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南塔广慈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与文翠路交汇处东北角即东陵区南塔街71号。1985年3月15日公布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南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643年。乾隆皇帝给广慈寺牌匾题词为“心宏彼岸”。据碑铭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中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南为普安众庶,名日广慈寺。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广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门三楹……。如今,广慈寺的寺院早已无存,仅存寺内的南塔,并在南塔公园里刘一尊石碑。

南塔与沈阳其他三塔的建造形式一样,均为藏式喇嘛塔,是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构成。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间立有两根石柱,从而每面构成三个壶门。石柱上都雕有宝相花、西蕃莲等纹饰。每面中间壸门置砖雕宝盆和火焰,左右壶门都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层砖砌圆坛座。上面即是宝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辟有佛龛内供神牌,佛龛周围嵌流丽的云珠。塔身之上为十三层相轮,再上为塔刹,由铜铸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组成。宝盖之下悬风铎。

与沈阳另

外三塔相比较,南塔的特点是:东边紧挨着南塔公园;南面与一个道观蓬瀛宫紧密相连;南塔塔院虽然不大,但却庭院精致、装修一新。

图片由本人原创,部分文字选自互联网等,请批评指正。使用图文者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并在文首显要处注明“本文图片和部分文字由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沈阳街拍群自由摄影人张黎明先生提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