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言】

長期以來,藝術在中國只是茶餘飯後可有可的東西。改革開放後,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可是很多人並沒有感到幸福如期而至。爲什麼?是精神生活的貧乏。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說:人有兩大心智能力,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

理性的代表是科學;感性的代表是藝術。科學征服了世界,藝術美化了世界。

科學與藝術猶如鳥之雙翼,許多人在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後沒有文化藝術體驗能力,生活枯燥乏味,感性素質低下,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藝術是對社會生活形象的反映。它通過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的圖景 ;進步的藝術作品是生活的教科書,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傾向、思想觀念、道德意識;

藝術形象的藝術感染力引發人們的審美愉悅和樂趣,激發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認爲:一個健康發展的人不能缺乏高尚情感的培養,或者不僅生活缺少情趣,而且自己在鑽研上難有大的簡述,因爲他缺乏創造的衝動。

藝術與科學的直接對話和結合,在世界上正逐漸成爲人們共同感興趣的課題。著名的諾貝爾獎 獲的者科學家李政道 先生認爲“藝術和科學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二者不可分割。藝術與科學雖然研究的角度不一樣,但是都是在追求真理。西方歷史上,早在文藝復興之前,藝術與科學並沒有分家,意大利著名的畫家達.芬奇雕塑家米開朗奇羅,同時也是建築學家及科學家。科學的創造發明,離不開藝術的情感和藝術的思維。幸福除了物質生活的滿足還來自精神世界的富有。下面選取五十幅世界著名油畫及每幅畫的解讀供大家欣賞:

1、路易斯.利奧波德.布瓦伊——桌球

這是1807年的作品,展示兩百年前歐洲人的生活。

2、列奧納多·達·芬奇——蒙娜麗莎

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爲“神祕的微笑”。

3、達維特——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

本畫的妙處在於,遠景的簡約和近景的細膩,色彩的冷暖對比極爲強烈,人物和戰馬的細節刻畫非常到位。對於這個理想化的形象,拿破崙本人也十分滿意。

4、普基廖夫——不相稱的婚姻

該畫描繪了一青春少女與一老者結合的愛情悲劇。老者被畫家描繪得蒼老憔悴,而少女則面色紅潤,充滿青春活力。畫家以同情少女的筆調,鞭撻了不合理的社會現實。

5、安格爾——大宮女

這幅畫在巴黎展出時,曾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和抨擊。評論家德·凱拉特里說得較爲尖銳,他曾對安格爾的學生說:“他的這位宮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節脊椎骨。”然而安格爾的學生阿莫里·杜瓦爾則辯解說:“凱拉特里可能是對的,可是這又怎麼樣呢?也許正因爲這段秀長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懾服住觀衆。假如她的身體比例絕對地準確,那就很可能不這樣誘人了!”

6、約翰.埃.密萊——盲女兩個相依爲命的孩子,一個是盲女,另一個更小的女孩緊緊依偎在盲女懷裏,一邊抬頭去觀看天上的彩虹,一邊在給盲女講解大自然的美麗。雲際綵帶當空,原野一片金黃,空氣是潤溼的,在遠景的小道上有幾頭走動着的牛羊,近處有飛鳥起落。盲女只能傾聽小夥伴的講解,她連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無從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鮮的空氣,聽到了原野裏生靈的聲音。

7、拉斐爾——雅典學院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爲背景,大廳上彙集着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作者希望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8、柯羅——珍珠女郎有人知道這幅畫的玄妙之處嗎?該畫在世界十大名畫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虛名哦……

9、泰奧多爾.居丹--肯特海灘該畫描繪的是在狂風暴雨的海浪中即將傾覆的帆船,人們紛紛逃離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濤洶湧,人們在掙扎。在黑白兩色的對比中,表達的是生命與意志的不可戰勝。

10、居斯塔夫·庫爾貝--篩麥婦庫爾貝畫過許多婦女形象,而以這幅畫中的篩麥女子最樸實、最能體現他的美學思想。你能體會到嗎?

11、讓-萊昂·熱羅姆--後宮露臺曾轟動法國畫壇的一幅畫。該畫描繪了阿拉伯王宮最隱祕的後宮生活,描繪了生活於後宮的王妃、宮女等女眷的閨閣生活,有的在洗浴,有的在清談,有的在沉思......不過作者想表達的內容不止於此,你能體會得到嗎?

12、伊麗莎白.路易絲.維瑞--畫家與女兒像這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畫中的女子就是作者。

13、庚斯博羅--穿藍裝的小孩新穎別緻的藍色調不但沒有任何不適之感,反而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活潑、跳躍的藍色綢緞,變幻莫測的衣紋、高光;不落俗套的藍色與含蓄、變換豐富的黃灰、藍灰、綠灰、紅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諧對比。

14、歐仁·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裏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着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着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15、迭哥·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英諾森十世肖像該畫或許是作者最爲傑出的一幅肖像,畫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羅馬教皇。在當時人的筆記中,這位教皇似乎並沒有給人們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認爲是全羅馬最醜陋的人。據說,他臉長得左右不太對稱,額頭也禿禿的,看上去有點畸形,而且他的脾氣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難看而陰鬱的人在委拉斯開茲筆下卻成爲一絕佳作品。當這幅肖像送給教皇時,教皇驚訝而不安地說了句“過分像了”。

16、夏爾丹--吹肥皂泡的少年一個衣着破舊但不失整潔的少年正從室內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小心翼翼地將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還有一個孩子,看上去僅有3、4歲,正踮着腳扒着窗臺使勁從室內向室外觀看……題材非常普通,情境極爲單純,這是一種清閒、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層平民的孩子們自然、儉樸的快樂生活。

17、巴斯蒂昂·勒帕熱——垛草那因“垛草”而勞累過度躺在草地上酣睡的農夫,他好像剛剛喫過妻子送來的飯,用草帽蓋着臉正在享受着這片刻的輕鬆;年輕體壯的少婦默默的坐在丈夫的身邊,長期生活的艱難使她顯得疲憊不堪,神色已變得象老年人一樣呆滯而默然……

18、達·芬奇——抱銀鼬的女子這幅是達·芬奇四幅有關女性的作品中的一幅(其餘三幅分別爲《蒙娜麗莎》、《吉內芙拉·德本奇》和《拉貝勒·費羅尼埃》),畫中的女主角是米蘭公爵盧多維哥·史弗薩的情婦,備受寵幸。

19、蘇里柯夫--近衛軍臨刑的早晨該畫以彼得大帝1698年鎮壓近衛軍兵變這一歷史事件爲背景而創作的。畫家選取了兵變失敗的近衛軍在莫斯科紅場臨刑前的悲壯時刻。

20、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拾穗者作品無聲地傾訴着農民的貧困與飢苦,焦慮與哀愁,隱含着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

21、達芬奇——巖間聖母畫中人物雖然被一團潮溼的空氣所包圍,但是人體的輪廓在昏暗山岩的襯托下還是能明顯地辨析出來。奇怪形狀的懸石從溼漉漉的巖體上垂下,具有植物學準確性的花草竟能辨別出鳶尾花,銀蓮花,紫羅蘭和一些蕨類植物。

年輕的母親以溫柔的手摟抱着下跪的幼嬰約翰,她的另一隻手則向兒子伸過去。天使面向着觀衆,把他們引向畫中,用手指示着這個場面。一連串手勢代表保護、指示、祝福等含義。

22、畢加索—《格爾尼卡》這是畢加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

畫面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情景。此畫是受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爲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

23、畢加索——夢畢加索用最簡單的繪畫表現出了一個在夢境和現實中的少女,他獨特的表現手法給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思維自由性!

24、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1508年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禮拜堂屋頂壁畫的任務,他當時的心情是悲憤的,不料此壁畫後來成爲他生平最大傑作。

25、莫奈——打傘的女人1892年,莫奈與愛麗絲·歐希德再婚,這幅畫是以愛麗絲與前夫所生的女兒蘇珊娜爲模特兒所創作的。

26、莫奈——日出·印象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3年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

它作爲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

27、梵高——第一步這作品是梵高臨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畫面是一個農村的耕地,背面是農民的房屋。畫的右方一位農婦扶着小女兒幫助她學步。左方女嬰的農民父親蹲在地上張開雙手鼓勵她向前走。

28、梵高代表作--向日葵對於梵高而言,向日葵這種花是表現他思想的最佳題材。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長,而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稱他爲向日葵畫家,應該是恰如其分。

29、梵高——星空作爲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衆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30、巴羅洛梅·埃斯特巴·穆立羅——喫葡萄與甜瓜的少年光:線從正斜面射來,穆立羅沒有程式化地用更多華麗的色彩,一切以寫實爲主,破衣爛衫以及地上的瓜皮等物,展現得生動可信。這種樸實無華的筆觸,使得人物臉部的心理語言揭示得明白易解,從而加強了畫面的感傷氣氛。

31、拉斐爾——花園中的聖母一天,拉斐爾在花園中散步,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正在花叢中剪枝,藝術家被她那富於魅力的形象所吸引,立即敏捷地將這位姑娘的形象速寫下來。不久,他用這位少女做模特兒,創作了這幅名畫。

32、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畫中的縴夫共有11個人,約略分成三組。每一個形象都被列賓仔細推敲過,畫過人物寫生。他們的年齡、經歷、性格、體力以及他們的精神氣質各不相同。畫家把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統一在主題之中。在畫家本人的記述裏,他對每一個人的背景都有詳細介紹……

33、魯本斯——海倫娜.弗爾曼肖像世界十大名畫之一。佛蘭德斯的魯本斯、意大利的卡拉瓦喬、荷蘭的倫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凱茲是17世紀歐洲大陸四位鼎立的大畫家。

34、馬奈晚年的代表作——福利·貝熱爾的吧檯創作於1882年,這幅畫是作者生前最後一次刻畫他所熟悉和喜歡的巴黎喧囂和豪華的生活。

35、德加——女芭蕾演員表現了舞女內心的孤獨與寂寞。

36、雷諾阿——布吉瓦的舞會這是雷諾阿舞會系列的三幅掛畫中的一幅。三幅畫中三對舞伴,三個場合,三場舞會,三段愛情的發生。

37、約瑟夫·瑪麗·維安——販賣孩子的商人畫中女主人被刻劃得高貴而矜持,女商人則從提籃裏抓出一個帶翅膀的小男孩(無疑這是小天使),構成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場面。如果說畫家描繪的是當時社會現實的話,那麼那個正在被販賣的長着翅膀的孩子,無疑又給作品增添了撲朔迷離的色彩

38、莫奈——睡蓮組圖作者用20多年的時間養睡蓮、畫睡蓮,讓全世界都跟着他爲這種植物着迷。他的《睡蓮》系列畫作一直是收藏家追捧的精品。

39、雷諾阿——傘據說畫面上左手提籃子的女人是以雷諾阿之妻阿林爲模特的。

40、波提切利的代表作——維納斯的誕生畫面上人物的體態和衣紋表現十分出色,人物與自然背景也達到巧妙的和諧統一。維納斯是那樣無動於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對待一切,她對於生活的未來不是充滿樂觀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悵和迷惑,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觀的反映。

41、畢加索成名作——亞威農少女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領域。不僅在美術上,連芭蕾舞、舞臺設計、文學、音樂上,都引起了共鳴……

42、列奧納多·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畫面利用透視原理,使觀衆感覺房間隨畫面作了自然延伸。爲了構圖使圖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離更近,並且分成四組,在耶穌周圍形成波浪狀的層次。越靠近耶穌的門徒越顯得激動。耶穌坐在正中間,他攤開雙手鎮定自若,和周圍緊張的門徒形成鮮明的對比。耶穌背後的門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頭上彷彿一道光環。他的雙眼注視畫外,彷彿看穿了世間的一切炎涼。

43、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1535年末,教皇保羅三世不顧作者年事已高,要他爲西斯庭教堂祭壇後面的大牆上繪製壁畫。教皇這種瘋狂的藝術剝削行爲,使米開朗基羅身心俱悴。當時,米開朗基羅正經歷着精神與信仰的危機,他選擇《最後的審判》這一主題,展現了他的痛苦。

44、梵高——鳶尾花1892年,唐基(梵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價格將這幅畫賣給了評論家奧克塔夫·米爾博。他是梵高作品最早的賞識者之一,這幅畫在他死後不斷地買賣,1988年的拍賣會上,有人叫出了5300萬美元的天價。我們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價值”的認識及衡量。

45、斯特拉德威克——無言的歌(英國 1875年畫布油畫,74.50×99.50釐米)《無言的歌》是1876年斯特拉德威克唯一一幅獲准在英國皇家學院畫廊參展的作品。該畫售出後,他得以購置了一間畫室,並開始了獨立的畫家生涯。這件事,在當時的英國藝術界曾引起轟動。喬治·肖伯納回憶說,斯特拉德威克是幾經努力纔將《無言的歌》放進皇家學院畫廊的,不過參展之後,就獲得巨大成功。《無言的歌》畫的是位目光傳遞愛意的窈窕女性,而周圍的鳥鳴聲又似乎揭示了她的某種思鄉之情。

46、亨利·盧梭——夢(法國 1910年 布面油畫 204.5x298.5cm)《夢》是盧梭逝世前最後一幅傑出的油畫作品,代表了盧梭的的真實風格與追求。在畫面左角,盧梭將他初戀時的情人畫在沙發長椅上,置身於充滿夢幻的熱帶叢林中。在這片森林裏,奇花異草鬱郁蒼蒼,兩隻獅子虎視眈眈,還有隱藏在森林深處的大象和禽鳥,以及慘淡月光下吹奏長笛的黑人,營造了一種異國情調和帶有神祕意味的夢幻之境。畫家在這幅畫中所創造的奇妙而迷人的境界,正式借用夢境超脫於現實的那種神祕與荒誕,給衆造成難以言狀的激動。

47、路易斯·埃克托爾·勒魯——維蘇威火山爆發畫家以強烈的明暗對比手法,刻畫了維蘇威火山爆發瞬間人們的驚恐與絕望。

48、委拉斯凱茲——宮娥這是一幅超級有內涵的畫,是應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的要求畫的。在畫中,畫家沒有直接畫出國王與王后,而是讓畫面中央部位(鄰近景深處)的一面鏡子反射他們的形象。福科在他的著名的《詞與物》中解讀這幅油畫時指出,“我們要假裝不知道景深處的鏡子到底反射的是誰,並在其存在的概念上質問這反射爲何”,如此就會看到,“當目光以直角穿越畫面時,主體與客體、觀衆與模特,都在無數次交換角色”,這樣,這幅畫變成了“古典表象的表象”、它指向“一種本質性的虛無”、“相似性的基礎的瓦解”、“主體的取消”,總之,這是一個無主體的開放的民主的空間。

49、庫因芝——第聶伯河上的月夜(俄國 1880年 麻布油畫 105cm×144cm 藏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一般人的概念中,都已經熟悉了用黃色的或是銀白色來畫月光,但在這幅畫中,庫因芝卻是選用了一種粉綠色來畫出月光,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議,但在整幅畫中這顏色卻無比地諧調,又無可替代,第聶伯河靜靜地躺在深暗色的河牀中,閃耀着粼粼的光波,佇立在畫前的觀衆猶如聽到了隱隱的濤聲,嗅到了濛濛的水汽,它猶如一首抒情的詩篇,一下子就懾動了全體觀衆的心,這正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情景。《第聶伯河上的月夜》一畫爲庫因芝贏得了非凡的榮譽。

50、門採爾——腓特烈聽桑索西長笛音樂會寫實手法體現於畫面的每一處細節。幻妙的音樂,精緻的燈盞,婉轉的長笛,閃爍的燭光,每一種物象的和諧構置復原了一幅展現上層社會風貌的畫面,朦朧的黃色調蘊含着幾分詩的光華,將暖意聚焦於畫面中心,暗褐色的背景逐步向外延伸主體形象手持長笛,略帶沉思,美妙的音符流淌着抒情的旋律,與豪華氣派、雍容華貴的宮廷生活產生視覺與聽覺的和諧之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