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Vol.1 来自既下山 00:00 01:21

贡卡湖边的溪流 / 山间的松涛和气流 / 脚踩落叶的声响 /

清晨雾浓顶村的鸟鸣、犬吠、羊群脖子上的铃铛 /

雨滴落在露台上的滴答声/音乐:岳璇 River

摄影/彭建生

“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节树枝,感受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

——瓦尔特·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既下山·梅里

进入到开业倒计时

——

脱离都市语境,落脚雾浓顶村,在这所只有23户人家的藏族村庄里,既下山·梅里矗立在村庄的高处,紧靠白马雪山,面朝梅里雪山。

与雪山温柔对视是我们每日必修的功课。雪山像是从自然承袭而来,沐浴着神性的灵光,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凝视中,我们对空间越发敏锐,通往内心的审视也越发清明。

永远留在了梅里的诗人马骅说,“我最喜爱的……是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而历经繁华之后,空无一物本身,就是我们的抵达。

摄影/彭建生

在既下山·大理,我们和建筑师赵扬探讨了为什么要从建筑开始;在既下山·沙溪,我们用在地风物打造了一个世界厨房;如今回到既下山计划的起点梅里雪山,我们同创始人赖国平先生一同回顾既下山·梅里过去两年的历程,梅里是如何影响一个目的地酒店的落成,既下山又是如何在神山脚下确立自己的身份。

我第一次去梅里是2015年秋冬,好像是九十月份吧。

一到那里就看到一览无余的梅里雪山,雾浓顶村早晨有点微寒,飘着薄雾,这是空气极其透明纯净的一个藏族村落。两种景象一叠合,我就完全被打动了。

这里的景象与位置,就是我想像中的目的地形态酒店,它处在一个梦想中的地点。

首先这里足够远,不仅是时间距离上的,也有足够好的这种情景转换,带给人一种世界尽头的氛围。其次这里是少数民族的村落,有一种异邦感。

这样的一种环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抽离日常生活的情境,而且雪山又具备某种神性的暗示,这是让人达到内观状态的一个极好的基础。

选址在这里是偶然,原来这里就是一个名叫季候鸟的酒店,他们的老板乔阳也是我们现在的一个股东。她在梅里地区呆了十几年,对当地特别熟悉,也跟当地村民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关系。我们的房主,是当地的村长,也是藏文福利学校的校长

曾经的季候鸟雪山旅馆摄影/乔阳

首先既下山·梅里是这个村子的一部分。所以从建造手法上,我们还是选择藏式建筑传统的夯土质地,并且采用了收分墙体,墙体下宽上窄,既有稳定性,又保留了藏式建筑特征。一方面既下山要融入雾浓顶村,另一方面它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一个地点,又保留了独立性。

现在的既下山·梅里

既下山·梅里这两年经历的事情主要就是当初对这里的困难预估不足造成的。比如说气候问题,运输难度问题,以及因为我们采用的施工手法,当地人是没办法完成的,所以只能请外来施工队。但外来人在这里又有高反,导致耽误工期,超支等问题。

这个项目本身是个改造项目,我们沿用了建筑原来的框架,赵扬的设计基本上是一个手术性质的改造设计。

藏式建筑大多是方形的,这导致房屋中央的区域会很难利用,所以改造时,就将中间改成了一个中庭。除此之外,我们也把很多藏族元素抽象化了,没有一味地用符号化的藏族元素去做设计。我们更多的是对神性的普遍性理解去处理空间关系,比如中庭上方设计了一个挑高的金箔制成的顶。

金顶上面并没有任何具象的图案,是很彻底的金色。我们也没有说去遵循一个藏族寺庙的标签化元素,只是吸取地域的文化,满足神性日常的需要。

>

酒店重视设计,这是应该的。所谓体验式商业,首先要有体验嘛,体验酒店首先就是体验空间,那就离不开优质的空间设计。传统的酒店项目,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室内设计的部分,会运用一些比较直白的表达。或者是更重视舒适度的设计,就是营造一种奢华体验感。这个部分当然我也看重,但我总体的观念是适度为之,我更想强调的是文化体验的完整性,我希望酒店是从建筑开始,这一套设计动作不只是符号化的堆砌,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场景营造。

大理跟沙溪有一个比较好的当地化服务系统。外部也已经帮我们提供了很多我们需要的服务。但在梅里这些是缺失的,全部的在地研究都得自己做。而且梅里处在横断山脉的的三江并流地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保存很好的区域。另外它处在云南藏族聚集区,所以在民族文化上面也是带有很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我们以后要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很可能是多层次的。我们会把这些方面转化成体验性的项目,带领我们未来的客人去了解去接触。比如说徒步,去观赏一些稀有的高山植物。也可以是展开知识讲座和沙龙等等。

大果红杉在冷杉林里

摄影 乔阳

美丽绿绒蒿

摄影 彭建生

雪兔子

摄影 彭建生

全缘叶绿绒蒿

摄影 彭建生

杓兰

摄影 彭建生

>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顶层的酒吧区域。这里是展现既下山与梅里雪山关系的最佳场所。顶层在朝向雪山的那一面有个跨度很大的移门,这个门也是采用的顶级品牌,花费不少,我们反复调试很多次,就为能在这里最大程度地制造一个朝向雪山的观景面。

作者 不思议

编辑Yang.

设计 陈翔

摄影 彭建生 乔阳

其他图片来自既下山

© 行李旅宿酒店管理集团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联系授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