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事故往往是预料之外、瞬间发生的。其实,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着从无到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事故也不例外。事故是由存在于生产中的危险点逐渐扩大、发展而形成的,在危险点的量变期间,人们没能引起重视而任其产生质的变化,最终造成了伤害和损失。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事故,一般要经历潜伏,渐进,临界和突变这4个阶段。

1 危险点演变阶段

1.1 潜伏阶段

这是指危险点已经生成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任其以固有的形态而存在的阶段。这是事故发生的初始阶段或萌芽状态,但还不至于很快地导致现实事故。

(1)机械设备虽然存在着缺陷,但没有明显暴露出来,不易被操作者所觉察;

(2)作业人虽然处于危险环境,但是存在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明知作业对象存在危险点却疏于防范;

(3)危险点没有讲明,作业人员有险不知险;

(4)安全措施虽然拟定了但存在重大漏洞,应该重点防范之处却没有防范。以上这些,都可能成为事故的根源。

1.2 渐进阶段

这是指潜在的危险点逐渐扩大的过程,仍处于事故的量变时期。在这个量变时期,机械设备原有的缺陷随着频繁的工作运行和时间的推移,将会产生更为严重的缺陷,例如:原有的焊道质量差,不够牢固,已开焊裂缝;电源线超负荷,已发热。违章操作也会给危险点的扩大创造外部条件,而一旦危险点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造成现实的事故,某单位罐车入孔门爆开很能说明问题。当时正值冬季,气温较低,加热时间不足5s,碱液中结晶体未全部溶化,出碱管被堵塞,碱液无法流出。操作人员误以为罐内压力低,便盲目提高压力至0.49MPa,超过该罐车允许值(罐体工作压力为0.098MPa,进风压力不得超过0.196MPa),从而埋下隐患。在超压的情况下,仍无法卸出碱,操作人员以为入孔门漏气,就违章带压紧固入孔门螺丝。该处螺丝因年久失修,腐蚀严重而滑扣,入孔门崩开,一名操作人员被气浪掀起,从碱罐平台摔下,脑损伤致死。

1.3 临界阶段

这是指事故即将发生但还没有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个阶段危险点的扩大已进入导致事故的边缘,是危险点引发事故的最危险阶段,就是通常所说的事故即将发生质变。因为任何事物的稳定状态只是相对的,稳定状态里包含着不稳定的因素,只不过是这时的相对稳定状态处于主导地位。近代科学研究表明,事物由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转变期间,存在一个逐渐接近临界点的过渡阶段。由危险点导致事故也是如此,尽管潜伏阶段、扩大阶段都是向事故的最终结局靠近,但这两个阶段仍旧处于量变状态,是量变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临界点,即将要突破安全状态的最大限度,危险点就会真正演变为事故。

预控的危险点,从危险点程度划分,有的是处于潜伏阶段的危险点,有的是处于扩大阶段的危险点,有的则是处于临界阶段的危险点。就有可能导致现实事故的危险点而言,控制临界阶段的危险点是预控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处于这个阶段的危险点一旦被发现,必须立即处理,如果没有发现和处理,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对带电危险区,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进入安全距离与危险区的边缘就处于临界状态。突破这一临界状态,进人危险区就会造成触电伤害。

1.4 突变阶段

这是指事故的形成阶段,是危险点生成、潜伏、扩大,临界的必然结果,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个阶段,不是事物由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的量变,而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事物完全处于不稳定状态。在突变阶段,危险点已成为现实的无法挽回的事故,并且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我们所见到的高处坠落、触电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等,都是危险点进入突变阶段造成的严重后果。

2 危险点演变成现实事故所带来的启示

(1)预防事救,必须从控制处于初始阶段的危险点入手,做到及早预控,及早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这样,才能防微杜渐,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由危险点演变成现实事故是由几个演变阶段组成。因而,控制处于潜伏阶段、渐进阶段的危险点非常重要,只要做好防范工作,就能遏制事故发生。

(2)违章作业是推动危险点向现实事故演变的重要因素,违章会生成危险点,扩大危险点,使危险点处于临界状态,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控制危险点,就必须铲除违章行为,养成遵章守规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