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的话

  今年6月的时候,中信建投还蛮风光的,身后站着中信证券、中国建银两大巨头,雄赳赳地登陆A股,厂长眼看着股价从6.5元一路飙到11.98元。然鹅,上个月26日,中信建投公告一口气披露了五起诉讼、仲裁事项,其中四起是股权质押踩雷导致的仲裁事项。加上之前披露的,现在它的资管计划、自有资金共涉及4家上市公司的6宗违约。市场资金紧张,越来越多的裸泳者浮出了水面。常在河边走的中信建投,这次鞋子也湿透了。

  11亿元资管计划踩雷印记传媒

  先看这个大头。

  2015年12月、2016年2月,由中信建投担任管理人的“中信建投证券龙兴578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接受了印纪传媒第一大股东——北京印纪华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两次股票质押,后者分别融资6亿元和5亿元,回款最终期限分别为2018年5月2日及6月28日。

  然后,印记传媒今年的业绩简直惨不忍睹,上半年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9.36%和121.7%。同时呢,肖文革目前持有的全部7.79亿股上市公司股份被冻结。

  于是,中信建投的两份合约到期后,融资方北京印纪华城均未能按约进行购回。

  根据中信建投9月26日的公告,目前印记传媒的第一大股东还有9.8亿元本金,及至少3368.95万元利息未偿还。

  公告显示,公司是代表上述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委托人——鑫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起的仲裁,其中资金来源于鑫沅资管委托的财产,中信建投希望将其持有的印纪传媒股票的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目前北京仲裁委员会已受理两起案件,案件正在审理中。

  2亿自有资金踩雷首航节能

  另外两起仲裁事项,则是中信建投以其自有资金,承接自然人黄卿乐、北京首航波纹管制造有限公司的股票质押业务。

  2017年4月10日和4月27日,中信建投与首航节能的实控人黄卿乐、及首航节能的控股股东首航波纹签订了两份股票质押式回购协议,黄卿乐和首航波纹分别质押了4295万股、3421万股的首航节能股票,中信建投向其分别发放融资款1.112亿元、1亿元。

  今年7月10日,中信建投与黄卿乐签署补充协议,约定黄卿乐及首航波纹的任意一笔违约,均视为黄卿乐违约,中信建投有权要求其提前购回。7月25日首航波纹的股票质押合约到期,但首航波纹未履行回购义务,中信建投8月10日在北京仲裁委员会立案。

  仲裁申请后,黄卿乐和首航波纹进行了部分还款,并提供了其他财产进行增信,9月10日上述仲裁申请被撤回。这两起仲裁事项标的合计为1.869亿元,占中信建投2017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0.42%。

  卷入2亿元基金违约纠纷,踩雷金一文化

  除了四起仲裁,中信建投还以基金托管人的身份,卷入了有关金一文化的一场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纠纷。

  中信建投的公告显示,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投资了杭州得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中信建投作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运营服务机构的“大西部神州一号结构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优先级份额1.56亿元。

  但金一文化的第一大股东上海碧空龙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钟葱和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熙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履行对付款义务,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提起诉讼,要求上述四名被告支付基金份额转让款2.23亿元、迟延付款违约金568.29万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中信建投在公告中称,新疆投资发展集团就其担任基金托管人和基金运营服务机构的私募投资基金份额发生的与各被告之间的基金份额转让纠纷,中信建投作为案件的第三人参与诉讼,无需承担律师费、保全仲裁费等费用。

  5000万资管计划踩雷华闻传媒

  在8月29日,中信建投还公告了一个和“阜兴系”有点关系的事。

  作为“中信建投证券龙兴 824 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中信建投根据委托人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指令,在2017 年7月31日与融资人国广环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客户业务协议》、《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协议书》。

  协议约定,中信建投向国广环球提供5000万元融资款,期限为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28日,利率为年利率5.9%。

  然后国广环球在跌破合同约定追保线的情况下并未及时提供履约保障或购回,因此构成违约,双方之间的争议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而国广环球是华闻传媒的第一大股东,持有1.68亿股华闻传媒的股份,国广环球也仅持有华闻传媒这一家上市公司股份。

  损失很难追回来

  目前印记传媒股东套现、业绩变脸、股份冻结,股价从2017年3月7日的阶段高点26.22元,重挫至3元左右,大概率难以承担违约责任、偿还资金。

  而中信建投以自有资金出资的两起股权质押业务,从首航节能的情况看也不乐观。目前首航节能的股票停牌,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减少60.75%和77.2%,而大股东首航波纹拟向烟台市国资平台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平台公司转让部分股权,可能涉及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

  雪上加霜的是,目前首航波纹所持5.08亿股的首航节能股份,已于8月15日被全部冻结。因此,尽管首航波纹和黄卿乐进行了增信,但中信建投想要收回借款,仍是难度不小。

  华闻传媒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暴雷的百亿私募“阜兴系”已焦头烂额,传媒关联的多家网贷平台也已经一片狼藉。

  昨天,深交所又发出关注函,再次要求华闻传媒说明三支资管产品、常州煦沁与“阜兴系”的关联关系,重点说明常州煦沁的普通合伙人朱明华、有限合伙人徐祯华通过何种方式控制常州煦沁,并提供有关协议等证明文件。

  万亿质押高悬头顶

  在今年这个“雷”年,中信建投并不是孤家寡人,近一年来出现了未名医药、华录百纳、摩恩电气、兴源环境、众应互联等一系列公司大股东质押股票爆仓。

  东方财富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21日,A股公司质押股权市值总和达4.91万亿元,其中,72.20%质押方为证券公司。并且,从重要股东股权质押状况来看,19.63%已达平仓线,8.59%处于预警线与平仓线之间。

  质押爆仓的原因,最表象的自然是股价下跌,但说到底,还是钱袋子收紧了。

  一方面是政策,另一方面是市场。

  首先,2018年以来,质押新规与资管新规陆续出台,对质押融资主体、资金用途、还款来源、质押率、融资结构等皆做出了明确规定。从最初源头与最终去向多个方面对质押融资进行了限制。

  质押新规前,很多公司其实依靠“借新还旧”维持流动性,但新规要求还款来源与资金用途相对应,且有可靠的现金流;再加上整体质押比例不超50%,单个股东质押比例不超60%的新限制,很多到期质押无法续作,拿不到新钱,自然也就还不上旧债”。

  其次,宏观经济波动,特别是很多上市公司的暴雷,使得金融机构也小心翼翼。

  有券商人士介绍,目前已经很少有券商愿意做场内质押了,仅仅愿意做部分次新股,还要求大股东质押比例低于30%。因此,很多公司开始寻求进行场外质押。

  对比两者,场内质押资金来源于券商及旗下资管计划,利率较低(7%至8%),手续方便;场外质押资金来源广泛,如银行、信托、担保、小贷,个人,甚至高利贷。各家出资方要求不同,利率普遍较高(12%以上)。

  目前行情下,场外质押各家开出的条件,也比以前严格了很多。而且,对于自身缺乏造血能力的企业来说,转向利率更高、条件更苛刻的场外质押实则加速了自己的死亡,年内出现的不少爆仓倒下的案例,清查后发现,外面欠着各种各样的债。

  某家上市公司债权人状况文件即显示,部分短期拆借年化利率甚至高达91.25%。

  此轮爆仓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2015年牛市之际,很多股东或过度追求扩张,或套现部分收益,进行了高位质押,随着股价持续下跌,被迫不断补仓直至流动性枯竭,再加上前述融资环境收紧,“前后夹击”之下便弹尽粮绝。

  至于解决质押危机的最好方法,自然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已经有超15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只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类似许老板那样能够一掷百亿的接盘侠毕竟是少数,不少新进投资者是在公司已经爆仓的情况下进行的“抄底”。留给广大股民和参与了资管计划的,只是一地鸡毛。(内容来源: 私募工厂 综合自野马财经、中国经济网、一起学私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