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自古以来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宋元时期的汴梁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到了明代,则以长江下游地区占主导地位。

永乐迁都到北京后,经济、文化逐渐向北扩展,但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仍占有重要作用。苏州一带生产的高档苏式家具,随着为皇家运粮的船只陆续运到北京,进入皇家的园林、别墅和宫廷殿堂。

明代初期,为满足庞大的统治集团的生活需要,陆续设置了管理宫内事物和为宫廷服务的二十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其中的御用监专职造办宫廷生活用器。另外,为宫廷制作各类漆木家具的机构还有司礼监所属的御前作。

而清代宫廷家具的来源大体分为两个途径:清宫造办处修造和官府采买与外地官员进贡。

1:造办处修造

清初,为满足皇室生活需要,成立清宫造办处。下设众多种工艺作坊,为皇室制作大批工艺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宫中现存大批家具,有相当数量出自造办处之手。造办处的职能是制造和存贮金器、玉器、木器、漆器、铜器、珐琅、玻璃器皿与图、绘画及盔头武器等物。

设有如意馆、金玉作、铸炉处、造钟处、炮枪处、绣活处、鞍甲作、弓作、珐琅作、玻璃厂、铜作、匣裱作、油木作、镫裁作、盔头作等作坊。有各种匠役200余人。

造办处中设有单独的木作,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工匠到皇宫服役。由于广州工匠技艺高超,又在木作中单设一广木作,全部由广州工匠充任。所制家具带有浓厚的广式风格。它与纯粹广式家具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用料方面。

其原因是这些优质木材全部从广州运来,一车木料辗转数月才能运到北京,沿途人力物力,花费开销自不必说。因此,造办处在制作一件家具之前,先画样呈览,经皇帝审批后,方可制作。

据造办处档案记载,皇帝看过图纸后提出修改一件,准作小样,小样制成后再经皇帝呈览。 在造办处普通木作中,多由江南地区招募优秀工匠,其做工趋向苏式。不同的是,他们在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较江南地区用料要大,而且没有掺假的现象。

从清代乾隆时期造办处档案可以看出,在油木作中还有单独的广木作,由广东招募优秀工匠充任,与油木作一起共同承担木工活计。故宫中现存相当数量的家具,皆出自造办处木作之手。

有时制作一件家具还要牵涉到其他各作,如:铜活需铜件,嵌玉需要玉作,嵌珐琅的需要珐琅作等。这从清代宫中档案《造办处活计档》中可以得到证实。嘉庆、道光以后,随着宫中各处殿堂家具的逐渐齐备,清宫造办处制作家具的活计大大减少,日常所作多为修理旧活和单只配对了。

2:官府采买与外地进贡

清代不设专门官吏负责采买家具,全部由各地政府和设外机构代办。所需款项由各地代办机构在本处开销。一般情况下由内务府向某个地方官府下一道谕旨,列出所需物品名称。然后由主管官员负责向当地家具行业购买。有时也由内务府提供图样和尺寸向地方作坊订做。除地方政府外,朝廷设外机构如织造衙门、海关、盐政等部门也时常为宫廷办理采买业务。

还有一种情况是,京官因公外出办事完毕,回京交旨时也要从当地购买适量地方特产,如奇珍玩物、古董、高档家具及日常用品等,献给皇帝。外官进京办事,也是如此。这在清代宫中档案《进单》中多有记载。

乾隆三十六年,先后有九次向宫中进贡家具共计150余件。从雍正至乾隆两朝贡档所记的情况看,几乎年年如此。 皇宫各殿正殿明间的整套、整堂系列家具,属于清代典章制度规定的礼制家具,乃皇宫向各地方机构定做的。其余还有属于各级官吏外出顺便采购或者定制而献给皇帝的。

在故宫收藏的家具中有一部分明确档案材料记载,这对研究和鉴定明清家具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

另外,清代从康熙万年至乾隆初年层一度开放过宁波和福州两个口岸,当时与中国贸易的日本商船较多,在官府采办的货物中,亦有相当数量的日本家具。

微信搜索关注:明清家具研习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