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正值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我省首例自愿捐献肝脏器官移植成功。

此次手术成功的背后,是千里奔波的生死时速,是大爱无疆的全力救治,更是平原与高原地区间爱的传递。

9月初,61岁的男性患者罗先生入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经医生诊断,他患有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癌栓形成。普通的手术无法根治各项病症,肝脏移植成了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经医生检查评估,患者符合肝脏移植条件。于是,科室器官获取组织(OPO)成员叶成杰主任医师、吴世乐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将患者资料传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器官移植等待者预约名单系统。

随后,医生陪伴罗先生进入漫长的等待时期,共同等待肝源。

在等待的过程中,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医师和罗先生心怀希望共同努力,治疗没有间断。没过多久,令人激动的好消息传来,配型成功了。

9月23日15时,一名18岁的男孩不幸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布脑死亡。患者家属几经思量,悲痛万分之余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伟大的决定:捐献器官,去救助他人。此后,华西医院OPO组织郭晖主任团队将供体资料上传至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供体的肝脏因配型成功,有幸分配给了青海省人民医院患者罗先生。

消息传来后,省人民医院郭亚民、杨金煜、叶成杰教授团队严阵以待,仔细、充分做好移植前的各项准备,并与华西医院严律南、曾勇、杨家印教授团队密切交流,规划移植时间及流程,同时由华西医院维护供体脏器。

9月24日6时,捐献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医生鞠躬致敬后,进行了器官获取手术,肝脏获取成功。

当日8时,华西医院朱涛教授抵达西宁,他顾不上行程的劳顿,飞机一落地便紧急赶往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患者病房,评估与指导患者(移植受体)的麻醉,为手术保驾护航。

由于时间紧急,器官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移植。成都双流机场和西宁曹家堡机场为器官输送人员开通了绿色通道,原定08:50起飞的飞机于08:10提早起飞。同时,医院各位教授紧张地准备移植患者离肝手术。

10时10分,捐献肝脏被顺利运输至西宁曹家堡机场,而后经绿色通道紧急运送至省人民医院。

10时50分,捐献肝脏送达医院,并安全转送至手术室。

11时30分,受体病肝离体成功。在麻醉科王云教授团队及华西医院朱涛教授密切监护与治疗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平稳。随即,移植团队争分夺秒,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供肝移植。

傍晚18时,在华西医院严律南、曾勇、杨家印、朱涛等各位教授及省人民医院郭亚民、杨金煜、叶成杰教授团队和麻醉科王云教授团队、洁净手术部20余位医护人员的紧张配合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各项指标已趋于平衡、正常,身体恢复非常理想,可自行下床活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份来自四川平原的“大爱”,嫁接于青海高原,绽放出炫丽的“生命之花”。

作者:李欣 来源:青海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