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斯托克是何方神圣?

时间倒回到50年前,也就是60年代。

50年前的美国早已号称成为世界强国,但却让肯尼迪总统在自己的国家遇刺;马丁·路德·金伴随一声枪响倒下,种族运动仿佛又回到原点;万里之外的越南,美军M-16自动步枪声从未停息。与此同时,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在月球“迈出一小步”,嬉皮士骑着哈雷在全美找寻爱与和平。

矛盾、恐慌、迷茫笼罩下的美国,孵化出了伍德斯托克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滚石》杂志将“伍德斯托克”评为全球摇滚史上五十个重要转折点之一:“它是60年代的终极魔术:它将混乱变成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节,是几十年来最著名的和平实验。”

《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纪念文章,评价“伍德斯托克”是一代传奇和遗产:“那是60年代人意识的转折点,年轻的革命者摒弃不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走在他们的路上。”

世人对伍德斯托克的评价是: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那就是伍德斯托克。

伍德斯托克之于60年代的美国人,就如同《圣经》之于基督徒的救赎意义。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这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最经典的照片之一:1969年8月17日,星期天。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最后一天,地上显得有些狼藉,还有一些年轻人零零散散裹着毯子躺在地上。一对恋人被狂欢后零落一地的周遭景象包围,披着沾了泥土的毯子相拥。他们身后有一个越南退伍军人正席地而卧。这一幕被摄影师BurkUzzl拍了下来。

这看似不经意捕捉到的一个随机镜头,其实装满了当年的时代背景:60年代颠覆传统崇尚自由的嬉皮士文化、让人疲惫不堪的越战。这张“随意”的照片,完美吻合了这次音乐节的主题——“和平、反战、博爱、平等”,也顺便成为了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发行黑胶唱片时的官方封面。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热爱音乐和自由的人们在这里得到了自由,但是对发起人而言,却是一大堆“账单”。

当发起者们统计这一切时,节目组织者算出他们的债务为130万美元,费用超过预算300%,光是清理场地就需要10万美元和几天时间。因为大多数与会者是在没有支付票款的情况下进入,所以成本根本收不回来。这样看来,主办方似乎违背了他们的初衷,并没有挣到什么钱。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但是五十万人在这里尽情放纵,没有警察,没有枪支,没有任何武装力量,成吨的烟草在这里燃烧,运送酒和空酒瓶子的卡车一直就没有停过,更有几十万个避孕套被使用掉!在暴雨中依然坚持歌唱的歌手们,在泥泞中依旧挥舞手臂呐喊的听众们,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朝圣运动。

人们如此和平友爱地在这里享受着音乐。

美国嬉皮士精神从60年代起源,从伍德斯托克开始转变。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参与过这场盛大音乐会的“怪胎们”,从反叛避世,变成接受现实,他们相信爱和自由不死,相信希望和梦想的力量可以让他们改变这个世界。

他们后来成为了站在格莱美音乐舞台上的音乐人,成为了救济边缘儿童的慈善家,成为了著名的电台DJ······

对他们而言,50年前的那一场关于伍德斯托克的梦,还没有做完,爱和自由的疯狂仍在他们心中回放。

而在大洋的彼岸,有这么一群生于60年代的人,在这场疯狂运动的50年后,也振臂高呼着“Back to Woodstock”。

生于60年代的他们

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60年代的这十年间,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跟着世界的步伐在不断调整自己。这个年代的人们一头扎进农村搞建设,而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见证了整个中国建立起来的过程,从城市走到农村,再从农村走到城市,再走到世界。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年值五十岁前后的他们,如今站在时代的前端,看着世界,看着自己一路走来,往事便如电影般在眼前回放。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39年前的一场社会运动,改变了一个5岁孩子的生命轨迹。因为政策原因他跟着家人一起去到了贫困而偏僻的山区。尽管在那里,他仅仅只停留了一年多,但这一年,已足以让他感受生命的无常、欢愉和悲苦。而这一切,在今天,全然有了新的含义。

这个5岁的小孩,就是熊晓杰。

今天的他,依旧记得那时的故乡,离原来居住的城市远隔千山万水,须清晨动身,傍晚才到县城,然后第二天再翻山越岭半天时间,才能到达山坳里的小村庄。但是他迈着小小的步伐,把那些难走的路,都走过去了,一直走到了今天。

那一年经历教会他的,是远行的坚持,和回家的力量。

生于60年代的他们有着很强的自我价值感,认为他们出生的这个年代,本身就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他们都走过和熊晓杰一样的“故乡路”,所以在后来风起云涌,变幻莫测30年里,他们坚守信念,砥砺前行,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至少在广东,让广州跻身于一线城市行列,少不了他们的汗水和奋斗。

时代造就了英雄一般的他们,他们又像英雄一般造就了一个时代。

他们为什么

要“回到伍德斯托克”?

生于60年代的他们,互相启发着,感染着。

80年代对于这群生于60年代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精神故乡。因为在此时,改革开放的氛围让他们开始感受到彼此之间强大的共鸣。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1961年出生的崔健,在1986年5月9日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演唱了《一无所有》,宣告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无数中国年轻人的梦想和热情在这里开始。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黑豹乐队,69年的窦唯(主唱),64年的李彤(吉他手),67年的赵明义等等,于80年代成立了黑豹乐队,成为了中国摇滚乐史上最成功的商业模板。

1962年出生的丁武,在八十年代组建了唐朝乐队,成为了中国内地第一支重金属摇滚乐队。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包括1962年出生的黄家驹所在的Beyond,也是在80年代崭露头角。

60年代出生的他们,构建了中国人80年代的精神故乡。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就如同60年代的伍德斯托克构建了美国嬉皮士乃至全体美国人民的精神故乡。

而在中国这一群生于60年代的超级中年,时隔50年后,怀抱着伍德斯托克的敬意,重新出发。

“重回伍德斯托克”这个主题其实是熊晓杰受到披头士Back In The USSR这首歌的影响。“重回”并不是说以前去过伍德斯托克,现在再去。而是说伍德斯托克从60年代开始,曾经深深地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重回其实是对过去影响你的东西的审视和回望,本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探索。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我们也并不认为伍德斯托克所代表的价值观或精神理念百分之百就是好的、优秀的,但它确实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近距离地审视、反思它一路走过来的历程,其实是对自己心路历程的反思。

——熊晓杰

放肆青春的音乐会到今年其实已经走到了第六届,今年要去美国的决定,是在去年就决定的。


当时的想法是自驾66号公路,因为66号公路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化地标。后来经过一些思考,觉得自驾未必是最合适的。后来我们突然发现,今年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50周年。我们觉得这个契合点太好了,如果我们的音乐会能跟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结合,或者就在音乐节的现场或是附近举办音乐会,那是一个特别酷的事!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喜欢音乐、喜欢文艺,或是对社会思潮比较有兴趣的人心目中的超级IP。我作为一个文艺中年,一个社会思潮的参与者、见证者和研究者,我觉得一辈子能去一次伍德斯托克,是一件令我非常兴奋的事。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示中国力量和中国元素,表达中国跟世界交流、跟世界握手的开放姿态。

——熊晓杰

怎么回到伍德斯托克?

50年前,在美国纽约郊外的一个牧场里,四个发起人号召了全美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在这里影响了50万人。

50年后,以熊晓杰带头的放肆青春,走过了60年代的乡村路,穿越过80年代的精神故乡之后,这一次带着音乐和梦想,准备重走这段音乐之路。

他们会在音乐会上唱一些跟60年代美国相关的歌曲,或是在伍德斯托克1969年那个时代出现过的一些歌,比如美国著名的反战歌曲We Shall Overcome。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这是一个中国跟世界交流的机会,所以还会有一些跟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同一个时代的中国作品,表达中国跟世界在同一个维度、同一个时间点的艺术对照。同时他们也会带着中国的摇滚乐、中国的原创音乐,以及中国民族的、文化的东西,向美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我希望我们能够代表中国去参加伍德斯托克这样一个盛大的狂欢,在伍德斯托克的土地上发出我们的声音,即便不是特别宏大,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有这样的态度和表达。

——熊晓杰

在这个期间,除了会有一场属于超级中年们追梦的音乐会以外,他们还会去参观伍德斯托克博物馆;去造访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现场;去美国纽约看一看60年代美国的文化聚集地,比如格林威治村,Bob Dylan和他的伙伴们曾经流连的地方······

甚至访问一些当年的人物。比如,到目前为止得到的消息是,他们有可能会跟一代民谣女王琼·贝兹会面交流。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Joan Baez, 60年代跟Bob Dylan齐名的民谣皇后。


这一场追梦音乐会,是致敬,也是圆梦。

用脚步丈量伍德斯托克的音乐之路,勿忘初心,永远年轻。

一群60岁超级中年的“叛逆”梦,立志用中国的摇滚攻占美国圣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