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丑书盛行,似乎让人们忘记了书法本来的真意。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书写者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时空概念是人类接受世界的根本视野,反应了佛家和道家的基本生存态度,而生存态度的不同,决定二者书法的差异,佛家书法更注重结字的布白,而道家书法更注重行笔的节奏。换个角度讲,佛家书法侧重于空间因素,而道家书法侧重于时间因素。

  这种区别折射了佛家和道家对于认识世界的不同态度:道家本身背后有着演化的生成过程作支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佛家的支撑理论是与演化无关的本体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南宋道人白玉蟾书法空可以有很多种理解,佛家最常讲空,所以佛门也叫空门,而道家所讲的空就是无、虚。但是,道家和佛家对于空的理解也有不同指出,对于佛家来说,无直接就是有,而道家的无必须经过演化才能变为有。因此佛家书法更多地把重心置于静止的布白,而道家书法则必须阐述万有生成的过程。

  在佛教理论中,有是个假象,无才是真正存在,因此在书法中有形的墨迹只是布白的陪衬。而道教不同,道教书法中有形的墨迹本身蕴含了生成的过程,因此也就隐含了道的精微,通过墨迹的流淌可以想象道体的运化。

  当然,道教书法和佛教书法作品在空间和时间感上的差别也不是绝对的,总体来说,一个优秀的书法作品要兼顾时间与空间因素,达到二者的协调,只不过对于佛道两家来说各有所偏向而已。

  书法之所以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它体现了书写者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而时空是我们接受这个世界的根本视野,因此从书法中可以看到基本的生存态度。如上图佛教大德弘一法师的书法《放下》充分展示了佛家书法注重布白,墨迹只是布白的陪衬。

  看弘一法师书法,“智慧如海”几个字,更深切感受到其书法风格的根本也在于特殊的布白。而文中道教著名书法家白玉蟾的书法更侧重于节奏,也就是对时间的理解。但是更多的书法家会两者兼顾,因为对于时间的理解不够充分,会缺少精神;而对于空间理解浅显,则缺少气质。然而想要做到两者兼顾,又必须要冒顾此失彼的风险,书法之精微,概在于此。

  /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