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沙溪后,就一直感冒,一路上都有吃药,但没见有什么好转,我知道,得让自己休息一会,毕竟每天暴走,徒步,骑行,对身体的消耗太大了,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海拔会越来越高,对身体的考验会更大。所以,在香格里拉,决定给自己休息一下。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长篇小说《消失地平线》中,描绘的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宁静的湖泊及美丽草原上成群的牛羊。

  这里的海拔高度在3500米左右。

  国际上对海拔的定义是:

  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

  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

  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海拔3500米刚好是检测一个人能不能适应更高海拔一个分水邻,我也想了解自己身体对于这个高度的适应情况,再合理的安排接下来的行程。

  早在丽江的时候,我就已经备了许多高反的药物,到必要时可以使用。

  记得在爬龟山公园及松赞林寺的台阶的时候呼吸还是会感到有一丝的急促,走两三个台阶就需要大喘一下,意识到已经进入到了高海拔地区。

  适不适应了高海拔与身体差异有关,从日常的逻辑来看,身体好的越能适应极端的环境,这没有毛病,可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大,对氧气的需求量也大,而高原地区氧气含量低,这些人会更容易得高反,所以,进入高海拔之前的一两周就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在高原上如果自己感到不适,吸氧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但缺点是很容易上瘾,就是你吸过一次后就会想吸第二次,氧气瓶的价格不低,从各方面来看都不划算。我的建议是,开始进去高海拔地区,任何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难受,但只要熬过了这几天就行了,要学会相信自己身体的适应能力,没有那么的弱不禁风。

  在独克宗古城里待了两天,发现自己好像开始适应了这海拔,不再那么喘,不再那么费力,感冒也开始有些好转,所以可以好好计划一下进藏的行程,刚好我的冲锋衣、冲锋裤、抓绒也快到了。

  补充一点,得感冒上到高海拔地区很容易患肺水肿(表现为严重的头痛、胸闷,极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阵发性咳嗽,伴有带血丝之粉红色泡沫痰液)。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肺水肿的死亡率是40%,是挺危险的一件事。

  在香格里拉的街道上发现很多这种井盖

  @相关部门,可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段友在哪?

  寺庙提供的讲解服务是分时间段的,要留意清楚。

  在寺庙的外面有一些藏民会将自己自制的酥油茶和酸奶挑出来卖,我过去买了一杯酸奶接着又死皮赖脸蹭了一杯酥油茶,就跟阿姨在哪里聊起天来,偶尔有游客过来我就帮忙给推销一下,还真卖出去几杯,十足的托儿。

  

  环纳帕海

  纳帕海一圈有70,80公里,一圈下来不是特别的长,但这是在海拔3500米左右骑行,刚适应完这里海拔就开始骑行,这对我来说也是个挑战。

  纳帕海最漂亮的景色是日出,能过来见的人不多

  我选择骑行目的有两个,一是想去看看这里的日出,二是可以逃票。(我这一个月就逃了两次票,这是其中一次)。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包车,师傅会将你送到纳帕海边。我那时候来不及组队,一个人包车我负担不起,只能骑行。

  出发的前一天,租好单车,买足干粮,查好第二天的日出时间,订好闹钟。

  这一次租单车,吸取了上次环洱海的经验,租了一个辆座垫舒服的单。第二天5点多就出发了,沿着空无一人的村路、国道一直骑。一个人霸占一整条路心情贼畅快,这次是带有目的的骑行,骑得很快,怕错过日出的时间。

  

  我一直骑,骑了好久,骑到太阳出来,那时候我就很纳闷了,湖呢?水呢?跑哪去了,再往前就是回去的路......

  我停下来补充点干粮,一问当地人才明白,好家伙这次我给地图软件给坑了(回来后我又对比了其他的地图软件、发现这块区域确实标注得不准确)

  左边是我一开始骑行的路线、右边是正确的路线

  回来后@高德地图

  自己休息调整了一下,还是要去纳帕海看看,日出就当留个遗憾下次回来再补。

  后面的骑行就没有那么赶了,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我慢悠悠的骑下来了

  这次,这70、80公里的路程我一共花了7小时骑行,我记得回来的时候接近3点了,在古城里补完一顿,就会回青旅休息去了

  赛马

  在香格里拉见着了当地的赛马活动。

  有赛马、美食展、歌舞表演、篮球比赛,活动持续三天,爱热闹的你下次别错过了哦

  

  车祸现场,比赛还未开始,马就激情四射了

  比赛完的马会在场外等结果

  在这里,你能近距离的区分大马、中马、小马

  青旅&餐厅

  在青旅碰上一个和我同年的兄弟,虽跟我年纪相差不大,但人家已经出来工作好几年了。

  他来香格里拉的钱都是在大理古城里赚的,通过在街上买雨伞来挣钱。就是自己去找批发市场进货,然后在街边卖出去,赚取差价,大理古城这两个月基本都是雷雨天气,不愁雨伞和雨衣买不出去。所以,他在短短几天就挣了好几百,然后就跑香格里拉来了。

  晚上,我们一起吃了个藏式火锅,一起在古城闲逛。

  在香格里拉这几天,我经常去一家鲁菜馆去用餐,老板是山东人,在军队退伍后,被分配到香格里拉工作,后来在这里开了一家餐馆,他们一家四口现在都在这生活。

  每次我来用餐的时候,我会跟老板老板娘说,帮我下多点面条,帮我加多点菜……老板娘会给我烧她的拿手菜,老板会给我在香格里拉的行程提供建议,还能聊天。就这样我一连几天都呆在这家店用餐。

  店里也给游客提供租车,单车,电动车都有,我环纳帕海骑的单车就是在这里租用的,骑得很舒服。平时来租车的人不多,记得之前有几个男孩(初中毕业)来租车,老哥直接拒绝了他们,因为他们还未满18岁,记得当时他说,这单车就算在这放着,也不能租给他们,不差这点钱。

  走的那天,我跟老哥握手告别,谢谢他这几天的照顾。

  这也是我走滇藏线唯一一次跟餐厅老板道别,大概有些不舍吧。

  画面抖了点

  以上就是我在香格里拉经历的种种

  我是一位学旅游的摄影爱好者,想想你分享我的世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