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执法人员依法依规拆除富强路违规广告牌。

5月5日,英德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宣布全面启动,同时,英德正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经过两个多月奋战,日前,英德市规划城管系统紧密结合实际,真抓实干抓重点、全力以赴攻难点,以点带面促亮点,“双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图:邓文燕 李浩川

整治市区市场周边环境卫生秩序

自创文、创卫工作启动以来,该市规划城管局、城监大队、交警大队、园林局、环卫处、路灯所及英城街道办等部门先后对城南市场周边以及峰光路、和平南路、英州大道南、光弼路垃圾填埋场等区域路段开展了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综合整治,对违规户外广告牌、违规乱搭乱建、马路市场、倚门出摊、车辆违规停放以及建筑垃圾乱倾乱倒等城市管理弊病进行了集中整治。

据统计,上述行动共拆除峰光路、和平南路、城南市场周边各类违规户外广告和乱搭乱建150余处,清理占道经营及倚门出摊1000余档次,清理“牛皮癣”500余处,清理乱倾乱倒建筑垃圾150吨。此外,为配合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城北市场文明示范点建设,该局组织市城监大队会同交警大队、食药监局及英城街道办等部门对城北市场周边及洋塘路、和平北路、凤凰路、光明路东延伸段的市容环境卫生“六乱”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共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约100处,拆除乱搭乱建约50处,清理占道经营及倚门出摊1000余档次,清理乱堆乱放杂物10余皮卡。

打造“双创”文明示范点

根据英德市创文办的工作部署,由该局牵头,将英州大道、富强路、和平中路、人民广场公共厕所、凤凰广场、滨江公园等地打造成为英德创文创卫的文明示范点。为切实推进工作落实,使文明示范点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规划城管系统的38名业务骨干到清城区交流学习,并将学习成果运用到英德市“双创”工作实际中,积极推进各示范点的建设。

目前,人民广场公共厕所示范点建设已由英德市环卫处完成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并移交辖区环卫部门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滨江公园及凤凰广场示范点整体建设方案已完成编制,预计7月初可组织实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优化“双创”公益广告设置、美化环境卫生秩序和绿化管护,规范占道经营管理以及建设主题志愿者服务驿站(自助书吧)等。

针对英州大道、富强路及和平中路,英德市规划城管部门则对照主次干道及商业大街示范点建设指标要求,分步骤对违规户外广告、违法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交通设施及秩序、诚信经营等指标任务进行全面整治,目前,各示范路段的违规户外广告招牌已基本完成清拆,合计拆除约200块,乱搭乱建整治工作正按计划推进中。

大力推进市区扬尘污染防治

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助力创文工作,根据英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由该市城监大队牵头成立了扬尘整治工作组,专职负责英德市区(含大站)的扬尘整治工作,下大力气对扬尘污染源进行严管严控,严厉打击不按规定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清运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及未采取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违法行为。

自4月18日开展行动至今,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车辆500余辆次,通过口头警告、书面告知责令整改各类扬尘污染存在问题140余宗次,检查在建工地出入口约1225个次,检查梅花北路、光明路、金子山大道、英州大道、仙水路、团结路等路段共计约1190条次,查扣违法运输车辆43台,立案31宗,作出行政处罚31宗,目前市区扬尘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同时,为加强建筑垃圾清运倾倒的管理,英德市环卫处积极配合英城街道办对建筑垃圾受纳场进行重新规划选址,目前受纳场已完成选址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市区建筑垃圾乱倾乱倒现象得到有效管控。下一步,辖区环卫部门将对现有建筑垃圾倾倒黑点进行全面清理,并加强日常巡查执法。

强化“牛皮癣”专项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英德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以及非法小广告语音提醒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及非法小广告乱张乱贴现象的管理进入了划时代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平台正式运行至今,数字城管共受理立案城市管理案件1244宗,非法小广告语音提醒系统收集录入非法小广告电话号码24个,实施语音提醒约4.5亿余次。目前,该市张贴违规户外小广告、乱发乱贴违规小广告问题得到初步控制。

此外,为提升城市整体市容市貌,减少破损路面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影响,提升城市基建管养水平,5月下旬,英德市规划城管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建成区的交通道路、人行道、公共设施现状进行了详细排查,排查发现人行道毁损约27470平方米、盲人道缺失约8860平方米、路面毁损约300平方米,合计长度约31870米,以及部分其他问题。目前,已对存在安全隐患部分的市政公共设施进行了应急修复,共完成沙井盖修复、交通隔离栏修复、道路修补等问题300余宗次。针对上述问题,英德规划城管部门已形成集中整治修复方案,计划近期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修补整治。

本版统筹:焦莹

作者: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