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老笠》值得玩味的地方在于,以离奇荒谬的故事和血腥情色的形式,进行了一场涵盖了当下香港各个阶层的大胆的社会实验。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下,持枪(掌权)者轮流易主,每个人在不断被逼迫、被挑衅,因为巨大的压力而暴露本性,最终,在一片黑色幽默的乱斗中,大家都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无人幸免。

豆瓣评分7.4,喜剧恐怖元素并存的小成本电影,结尾反转出人意料

有人说,《老笠》模仿美国低成本cult片《疯狂的店员》,殊不知套路是类似的,内涵是不同的。

本片绝非简单直接的将“血腥、变态、色情”三要素凑齐,将枪械、剪刀等暴力工具,有机结合到血浆崩裂的场面之中,它不过是借了cult片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以更加简单明快、直击重点的叙事方式,讲了一个灯下黑的鬼故事,一个充满隐喻的荒谬寓言。

狭小憋闷的有限空间里,各色人等聚集一堂,很轻易引起化学反应、引发剧情冲突,这让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舞台剧。《老笠》无论是剧情设计还是表演方式,都毫不掩饰舞台剧的夸张浮躁气质。

豆瓣评分7.4,喜剧恐怖元素并存的小成本电影,结尾反转出人意料

或许,经过一轮又一轮眼花缭乱的枪枪入魂、血浆崩裂,观众们爽过了之后,却不知道充满了愤怒与冲动的《老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这就是舞台剧的特点,总是在跟你声东击西打哑谜,暗地里渐渐地引导观众、积攒情绪,直到编剧认为的那个爆发点,一波或简单直接、或隐晦生涩的台词直入每个观众的耳朵,看着激动的喊出台词的演员,观众似乎也被感染了,一瞬间,所有的谜团迎刃而解,原来,主创想说的就是这么简单。

豆瓣评分7.4,喜剧恐怖元素并存的小成本电影,结尾反转出人意料

为了直击主题、点醒观众,在影片接近尾声时,导演兼编剧的火火,借了激怒的老笠之口,说出了这样一段台词:这个社会就像是娱乐圈,第一线的人永远在第一线,而在第三四线的配角和群演,何时才能上位?

原来,把香港各阶层聚于一室,让他们暴露本性、自相残杀,就是为了把这个社会中被忽略到习以为常的阶级固化、阶层退化,放大到不得不正视的地步。这表达了香港年轻人寻求变革、寻求出路的急迫心情。

结尾,《老笠》回到了生死轮回的鬼片,这就是港产电影的尿性,扣中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罗生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