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普吉府,“天津男子泰国杀妻骗保案”在普吉府法院进行第二轮庭审。

此次庭审,控辩双方争议焦点依然是张凡杀妻动机。

图为张某和妻子、女儿

嫌犯首次落泪

受害者父亲出庭作证,围绕张某蓄意谋杀骗保行为举证,并就张某在国内伪造妻子签名投保情况,以及巨额打赏女主播等行为陈述,希望能以泰国刑法判处张凡死刑。

而被告律师依然表示,杀妻行为系“激情杀人”,而激情杀人的最高量刑为20年。

那么,

预谋杀人与激情杀人到底有何不同?

针对两者的不同性质,

在量刑上有什么差别?

今天陕西新闻广播《说法时间》节目邀请到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的刘世权律师、王艺臻律师为大家一起关注该案件,为我们分析与点评。

刘世权律师(右)、王艺臻律师(中)与主持人凌霄

问:刘律师、王律师,新闻报道中的描述是说被告为了实现目的的“残忍预谋”,这与律师所说的“激情杀人”在概念上有何不同?

答:

激情杀人,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本无任何杀人动机,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犯罪主观较轻,相应的量刑上会较轻。

目前,中国刑法中没有对该词的定义,只是用来分析杀人者的主观动机和主观恶性,而不是准确的罪名。"激情杀人"仅是作为刑事侦查术语来描述犯罪过程。目前还是根据具体情况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故意杀人罪来量刑。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张凡为了杀妻,实际上预谋了很久,这与律师所说的“激情杀人”在概念上有何不同?受害人的父母在众多蛛丝马迹中发现了端倪,这对刑事案件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侦破案件起到哪些作用?骗保案的特点是什么?警方这次破获骗保案的依据是什么?泰国的法律是否有死刑?这起案件会如何判,有何预期?两位律师针对这些问题,还继续做了如下分析:

此次庭审安排了8日、9日、13日三天。据原告代理律师介绍,张凡将于13日做自辩陈述。而案件宣判可能要等一两个月后才有结果。我们将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