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纠结了很久,才决定此行。

夫人说,外面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儿子说,你再不带我去看看,我就要长大了。

他们的语言,正好触碰到了我的泪点。每日拘泥于方寸之间,何不去看看大千世界呢?更何况,在有懿宝宝后,对大宝确实心存亏欠。小小愿望,能共同满足,十分优秀。

于是,说走就走。就在这个午后,乘着刚刚立秋过后的骄阳,我驾车北行。原本是在书房做了一番功课的,规划好每天的行程,每日的消费,每次的项目。但转念一想,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不如随心行止,岂不快哉。

一路向北,最近的一站,却到了巴中的恩阳。

恩阳,是一个古镇。他在大巴山中,米仓山下,依山傍水。他与宣汉的南坝镇,渠县的三汇镇,并称为川东北三大古镇。

这些年,四处游历,倒也阅览过数十古镇。他们从各具特色的文化印记中走来。但是,往往千篇一律的燥动、喧嚣、繁扰,粉饰出古镇如今的繁华,掩盖了岁月的痕迹。这种古镇,看了也就看了。

人很稀少,阳光依然刺眼。进得古镇的巷道,站在没有现代修饰痕迹的墙体下,望着乌黑古旧的墙砖和那祥云蜿蜒的墙顶,我竟呆立了许久。

这些小巷一样的街道,把我带到了一个唐诗宋词的意境,带进一幅《清明上河图》似的画卷,我从喧嚣的都市一下子跌落到了数百年前的红尘。

自梁武帝置郡县至今,古镇经过了一千五百年的岁月变迁,周边的城市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古镇却静静的躺在巴城的西南面,以百年不变的姿态,默默见证着沧海桑田。

古镇里的阳光,已然被簇簇的房屋遮蔽,竟然凉爽起来。仿佛成了夏日中的秋天。

整洁光滑的青石板,大大小小,铺就了古镇弯弯拐拐而狭长的街道。上半部灰白的墙面,被乌黑的木板画成无数个格子。下半部则是暗红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木板,支撑起连在一起的座座小楼。

那些小楼没有雕花的窗户,也没有伸出一截的阁楼。这是平常人家的居所。有的楼房,全木质结构,雕花阁楼,延伸出墙面的骑门柜台,长长的绣楼,呈现出体面又富贵,这是富有人家的房屋。

不曾有簇新,也不曾有破败,条条街道整洁温柔到极致,犹如古诗词中走出的温婉女子,清新脱俗。又像年长的旧式妇人梳着油滑的头发,在脑后挽上发髻,将自己打扮得一丝不苟,体面而尊严。

青砖蓝瓦糅合的青灰是古镇统一的底色,轻轻刷上几笔暗红是饱经风雨的门廊的色彩,亮出的墨绿是拐角处的万年青和古老墙缝里挤出的几株花草。色调和谐到极致。

携着儿子徜徉在古镇,走过正街,走过姜市街,走过鸡神楼街,走过高高低低的石阶,走过百年老街的绝代繁华。

暖暖日光下,仿佛看见有个推开绣楼镂花窗棂的怀春少女,羞答答地偷看着热热闹闹走过街市的迎亲队伍。或者撑着油纸伞,细碎的脚步踩过青石板,掠过一阵清风。

在一处院落里,天井投射下一缕阳光。老太太就着阳光,扎着鞋底。老大爷编着背篼,细长柔软的篾条在手中翻飞。门口的水缸中,静静地停留着时光的流年。

沿着那些磨得光滑早已失去棱角的青石板,一直向下,便到河边。那座始建于南宋的起凤桥便呈现在眼前。石条桥面早已褪尽颜色,千百年来,时光流转中,它一直静静地恭迎着无数商贾布衣踏过,早已宠辱不惊。

几个年轻的女子正挽着衣袖在河水里洗衣服,轻轻浅浅的河水在谈笑中荡漾开去。几只鸭子时而钻进水里,时而追逐嬉戏。几个孩童在河边,用小石片比赛打水漂。临河小茶铺,几张竹编躺椅,简易木桌,几杯盖碗茶,茶汤清绿,丝丝热气徐徐上升,根根茶叶直立。

恩阳古镇,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丰满,伸手可触。

古镇的人,真实地生活在生活里。

温馨提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