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漫谈|畅春园旁火神庙

元代海淀是古道上的商业据点。清代自康熙以后,皇家园林成为宫外朝政中心,海淀镇成为为其服务的中心集镇。

海淀镇的火神庙位于北四环西路以北,颐和园路与海淀路交叉路口的东北,正名火德炎君庙,又名六圣神祠。建于清乾隆年间,邻近畅春园东界。现存大殿三间。

海淀镇曾有商号百余家,建筑多为木结构,火灾危害大,因此海淀镇绅商集资修建火神庙来祈福。

火神庙曾作为海淀镇水会和北平总商会海淀镇分会事务所办公地。海淀镇“水会”名叫“海宴水会”,是民国时期海淀镇商会发起成立的救火组织。

据说火神庙供奉的火神是祝融,被尊称火德真君。《山海经·海内经》说祝融是炎帝后裔。

火神庙大殿大脊上嵌有砖雕,其中四块砖雕从右至左分别刻有“国泰民安”四字(“民”字砖雕已毁),正中间砖雕刻有火神标志(鸟形)。

清代,三山五园皇家园林的建设(园户、官员众多)和八旗兵丁万余人(合计家属在3万人以上)的驻防,极大地增加了海淀地区的人口;旗人俸禄高、爱消费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海淀一带的消费,推动了海淀园林附近商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海淀镇、清河镇、青龙桥镇三大重镇,以及旗营附近诸多商业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