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叫做信小呆的素人成为了大家最羡慕的人!

不知道上辈子积了什么福,被抽中为“支付宝首届锦鲤”。

这奖品到底有多少呢......

送包、送鞋、送衣服、送化妆品;

送苹果XS、送出游机票、送住宿券;

请吃饭、请看电影、请做SPA、请旅游;

甚至还有休斯顿为期2个月的私人飞行员培训......

礼品清单上都友情提醒到:礼单有点长,看完大概需要3分钟。

统计共有300多万人转发了这个活动,而最终的获奖锦鲤只有她一个。

这概率到底有多低呢?

她本人也震惊地说到,“我下半生是不是不用工作了?”

哞哞也只能转发这只锦鲤大神吸吸欧气,但是该搬的砖还是要搬的......成不了锦鲤本人,那只能好好赚钱了。

然而赚钱这件事也是有区分的:拼命赚钱、玩着赚钱、躺着赚钱。

所有人都做梦都想能躺着赚钱,然而能有几人能成为“信小呆”,突然摇身一变成为天选之子。生活中,大部分人这一辈子还只是停留在拼命赚钱的阶段。

玩赚、躺赚还有另外一种说话叫做“睡后收入”。对,你没有看错,说的并不是大家熟知的税后收入。

关于“睡后收入”的解释是这样的:

指被动收入,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照看,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它更是获得财务自由和提前退休的必要前提。

说白了,哪怕在睡大觉、玩手机、打游戏,仍然有东西能够为你持续创造收益,可以说是啥事没干,银行存款就蹭蹭蹭地增加了。

看了解释联想自己,却是叹气连连。税后收入都是个问题,更别说“睡后收入”了。不存在的。

说到底,大部分人睡觉就只是睡觉而已,哪来的“睡后收入”,仅有的“睡后收入”不过是银行卡里和宝宝类产品里的那点利息,每天一两块而已,连交通费都不够。

当然辛劳工作,升职加薪是一条正确的路,特别是一些每月工资三五万的税后收入的高薪阶级,生活上衣食无忧是没有问题的。

似乎生活很安逸,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但这种安稳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你全部的收入,都来自于用劳动力赚钱,那一旦停止了工作,或是无法再工作的时候,靠什么生活呢?特别是成家立业后,养孩子、养父母、买房、不经意间生了病,难关重重,仅靠存款又如何关关过呢?

安稳是表象,危机在背后。

这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渠道过于单一。

巴菲特曾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虽然说的是投资之道,却更是制富之道。另一位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也说道:“我的生活,不只在一条赛道上。”

用多条赛道,来保持生活足够的动力,当一条发生故障时,还会有其他的赛道可以冲刺加速,不至于停滞不前。

赚钱这件事,也不仅仅只有工作这一条路走到黑,更要学会理财投资,学会创造多渠道收入结构。

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富人会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致富。他们会研究各种赚钱的方法,而不是只靠工资赚钱。他们更多的是利用钱生钱,然后去做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沦为钱的奴隶。

当然这一前提是需要有资本有存款。月光族是最可怕的一类人,赚的财富从进到出没有任何剩余,仅仅是充当流通工具而没有产生任何价值。

当然花钱是有很多理由,让生活更精致、更有质量。但问题在于,这也意味着,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几乎为0,一旦生病,或者无法工作,生活水平将大幅下降。

有种说法叫做二八原则,意思是说,你生活中80%的时间都在使用常见的20%的物件,而剩下80%的物件,只是在20%的时间中,被偶尔使用或是压根没用过。

很多必需品,在理性思考之后,你会发现,都是非必需品。

有一定基数的存款,不仅意味抗风险能力提高了,同时你可以利用这笔钱,进行投资、理财、加盟入股等等,拓展更多的收入渠道。

在文章的最后,哞哞总结了一下经典理财读物《富爸爸穷爸爸》里的一些十分实用的理财小tips,助于大家培养富人思维,增加“睡后收入”:

1.最重要的资产——你的大脑,训练大脑对理财的敏感度。

2.保持学习,不断培养和更新理财观念。

3.养成储蓄的习惯,越早开始储蓄越容易致富。

4.优化自己的收入和投资结构,投资项目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5.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运动和睡眠缺一不可。

在用心提高“税后收入”的同时,更别忘了增加“睡后收入”。“睡后收入”不是不切实际,决定这些的更是你敢不敢勇敢的迈出这一步。现在开始永远都不算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在这些思维方式的转变上。

关注【谁牛基金】,获取更多基金理财干货,助你跑赢大盘,获取更多收益。

*温馨提醒:本文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