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吧,说他们工资高,还真不一定高。

都是虚的。

维基百科2015年数据,List of European countries by average wage

这个数据是否准确?

我们再查,

法国统计局2016年数据

单身男女中位收入1600欧元左右。无孩家庭中位收入2873欧元,一孩家庭3262欧元。

列入统计数据的雇员,排除了大多数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和企业家;我们可以看到中位数是1600~1800欧元这一档。

对比上面的薪资地图,我们认为图中的数据,比如法国2180欧元,是含税收入,扣税之后中位数收入大概是1600欧元。

这一数值,在全球财富水平中是什么档次呢?

法国中位数税后收入,在法国的生活水平,是全球前3%。

西班牙的数据没找到,按地图比法国少446,我们按税后1350欧元计算。

西班牙,4.62%

我们看看同样的生活水平在中国是什么样的月收入。

在中国,税后年收入69000,税后月收入5750,即可超过一半的西班牙人的生活水平。

税后收入包括:薪水、劳务所得、不动产出租所得、企业利润分配等等。

事实上,在中国税收月收入达到7000,

即可超过一半的法国人;

税后收入达到1万,即是全球前1% 。

是不是颠覆了你的想象?

再给你一组数据。

法国费加罗报调查数据(2014年),法国生活成本每人每月需要1490欧元;而法国贫困线是977欧元。

注意贫困线这个指标,这个数值是排除精神享受,纯粹是生存所需的数值。

对比下前面说的法国中位数月收入水平。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国人不仅根本存不了钱,而且也无法在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后有多少享受。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第一

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

公共财富。

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引入这样一个概念?

你有30万,你可以买一部比较好的汽车。

或者政府收走你10万,你只能花20万买一部一般的汽车。

你或许认为拥有30万的汽车是更好的生活,但是长途旅行该怎么办?

这部30万的汽车其旅程享受比得上高铁和飞机吗?

自然是比不上的。

但你绝对不会把政府的高铁和飞机当作你自己的财富。

你仍然会感觉自己亏大了。

问题是,高铁和飞机真的和你的生活无关吗,真的不应该算进你的生活水平吗?

一座城市中,公园、天桥、公交站、地铁站、飞机场、高铁站、街道两边的店铺,整个城市的物流和配送系统——清洁水资源供应、蔬果供应、食品供应、电力供应、天然气供应、

所有的一切,都与你的生活水平相关,都是你财富的一部分!

不信吗?离你最近的便利店在5公里以外,你试试是什么感觉。

你感觉你工资不高,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收入被政府收走换成公共财富又分给你了。

第二

汇率问题是个很要命的问题。

黄金能不能换狗屎,就是个汇率的问题。

我们规定1斤黄金只能换1斤狗屎,别人就只能这么换。

他们为什么要换?因为他们被我们洗脑了嘛!

我要认真的问一个问题。

法国巴黎大街上随意指定一家餐厅,厨师做的东西,

一定比富士康员工食堂厨师做的东西好吃吗?

当然不一定。

富士康员工食堂的厨师,也是在专门学校学习过并且有证书的好不好!

他们去了巴黎也是可以开一家不错的餐厅的好不好!

所以我们看,

那些认为巴黎大街上随便一家餐厅里面的厨师一定比富士康食堂里面的厨师更强的人,

就是我前面说的要拿黄金去换狗屎的人。

富士康女工在食堂花了10块钱吃了顿午餐,

巴黎的程序员在巴黎某餐厅花10欧元吃了份汉堡套餐。

在午餐上面,富士康女工的生活水平就一定比不过巴黎的程序员?

未必吧?

当有人跟你说,

西方人干得少赚的多,是因为他们劳动效率高,

你就拿屎糊他一脸。

因为这完全是被洗脑之后对自身族群的种族歧视。

劳动价值并不等于价格,有的人愿意向西方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是被洗脑了),并不是因为西方人单位时间产生的劳动价值高!

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说,苹果,BLABLABALBALBALBAL。

脑子清醒点行吗?

你愿意为苹果这两个字支付溢价,那是你的事情啊。

不代表这手机提供的生活便利匹配其价格。

苹果这两个字如果值2000块钱,苹果和OPPO提供的生活便利就没什么区别。

拿着苹果的巴黎程序员,其实并没有资格嘲笑拿OPPO的富士康女工。

其实

巴黎的程序员(25岁),如果薪水是3500左右(高估了),税后收入是2200,最终入袋可能只有800(高估了);

富士康女工(包吃住),税后月收入4200左右,最终入袋可能有3500。

不计较汇率问题,在各自国家享有的生活水平,巴黎程序员远低于富士康女工。

我曾经拿武汉的保安出来做对比。

一家物业公司的做饭阿姨,也就家常菜的烹饪水平,去了巴黎也能开个不错的餐厅吧?

物业公司包吃住,月薪2700的保安,过得也不比巴黎程序员差吧?

当然

如果巴黎程序员,日用品的选择上,全部选中国产品(如同美国人一样),他的生活水平是有不错的提高的。

但是其他的生活中的服务,也还是要支付高报酬。

比如法国的蔬菜、水果、电费、天然气、以及其他服务。

选择进口自中国的产品,确实会提高生活水平,但是会面临当地部分行业失业率的上升,最终一定会波及到他自己。

以购买中国产品的支出来衡量当地的生活水平,其实是相当不智的。

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一定会给当地带来生活成本的上升,于此同时他们当地的收入可没涨。

另外,

还告诉你一个大秘密。

中国的GDP,不仅没有水分,而且还藏了很多。

你交房租的时候,你问房东他交税不交。

几乎100%的房东都不会交所得税,这完全是没计入GDP的。

还有那些上游企业,比如江边挖黄沙的,你猜他们报税有没有少报?

每年农村那么多盖房子的,找施工队来盖房子,一个工程几十万的GDP,根本没有人交过税,也根本没被统计入GDP。

个人所得 ÷ 最低生活标准,

比值一定是中国最低。

不是因为标准定的低,而是因为必须的生活支出价格低得令人发指。

根源是什么?

我知道你们会说,源于基层收入低、生活很苦,特别是农民。

来来来,东部省份的农民不提,西部省份的农民也不说,

我们就看看中部省份的农民。

没有不通电的,没有不通水的,没有不通网的,没有不通水泥路的(村村通),

只要想买,50寸4K液晶电视3000块钱用6年,年均500

只要想买,海尔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全套12000用8年,年均1500

只要想买,美的的电热水器、厨房全套,8000用十年,年均800

摩托车、电动车想买就买,

不想淋雨,买辆长城H6(或者比亚迪宋?) 10万用十年,年均10000;

嫌贵了,买辆五菱宏光S,60000,这也没便宜多少吧?

生活水平低吗?

在法国绝对是中产家庭的生活。

标致比长城好吗?不见得吧?

农民收入低吗?低,确实低。我上面举的例子,是典型的外出务工人员家庭。

但这些人才是最典型的底层家庭,不是吗?

纯粹务农的农村家庭,才是少数观察对象。

所以问题来了。

如果说我们拥有入门级国家的生活水平,根本是错的。

我们明明有老牌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好不好。

什么葡萄牙、匈牙利、捷克之类的,早就被甩到后面了好不好。

一个存不下钱的巴黎程序员,

一个几乎不用花钱、入袋更多的富士康女工,

谁更有可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过去我们说起德国,就说产业工人,中产阶级,就一副憧憬脸,

难道富士康女工不是产业工人?

她们不仅是产业工人,而且是比西方产业工人生活水平更高的群体。

看到知乎到处出没的留学中介、移民中介,

还有那些费尽心思花大价钱留学的学生,

你大概会以为中国还是落后国家吧?

利益团体的诉求概括地说,

就是要抬高他们的身价。

不吹得跟天堂似的,怎么能显得高明?

难不成跑国外生活十几年,现在让他们承认自己去的地方比不过中国?

真以为可以在欧洲赚钱,跑到中国花钱啊?

吼啊吼啊。

你们把钱全部花在中国,是最吼的。

本国货币净流出,还没有金融霸权,就如同一个现金流永远为负的企业,

卵价值都没有。

还有很多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也很高的国家和地区。

但是它们仍然比我们差很远。为什么?

看看我前面说的第一点,公共财富的概念,

你就明白了。

制度优势,

是我们最先进的武器。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如此高效、有序得组织如此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除了中国!

=================================================================

再啰嗦一句,

你不得不随着一群全力以赴的人奔跑,却始终无法脱颖而出,

会觉得累极了,前途无光;

但你回身瞧一瞧那些快要瞧不见的原地踏步的人,

你会感谢那些在你前面奔跑的人。

作者:子睦

来源:知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