家富有创新的中小企业”,

中国智造创新论坛,

走进中国高端制造沙龙、

中国智造系列丛书,

社群CEO互动分享(100位CEO说),

留言给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