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书是毛平最大的爱好。(记者曾佰龙 摄)

湘潭在线10月1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曾佰龙 通讯员 杨猛)9月26日,市发改委离退休干部一支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87岁高龄的老党员毛平受邀为支部党员讲党课。他向大家讲述起自己的革命生涯和退休生活。听完他的讲课,大家都叫他“三爱”老人。

爱党

小时候的毛平,就像电影《小兵张嘎》里的嘎子哥一样,想当红军。17岁的他响应号召,参加了革命,为解放军运送马革、蔬菜和柴火,支援抗战前线。后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干起地下工作,献身党的事业。

解放后,毛平领导参与了地方的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民主建政、恢复生产等,以及湘潭县农村工作。1990年,他从市发改委岗位上离休。离休前,他听从党组织的安排,但从未向党组织提过要求。曾和他共过事的同事回忆:“毛老的大儿子待分配时,他作为分管分配工作的领导,却严格要求我们公事公办。”

离休后,毛平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一次,某国有企业的书记和厂长产生了分歧,厂长是搞技术出身,认为企业发展应该坚守主业,但书记认为主打产品销售不好,资金链随时有可能断掉,应该研发更有市场的新产品,解决资金问题。当时两人争执不下,组织上决定派他去解决这一问题。

毛平到了厂里,并不急于当“和事佬”,去化解书记和厂长之间的矛盾,而是组织召开厂党委扩大会议,召集所有党员和技术骨干学习“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学习完后,毛平才说:“经营企业的一定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只有产品变成商品,商品再变成资金流,才能扩大再生产,厂里的主业不能丢,有市场来钱快的新产品可以搞个小班子,当事业来做。”书记、厂长听他这样一说,觉得有道理,两人就再也不为生产何种产品而争论。

爱邻里

他住的房子在一楼,白天房门时常开着,楼道外的空地上,毛平让家人摆上椅子和桌子。天气好时,邻居们时常来串门,毛平经常和他们坐在小院落聊天,大到国际国内形势、中央重要政策,小到买菜做饭、天气变化,总能聊大半天。来小院落最多的还是小区里的一群“小邻居”。毛平喜欢小孩,喜欢和他们聊天逗乐,在小区里出了名。

毛平还是个热心肠。老同事、老邻居谁有什么困难,他总会搭把手,帮忙反映情况。困难党员魏少林患糖尿病,引起了脉管炎,十分痛苦,家里条件也不好。毛平不仅时常去看望,还多处帮忙争取救助资金。在他的帮助下,市发改委党组织将魏少林列为重点帮扶慰问对象。

爱读书

毛平爱看书、爱买书,大家都知道。在市发改委离退休干部中,几个熟悉他的老伙计每次看见他就会问:“最近在看什么书啊,推荐一下。”

毛平的住处离湘潭市新华书店只有几百米。离休后,他的大部分时间就是逛书店、买书、看书。他说:“我隔几天就去一趟书店,他们见我常去就跟我说,逛书店的,六七十岁的人见得多,还没见过八十几岁了还常来看书买书的。”

毛平有冠心病,听力不太好,但视力还不错。“可能是老天晓得我喜欢看书,特意照顾我。”毛平开心地说。他看书比较“杂”,政治、经济、军事、文学、保健等他都涉及。他家简陋的客厅里,摆满了各种书和报纸,有《实录毛泽东》《C形包围》《冥想》等,这是他的新“宝贝”,读完后,他再跟支部那些老伙计分享读书心得。在他的卧室,还有几摞差不多一米高的杂志,《今古传奇》《益寿文摘》《健康文摘》等。

毛平是韶山人,和毛主席是“一本族谱上的”,对毛主席的感情十分深厚,他最近念念不忘《实录毛泽东》四卷中的第三、第四卷,并多次请新华书店的员工帮忙留意,“这本书里写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身边,我们也经历过,读起来特别有感触。”

“三爱”老人毛平,还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他都要温习入党誓词,他说这样做可以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对照誓词,查找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支部过党员生活,不管刮风下雨,他也从未缺席。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