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漫画

九月初九:重阳节。《易经》:“以阳又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曰“重阳”。正如曹正在《九日与钟撼书》中所说:“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农历九月初九,又叫“重阳节”。每年九月初九,新婚媳妇便提前几天回到娘家,亲手赶制色彩斑斓、形式多样、造型活泼、工艺精制的烟包、布鸡、布老虎、花枕头、洋枕头、花裹肚、书包、香包等。

娘家也提前三四天赶制“花糕”。花糕是用一斗多精细的上等白面蒸成的。嵌有红枣,形如圆形宝塔,共七层,底部直径一尺有余,最底层边沿做有盘卧的青龙和展翅嬉逐的凤凰,第二层有各种各样的马牛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其余各层除了飞禽走兽之外,还有各种粮食作物、花卉图案等;最顶端站(直)立一条或面带笑容,或仰天吠叫的花狗,所以也有人称“花糕”为“花狗”。蒸一个花糕需要三四天时间,因为要一层一层地蒸。只有一层一层地蒸,才能蒸熟,且保持其各种造型依然如初。蒸熟之后,放在一个较大的方盘中,方盘四角,各放一个鲜红的软柿子,。既象征粮食的丰收,又象征果食的丰收。

到了九月九这天,新媳妇便和娘家父母一同去婆家。由于放在方盘中的花糕不便携带,所以过去大都背在背笼里,在花糕上盖上红纱。现在放在汽车里,三轮车上。新媳妇做的烟包、布鸡主要送给本家的老人(布鸡等到老人下世后放入棺材做陪葬品),花枕头是送给兄嫂或叔叔婶子的,书包或洋枕头是送给小叔子的、花裹肚和布老虎是送给小侄子的。

自然,亲家到来,公公婆婆少不了九碗菜和一顿臊子面,家境好的还要做个“十二围”或“十三花”。

到了傍晚时分,亲家归去,乡党们便云集而来观看花糕。之后,便由家人将花糕一块块切开,挨家挨户散发给村人,直到分完为止。

如果媳妇结婚时间较长,且有了孩子,娘家便只送花糕和花裹肚、布老虎等,其余皆免。

另外,九月九这天,还有舅舅看外甥的风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