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煌言/Anitama 封面来源:《奥特曼》

【本周的奥特系列通鉴・初代奥特曼篇】

第五回 《奥特曼》企划现场3人的脚本家

假期停播一周不见,接上回1965年9月。圆谷特技制片厂的总经理市川利明,将正在与美国人商谈合作的修改企划案《WoO》,提交给东京放送电视台(TBS)编成局的影视部部长津川溶溶和副部长涩泽均。圆谷特技制片厂方面以此为一个示例样本,来回应TBS方面对于《奥特Q》之后接档新作企划内容的要求,《WoO》有一个明确的主人公、有一个专门的组织队伍。

除了上回说的企划书设定外,还存在样本剧情集,一季度13话的量。这点与最早1963年4月提交给富士电视台的《WoO》同样,但内容与当初的版本也已经不同了。提交给富士电视台版本的样本剧情集可见于《奥特系列通鉴Z》第八回后半,以下是提交给TBS的版本。

第1话《WoO出现》:

某天,世界各地出现短波通信障碍,全世界的通信网陷入大混乱,原因是宇宙空间某处发生大爆炸的影响。同时期,日本还受到大型台风造访,但各地陆续出现与台风灾害无关的不可思议事件。艺术图像中心(AGC)的记者摄影家秋田,因工作关系来到富士山麓,在这里救了一个安德洛美达星云(仙女座星系)来的谜之宇宙生物WoO。

WoO故乡的星球因与妖星的碰撞而毁灭了,之后经历了长期的流浪,被地球的引力圈捕获。各地发生的不可思议事件原因就是WoO,他在富士山麓被雷电击中无法动弹了。WoO只要接触高压电流便会巨大化,失去身体的自由。为了答谢秋田的救助,WoO给了他一个形似晶体管收音机的微型通话机当礼物,使用这个装置WoO和秋田在各种场所都能取得联络。WoO因秋田的介绍,在媒体界成了个话题红人,这时,在富士山麓出现了地底怪兽帕拉斯。

【注解:“形似晶体管收音机”是个故意玩梗的描述。晶体管收音机最初与《哥吉拉》同一年出现在市场上,60年代开始普及日本。在晶体管收音机引起更新换代之前,一般民用收音机是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相比电子管收音机的一大更新要点,是具备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洋文缩写出来也叫AGC电路。】

第2话《梅塔特隆M》:

3年前,军事科学家平野博士突然失踪了,他的女儿佳子委托秋田搜寻父亲的下落。但是两人在K町被人绑架,绑架者是B国的间谍,他们绑架了平野博士并逼他制造恐怖的电子兵器梅塔特隆M。梅塔特隆M是能采用遥控操作,自由地飞到目标地点,用电磁波将各种物体瞬间消灭的恐怖兵器。因间谍团的内部斗争,梅塔特隆M的自动控制装置故障,开始破坏K町,于是WoO与梅塔特隆M的战斗开始了。

第3话《冻结变形虫》:

国际航班出现冻结现象掉入海面,原因是变形虫。秋田和他的助手太郎乘船在东京湾上,秋田看上个冰山美人叫冬子。然而他们乘的船也发生冻结现象,WoO救出秋田,告诉他罪魁祸首是鲁特星人在使用宇宙变形虫。自卫队没能灭掉变形虫,冻结的冰山现象向内陆延伸,但是WoO拒绝协助,原来冬子就是鲁特星人。

【注解:提交给富士电视台版本的样本剧情集中,第5话《冻结变形虫》的修改版。】

第4话《宇宙孢子》:

日本各地陆续出现目击谜之飞行物体的人,还有个6人的宴会遇难,其中存活下来的一人目击证词说,他们遭遇了像鬼火一样闪光物体的袭击。秋田和他的助手太郎被委托就这件事取材,他们发现了5人的遗体,已经变得像木乃伊那样干瘪僵硬,上面生有霉菌斑。研究所调查这种霉菌,得出结论是地球上没有的孢子,拥有恐怖的繁殖能力。是数日前目击到的飞行物体,以征服地球为目的撒下的这些孢子。宇宙孢子继续大量繁殖迫近东京,WoO知道孢子的恐怖后,准备迎战东京的危机。

第5话《宇宙怪兽》:

一架圆盘着陆在富士山麓,里面生出一只怪兽,原来圆盘实际是怪兽的蛹, WoO的真空光线居然对这头怪兽无效。

第6话《粉碎海底基地》:

南极海域上,无数的鲸尸体在漂流,并且连续发生各国捕鲸船沉没的异变。南极的潮流发生混乱,太平洋的水位下降,各国出现沙漠,东京湾也干涸了。为了探明原因,调查团被派遣去南极,秋田也在其中。调查团在南极海域发现正在持续变浑浊的一带海水,队员怀疑是WoO引起的,愤慨的秋田于是把WoO叫来委托他去海底调查。结果发现罪魁祸首是企图征服地球的宇宙生物MOMO,在海底建了基地,把海水压缩变成微粒子。

【注解:提交给富士电视台版本的样本剧情集中,第10话《粉碎海底基地!》的修改版。】

第7话《吸血贝》:

贝壳的权威井上博士,在台风刚过后的沙丘捡到两枚奇形怪状的贝壳,结果那是吸了生物的血后会巨大化的恐怖吸血贝。

【注解:《奥特Q》第二季度的样本剧情集中有一本《活化石》,可参照《奥特系列通鉴Z》第二十回,本作以此为原案修改而来。《奥特Q》所用的样本剧情本身,则由上原正三执笔为脚本《化石之城》,再经过大幅改稿变为正式的《哥嘎之像》于1965年10月开拍,可参照《奥特系列通鉴Z》最终回。】

第8话《WoO和WoO》:

某天WoO袭击了小镇,重复进行破坏行为,其实这是另一只WoO,是同样从爆炸的星球逃出来的故乡的小伙伴。

【注解:提交给富士电视台版本的样本剧情集中,第12话《WoO大困扰》的修改版。】

第9话《原始怪兽》:

传说A山深处的一个湖里,有被当地人称为湖神的一个巨大生物栖息着,那是又像大蛇又像恐龙的巨大原始怪兽,WoO和原始怪兽的战斗开始了。

第10话《地球最后之日》:

M87星云的奇拉星的奇尔帝国的皇帝,以征服宇宙为目的计划攻击各种星球,手段是让目标星球的轨道接近其他行星发生碰撞。WoO知道自己的故乡星球就是这样灭亡的,为了拯救地球危机飞向了奇拉星。

【注解:“M87星云”这个字眼已经是史上第3次出现,这回再次重复整理一遍时间线。1956年,脚本家关泽新一的电影作品《飞空圆盘恐怖的袭击》中第1次出现,M87星云就是片中圆盘的出身地,可参照《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第四十七回结尾。1958年,关泽初次执笔东宝特摄电影的脚本,从此成为东宝特摄电影的御用脚本家之一,是圆谷英二老爹最信任的业界大佬。1960年,金城哲夫前来拜访老爹后,老爹看中他的潜力交给关泽培养,关泽收金城为徒,可参照《奥特系列通鉴Z》第二回开头和附属短篇。

1965年初,为《奥特Q》第二季度作成的样本剧情集中第2次出现M87星云,是怪兽的出身地,剧情内容可参照《奥特系列通鉴Z》第二十回。第3次就是这次了,第4次则当然已经到《奥特曼》,这时为止一直是反派源头的M87星云终于华丽转身,成为奥特曼的故乡。然而转身没顺利达成,印刷失误让M87星云变成M78星云,并且在奥特系列的历史上从此将错就错成千古。不过佐菲的M87光线没有出现印刷错误,安然无恙流传下来了。至于87万摄氏度之类的设定解释,这缘由是以前也讲过多次的,属于出版行业层面为迎合小朋友的各种事后加戏。】

第11话《追踪导弹》:

搭载有5千万吨当量氢弹的洲际导弹从X国被误射,计算约40分钟后将击中东京,WoO能够拯救这场危机吗?

【注解:广岛原子弹的3千倍。】

第12话《火星的蔷薇》:

伊藤博士从火星探险回来,把卵形的球栽种在自家庭院里,那是火星植物的孢子。结果急速成长为看似植物的怪兽,而且如果攻击就会呈指数增加,变成无数,只有WoO才知道对付这种火星植物的办法。

【注解:《奥特Q》第二季度的脚本中,金城在1965年6月有过一本同题废案《火星的蔷薇》,本作是这个废案的修改版。《奥特Q》版本的《火星的蔷薇》原本预定放在制作顺倒数第3区块,野长濑三摩地任本篇监督、的场徹任特技监督,可参照《奥特系列通鉴Z》最终回。这一区块包含制作顺第23本和第24本,1965年9月开机,其中一本是《海底原人拉贡》。另一本《火星的蔷薇》成为废案后,实际制作的作品更换为同样是金城执笔脚本的《南海之怒》。】

第13话《宇宙站的危机》:

秋田和太郎准备拍摄个相册,内容是在宇宙工作的人们。他们登上宇宙站玛利亚号,但是玛利亚号受到马古星人的宇宙船发射的火箭攻击,站内也接连发生事故。WoO登场,马古星人现身并放出巨大的宇宙怪兽,原来他们反感地球人的宇宙开发行动,WoO与宇宙怪兽在宇宙空间的大激斗开始了。

【注解:宇宙人登场并操纵宇宙怪兽作为一种侵略兵器,这是奥特系列后来经常出现的惯用构成形式,诞生于让宇宙科幻路线和巨大怪兽题材融合的初衷。这一模式明确完整成立即是在1965年秋天,同时期有3条线的作品并行采用这种作剧,本作是其中一个。第二个是金城执笔脚本的《奥特Q》制作顺第25本《嘎拉蒙的逆袭》,可参照《奥特系列通鉴Z》最终回。第三个是本多猪四郎与圆谷英二合作监督的东宝特摄电影《怪兽大战争》,脚本是金城的老师关泽新一,有金城参与企划案,放在1965年年末旺季上映。】

以上这个1965年9月提交给TBS版本的《WoO》,相比最初1963年4月提交给富士电视台的版本,至少有3个关键区别。第一是科幻性质和娱乐性质增强了,第二是新设定了AGC这个组织,符合TBS的栫井巍制片人提出的要求,存在某个穿制服的专业队伍。这两点是上回介绍企划设定时也已经说到的,而通过上面全面阅览样本剧情集后,可以体会到第三点,WoO这个角色的形象和方向已经更明确。

以前的WoO是类似卖萌吉祥物的存在,而新版本中的WoO则更接近超级英雄的形象,已经明确具备后来奥特曼这一角色的影子。不过由于《WoO》只是个当作跳板、台阶的性质,所以《奥特Q》的后番组不会真就直接是这个,这点对圆谷特技制片厂方面毫无意外。《WoO》是展示给TBS方面用来商讨的样本,而真正将正式提交给TBS符合《奥特Q》后番组要求的企划书,早在这个《WoO》提交前的1965年夏天已经在企划进程中了。

《奥特曼》和后来的《假面骑士》,老实说企划诞生的一步步过程中,情况有些许相似之处。都有从过去已经成为历史的废案中,得到对新企划要求的启发。都有以纯粹的台阶性质为前提的非正式企划案,只作为一个样本阶段。也都是制片方受命电视台编成局影视部的要求后,以1个制片人和3个脚本家这样的阵容为中心诞生正式企划。

不同的是圆谷特技制片厂方面,总经理市川利明在《奥特Q》和《奥特曼》担任制片人,只是被英二老爹从东宝找来的纯粹经营管理者。他主要负责外交事务和参与决议,不是直接为内部企划贡献脑洞的人。而东映方面,《假面骑士》的制片人平山亨本来本职就是企划者,制片人实质是相对来说的第二职业性质。平山曾召集3人的脚本家共同脑洞《假面骑士》的企划方案,往前5年《奥特曼》的初期企划现场,同样也以3个脚本家为主。

第一人是金城哲夫,圆谷特技制片厂企划的核心在文艺企划室,室长当然是金城。而这些以前都交代过,所谓企划室实际早期只是金城室长一个光杆司令,到1965年上原正三被半坑蒙拐骗来,成为他的助手。于是从《奥特Q》第二季度起,圆谷特技制片厂的企划室变为两个人,到新作企划时上原便是参与的第二人脚本家。然后第三人是那个诗人山田正弘,《迪迦奥特曼》第49话的台词中出现的“山田先生”。

以上3人,金城和上原当时是圆谷特技制片厂正规职工,山田则是完全的外部脚本家。不过在脚本家这一行,山田是最具前辈地位的,在《奥特Q》和《奥特曼》的执笔本数也仅次于金城。所以实际山田是与金城并列的企划主力,后来成形企划《科学特搜队 百慕拉》时,第1话的示范脚本也由山田执笔。而上原倒是排末位的,在60年代他始终给自己定位是金城的助手,打杂和跑腿更多。以及专门负责在金城和山田之间送或取脚本原稿,上原本人脚本的《迪迦奥特曼》第49话忠实地再现了这一点,他自认山田脚本的作风对自己职业生涯早期修行起到过关键的教导效果。

还是老样子,3个人在东京都世田谷区祖师谷,英二老爹住宅附近的“花房”这家旅馆里,围坐成一圈连日爆肝脑洞。TBS要求新作延续《奥特Q》后半已经完全确立的怪兽路线,并且要求一个明确的主人公,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呢?这种史无前例的存在,当时还谁都心里没数,金城脑中没有明确的概念,连提出这一要求的栫井制片人自己也还完全是模糊的。成形的企划案《科学特搜队 百慕拉》于1965年11月提交给TBS,企划书的内容下回见。

【本周的本家特摄列传】

特摄魂~讲道理的特殊技术(二十五):摄影用胶卷的基本

制作前线的工程简单粗暴来分就是,正式摄影前、摄影中、摄影后。这个附属短篇的连载《特摄魂~讲道理的特殊技术》,本意就是说明早期特摄影视制作现场的制作工程,尤其是解释特摄的本质,即特殊技术。过去的连载中已经最基本最简略地,讲到了摄影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诸如脚本、取景地、布景装置设施、架空角色生物的服装、小道具模型等等。最近几回又是铺垫和中场休息一般地,讲了些零散话题的杂谈,本回起正式恢复整体进程,讲完摄影前开始讲摄影中。

那么首先从摄影用的工具,胶卷和摄影机等这些话题说起。从最最基本的概念说起,基础到现在早都成了行业常识,根本想不到跟特摄这个词能有几毛钱关系的。但在早期并不是这样,就如同上回说的,纯粹观众视角更容易去关注那些个很明显的,比如巨大怪兽和楼房模型等元素。而往往忽略看上去简单地理所当然的,实则当时的时代具体环境下有各种门道的事情。

以防万一我真从零开始说起,现在的影视界多采用数码摄影,而以前是用胶卷摄影,这个知道吧。胶卷是一长条胶片卷起来,也是俗称的底片,通过曝光把影像摄制下来存留在底片上,摄影后一长条胶卷上面就是一帧一帧的影像。也就是一幅一幅、一格一格、一个框一个框,帧原本的意思就是装书画的框框,现在数码时代依然叫帧就这么来的。

胶片有尺寸规格的,往大了说现在流行的所谓时髦洋话IMAX,那玩意儿用的是70毫米的胶片。往小了说以前胶卷时代民间最普及的是8毫米胶片,因为这个难度小门槛低,完全外行人日常录影和自主影视都能用。很多业内人在年轻业余时,都用8毫米规格的胶卷玩过自主影视,离我们的特摄主题近的比如金子修介、樋口真嗣、庵野秀明、小中和哉、田口清隆这么一帮子人,隔海的还有比如斯皮尔伯格。英二老爹本质身为技术者,晚年曾著过书教外行人怎么玩8毫米胶片的摄影,可惜还没写完就上天了,留下圆谷一接着写完。

70毫米的胶片有新品感,8毫米的胶片有民间感。而在这之间,当时的专业世界用的,主要是16毫米和35毫米两种规格,需要多说的也就在于这两种。当然,胶片有用于影视的和用于照片的,不完全一样。35毫米规格的胶片在照片的领域,更俗称叫135胶片,有听说过的自然能对上号。先看下面的胶卷示意图,是摄影后已经形成一帧一帧画面的底片:

首先这个规格的数字,什么16毫米35毫米之类的是什么意思,指的胶卷的宽度。看上图这就是个35毫米规格的,一把尺子摆上面显示量出来的,宽度约35毫米。这是指胶片的宽度,实际摄影下来的影像画面不会到35毫米,因为胶片边缘有那一排排齿孔。齿孔是给机械装置传输胶卷而设计的,你把胶卷安装进摄影机是在胶卷轴上,然后开始拍摄时内部齿轮便能依靠齿孔精确传送胶卷,也就是随着摄影不停地移走曝光过的位置、移来没曝光的位置。

接下来,这齿孔也跟规格的概念有关系了。同样宽度的胶卷,齿孔有所不同,准确表述的胶卷规格也不同。比如8毫米胶片还存在衍生版,叫超8毫米规格,16毫米的胶片也存在超16毫米。所谓超级版,区别是齿孔小些,或是少一排,所以胶片表面能用来曝光摄制影像的部分,面积也就更大些。

35毫米规格的胶片也是,简单口语上说可以有4孔和8孔的区别。这又什么意思呢,再次回去看上图那个35毫米规格的胶片。一帧画面的每边,齿孔数量是不是8个啊,图上的画面是横向排列的,所以齿孔对于画面是位于上下两边。那还有可能是纵向排列呢,也就是说齿孔在画面的左右两边,那时每边的齿孔数量一般就是4个。

今天以上说的,确实都只是关于胶卷的基本中的基本,不是只在特摄的话题中才会存在的知识。而具备这些最低限度基础的铺垫之后,接下来才要牵扯到当时的具体环境,下回说特摄最烧钱的地方到底是怎么回事。

※ 对本专题的内容的匿名提问箱:https://peing.net/zh-CN/huangyan认真的疑问都会尽量回答。

上回的匿名提问箱里收到的:

【单纯说能不能的话,还是可以做肯定回答的。但是时间在什么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还是别抱多少希望,因为我们连修复前的东西都还很难讲清楚。】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108479c56919b19b?utm_source=toutiao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