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墨玉零距离

“老板对你们怎么样?”“亚合西!”近日,记者跟随驻村干部走进墨玉县川湘百味汉餐馆,看望在这里就业的贫困村民阿米娜·努尔买买提和阿提坎木·阿西木。据驻村干部反映,她们自从在这里就业后,变化真的太大了!

在这里,阿米娜·努尔买买提和阿提坎木·阿西木不但顺利就业,增加了收入,连精神面貌都改变了。现在的她们,更加讲究卫生了,工作服也穿得规范了,时间观念变强了,还学会了化妆,每天打扮得精致靓丽,精神抖擞地去上班,个人形象提升了很多,成了村里的“新风尚”!

故事还要从四个月前说起,川湘百味汉餐馆的负责人杨龙华名下还有一家商店,经常往吐外特乡库特来木村村委会送办公用品。有一次,村第一书记王东跟他聊起帮助村民就业的事,两人便协商可以以此为试点,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今年38岁的阿米娜·努尔买买提和33岁的阿提坎木·阿西木都是库特来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人都靠着丈夫一人的收入生活。经过反复考虑,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驻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认为可以推荐她们去餐馆工作。然而,当工作队队员去和她们沟通这个想法的时候,她们却不约而同地回绝了,一来是觉得自己之前从没在汉餐馆工作过,二来是放心不下家里。

为了帮阿米娜·努尔买买提和阿提坎木·阿西木打消顾虑,村第一书记和杨龙华协商决定给她们定期放假探亲,并专门联系了民族餐馆为她们提供午餐,还经常安排干部去看望她们,了解她们的困难。就这样,两人于今年六月走上了工作岗位,阿米娜·努尔买买提被安排在前厅负责日常卫生清理和上菜,阿提坎木·阿西木在后厨帮忙,每人每月工资2200元。

在店里,不管是老板还是其他员工,大家都很照顾阿米娜·努尔买买提和阿提坎木·阿西木,尤其是在饮食上。杨龙华说:“我们每天都会准备早饭和午饭,也都是按照她们的饮食习惯做的,现在她们和大家一起吃饭。刚来的时候,她们比较腼腆,同事之间开个玩笑,她们就害羞了。现在变得开朗了,跟大家关系很融洽。”

每天早晨,两人把孩子送去村里的托儿所后,自己才来县里上班,下班后再接回家,孩子有专人照看,可以安心工作。每天工作之余,她们还跟着其他员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识各种各样的菜品,还会聊一些化妆打扮方面的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去村委会找过干部们,说自己不想在餐馆干了。现在如果让我再回村里种地干活,我还真的不愿意了,我喜欢在这里上班。店里每天都会来很多客人,其他服务员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们也要向她们学习”,阿米娜·努尔买买提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

“她们有时候会问我可不可以早走一会儿?我说可以啊!谁家还没个急事啊,农忙的时候就给她们放假,让她们回去忙自家的事儿了。平常,如果晚上客人走得太晚,其他员工就多辛苦一下,让她们早点回去看孩子。现在,她们的一些化妆品、小饰品、衣服等都是我给送的。前几天,我还在网上买了两条裤子,给她们一人一条。我们这两个古丽啊,现在可爱美了”,老板娘搂着阿米娜·努尔买买提的肩膀开朗地对记者说。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彼此之间无话不谈,期间也发生了不少趣事。一次,阿米娜上完菜从包间里出来,杨龙华示意她顺手把包间的门关上,只见阿米娜退回包间,在门后面找着什么。原来,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有限,她竟以为老板的意思是门后面有东西。看着她一脸迷茫的憨态,大家都乐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