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西安呆的久了

钟楼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每条大街都穿插着很多条小一些的街道

在北大街莲湖路这边

就有一条安静、变化不大的街道

名叫:“立新街

上图源:网络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喜悦与悲欢,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一。

今天仙妹子在立新街,悄悄告诉你这里的美食故事。

立新街一日食记

老马家黄新刚糖炒板栗

糖炒板栗哪里都有,可是卖了这么多年的可是少见。黄老板是本地人,他告诉我们说:“这板栗的质量,首先皮得色泽发亮,其次瓤得呈鸡蛋黄色。”

店名也引起了我的好奇,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位“老马”是黄老板的母亲。

老四米皮店

仙妹子刚来到立新街就向附近的老人们打听起这条老街上的“老字号”,经过老人们推荐,这家小小的米皮店我可得好好给大伙儿讲讲。

“我们店小吧,但是三十多年老店,你可没白来。”热情的晏珍群阿姨笑着说。

这位晏阿姨虽是安康人,但是年轻时嫁到了秦镇,自然而然练就了一手米皮手艺。

阿姨对米皮的“粉、烫、蒸、切”四大传统步骤把握的无比娴熟。做法精细,操作考究。

筋薄、细瓤,软筋筋、辣呼呼、香油油,五味俱佳,唇味无穷。

马里木腊牛肉

这家开了4年的店,平时生意就挺好,每当过年过节可是红火得很。腊牛肉、酱牛肉、烧鸡,很早就卖光了。

老板在家做好后,早上7点半就出来店里卖了。和其他熟食店不同的是,他们家还给免费提供肉汤。

宫廷牛肉饼

这是一家宁夏夫妻店。在这条街上前后也待了7年了,附近的居民都很熟悉。

饼很酥脆香软,老板早上6点就开卖了,卖到中午。下午4点卖到晚上8点。从仙妹子刚来这里就一直在排队中。

贾家肉丸胡辣汤

这家40年的夫妻店,相信老西安人并不陌生。

不知道为啥,西安人儿早上就爱吃碗糊辣汤。白菜、胡萝卜、肉丸、土豆片等等丰富的食材,吃完很满足,精神抖擞,出门!

老刘家牛羊肉泡馍

这家牛羊肉泡馍店仙妹子诚推。老板姓苏,是一位回民老板。店在这附近开了15年,店里的老顾客都夸老板特别厚道,每碗都量大份足

别看这小小一碗,老板说,最起码牛肉汤都要熬上20个小时。

“这位老奶奶年级已经90多岁了,是这里的常客,老人牙口不好,一般我就把肉煮得烂烂的。”苏老板说。

烂瓦罐刘家猪蹄坊

始于清光绪年间的百年老店,又名“状元蹄”。原先是道宫廷菜,时局动荡传入民间,后传至三代,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小吃。听老板说以前是爷爷走街串巷着卖。

先看看这个卤猪蹄的阵仗。

猪前蹄经过特制瓦罐慢炖细煨增香而成,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热猪蹄肉烂,放凉后超级筋道。对猪蹄情有独钟的吃货们可以下手啦。

殷勤烤饺

店规模中等不大,但是足够一大家人出门聚餐了。烤饺吃起来口感真的不像平时自家在油锅里炸的,皮薄油脆。

因为老板是商州人,所以他们家主打陕南菜,也有根据西安人口味增添的关中菜和川湘小炒,比如葫芦鸡、火爆腰花等等。

定家灌汤蒸饺

上图源:网络

这家店属于这条老街上的“后起之秀”,如果你没有尝过坊上老味道,这家就特别适合你。八宝粥和凉皮也值得品尝。坐标就在北曹巷西口东北角,出了北大街地铁步行几步就到了。

四季更迭,

从忙碌的生活里偷闲出来街边走走,

游游晃晃,早餐茶水,馒头卤肉。

把滞留在曾经那些说不出的苦难,

融化在晌午温暖的日头中。

韶光依旧。

少年熬成白发,故乡变了模样,但各种老味道历久弥新。

院落里的老人,坐在躺椅上倾听时光的脚步声。

这也许就是这些变化不大的老街道留给我们的印象!

文/党相君

图/段喜

上期回顾

误跑一趟长乐坊,竟然胖了5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