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权力,是最考验人性的东西。

那些故作开明,死不放手的权力痴迷者,是会被后世嘲笑和不齿的。

那些为延续权力而无耻解释、欺瞒哄骗、自以为高明者,只是在向千秋万世展示自己愚蠢而已。

此处,来说说清高宗乾隆帝与清仁宗嘉庆帝权力交接过程的事,让大家看一看乾隆帝的假禅位、真恋栈;看一看嘉庆帝没有权力、虚有帝位的可怜。

刘禺生《世载堂杂忆》中《乾隆禅位后仍亲政》即简要讲述清仁宗嘉庆帝权力交接一事,下文即据此而成。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三日,乾隆帝御勤政殿,宣示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十月,颁嘉庆元年时宪书。普免明年地丁钱粮。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 正月,举行归政大典,乾隆帝自为太上皇帝,授玺后,礼部鸿胪寺官员诣天安门城楼,恭宣嘉庆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乾隆帝在禅位之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乾隆帝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

“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举千叟宴,乾隆帝以太上皇莅之。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八月,阿桂逝世,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

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八月,乾隆帝得知白莲教首王三槐被擒,侈谈“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从以上历史资料可知,乾隆帝禅位后,仍然牢牢抓住权力不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朝政还在乾隆帝完全掌控之中。

第二,乾隆帝对外毫不隐晦地宣示,大事还是自己在办。当然,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在位皇帝办,只不过是形式主义、遮人耳目。

第三,用人权还在手中,嘉庆二年,升任首席军机大臣的和珅,就完全是乾隆帝的亲信宠臣。后来,嘉庆帝亲政后,杀和珅,从政治角度看,不但是在夺权、收权,还是在给乾隆旧臣做样子、立威。

第四,乾隆帝对自己政绩的宣传,还没有停止,还在抢治理天下的功劳。“十全”凑足之后,乾隆帝还想继续展示“十一全”……

历史资料概况如上。

下面,接着说刘禺生笔记中的情况。

清朝的故老相互传说,清高宗乾隆帝禅位给清仁宗嘉庆帝之后,为了继续抓住权力,就倡导“归政仍训政”的说法。

禅位之后,乾隆帝仍然和在位时一样,每天都要召对臣工;和以前一样,处理庶政。

正是因为乾隆帝仍然紧握着权力,所以,当时清廷朝堂之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臣工们直视在位的嘉庆帝如无物。但是,关于这件事情,都是口口相传,并无较为正式的文字记录作为佐证。

后来,在庄氏谱牒中,发现了痕迹。

庄氏谱牒,有盛事门。

盛事门中,记载有其第十四世庄肇奎。

庄肇奎,生于清世宗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卒于清仁宗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榜姓杜,字星堂,号胥园,江苏武进籍,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官员、诗人;庄仲方【(公元1780年~公元1857年),字芝阶;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举人,官中书舍人;淡于名利,晚岁居家,筑映雪楼,藏书近 5万卷,辑有《金文雅》、《文范》、《碧血录》、《古文练要》等。)父;乾隆十八年(农历癸酉·公元1753年)举人;选授浙江瑞安教谕;官贵阳知县;升云南永北直隶厅同知;擢广东布政史;曾谪塞外十年;工诗;有《胥园诗钞》十卷、《诗馀》一卷、《塞外纪实》、《黔滇杂记》、《伊犁纪事二十首》。

庄氏谱牒中对庄肇奎的载记中,有清高宗乾隆帝禅位之后,庄肇奎向其奏对的记录一条。细读这条记录,关于乾隆禅位后仍然亲政的事情,大略可见一斑。

其文大意如下: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八月初五日,庄肇奎以广东按察使的身份,在滦河觐见乾隆帝(有节略)。

庄肇奎见到乾隆帝后,大约先是谈了谈政务方面的事情。

之后,庄肇奎仰头偷偷看了看乾隆帝,发现乾隆帝心情还不错,容颜也很和悦。于是,他就向乾隆帝叩头,请求致仕归休。

乾隆帝听到庄肇奎请求退休后,就对他说:

“朕知道你有才干,你又何必急于求去呢?我比你大十六岁,但是,我现在还在处理庶政。我看你的精神还很好,你可以回任,就不要请求退休了!”

庄肇奎回答道:

“臣在乙卯年(当为乾隆六十年·农历乙卯年·公元1795年)渡海巡视南澳时,受了海风,至今右边的耳朵经常会有风涛之声鸣响!”

乾隆帝说道:

“我看你精神很好,耳朵也不聋!”

接着,乾隆帝问庄肇奎:

“你看我脸色怎样,气色如何?你觉得我传位后继续亲政如何?”

庄肇奎回答说:

“臣六年前曾经亲睹天颜,今天看来,圣上还是容颜依旧啊。现在,圣上亲理万机,以身设教,教导新皇帝,普天之下都非常心悦诚服。”

庄肇奎继续上奏道:

“现在,圣上的万寿就在近前,臣请求圣上,准许臣随班向圣上叩头祝贺,再行出京。”

乾隆帝说道:

“好!”

庄肇奎遂退出。

当时,乾隆帝在滦河召对庄肇奎。

时木兰秋狝[xiǎn],是由嘉庆亲自侍奉太上皇乾隆帝举行的。

庄肇奎所记载的君臣问答,始终没有一语提及嘉庆帝。

当时,嘉庆帝也在滦河,庄肇奎竟然没有任何觐见奏对嘉庆帝的文字记载。如果真有,牵涉到皇帝,庄肇奎肯定是不会忽略遗漏的。这还真是臣工对嘉庆帝“视之如无物”啊。

当时,朝士对于乾隆帝与嘉庆帝权力交接过程,罕有记载。大概,是有所忌讳吧!

(全文结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