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文德

金秋十月,故乡的红芋又到了收获季节,如今有了专业挖红芋的机械,人工挖红芋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机械前边挖,人跟在车后面边拾边整理,一天收十几亩不成问题。看到这场景,不禁想起有关红芋的一些往事来。

小时候,生产队除了种小麦和玉米外,每年还要种许多棉花,棉花行子之间又套种红芋,那时小麦产量低,粮食不够吃,队里便用作务简单产量高的红芋来补充不足。记得到了收获季节,家家户户拉着架子车,提上担笼去田里分红芋,人们顺着一小堆一小堆红芋,找插在红芋缝隙里写着自家姓名的小纸条,然后高高兴兴地装筐拉回家,第二天早上,你会闻到家家户户屋里飘着红芋的香味。不过天天吃蒸红芋,吃得多了也不是个问题,人们于是又研发出另一种吃法:红芋饸饹。做法是把红芋切成片,晒干,再磨成粉,然后蒸成软软的馒头,用一种专用的饸饹床子压成细长条即成。我至今还记得压饸饹的场景:我填馒头父亲压,母亲用筛子在低下接,边接边转动筛子。压完饸饹,每人一大碗,用油泼辣子蒜水水一调,嘿,别提有多香了,简直胜过皇宫玉馔,用家乡话说:嘹咋咧!有人说,在那艰苦岁月,红芋救过一代人的命哩。

生产责任制后,土地承包到户,十几年过去,粮食已丰产到饱和,有人便开始种其它经济作物,除了苹果,梨,桃等果树,有人又开始种红芋,没想到,效益还挺好,于是面积不断扩大。这几年故乡的红芋种植已形成一种产业,每到收获季节,便有外地客商前来收购,有人为了增值,在自家院里挖了好几个大大的红芋窖,每年贮存几万斤的人家不在少数,放到春节前夕或来年二三月甚至麦收前,价钱翻好几倍呢。

红芋的吃法除了蒸,烤之外,还可以切块下稀饭,油炸薯条在之后的几年里,做为一种小食品,竟然成就了一个品牌,这可能是谁也没想到的,不过最简单的加工方式烤红芋,怕还是最受人们青睐的。 如今每到冬季,故乡的县城便有一道亮丽的风景,随处可见烤红芋的摊点,老远都能闻到烤红芋的香味,从摊点前走过,没有几个人能敌过那香味的诱惑。只见从那自制的土炉子里取出热乎乎烤好的红芋,剥去簿薄一层焦黄的皮,香气便会浸入五脏六腑。那些衣着时髦的城市小姑娘或小媳妇,用手捏了红芋的另一头,张开樱桃小口,优雅地边吹着热气边慢慢吃着,动作青涩又娴熟,这时若有好事者摄入镜头,一定能获摄影大奖。去年在省城西安,我又见到用大瓷瓮烤红芋的,干净卫生,烤出的红芋更香更好,当然价格比小县城是又高了许多的。

红芋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红芋粉条,那又是另一种美味。红芋粉条包包子炒菜都是上等佳肴,若加上白菜炖猪肉,更是最实惠的一道菜。在寒冷的冬天,能有这么一碗猪肉炖粉条,再就上两个热腾腾的白蒸馍,那绝对是出门在外打工,累了一天的北方汉子最解馋的美味。写到这里,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不知"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是否将这道大众菜品列入其中,若没有,那才叫遗憾呢。

作者简介:薛文德,兴平南市镇人,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西安晚报》,《陕西日报》《辽宁青年》《渭水》杂志,《中国建设报》《咸阳曰报》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文一百余首(篇),为《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者。先后获各种文学奖励十二次,作品入选《陕西农民诗歌六十年》,系陕西农民诗歌学会会员、理事,兴平作协会员,喜欢唱歌和旅游,兼做婚庆。

来源:醉美新兴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