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不可及的卫星

怎样让普通人伸手可得?

85后青年

如何追逐“火箭梦”?

打破技术壁垒

天空之眼如何才能看得更清晰?

新的一周看什么?

CCTV4《走遍中国》

系列片【逐梦太空】

带您进入神奇的“太空时间”

10月15日(周一)

第一集《一飞冲天》

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一枚超大型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它不仅将一辆跑车送入太空,还成功地回收了两枚助推火箭。这次发射的主导者是美国一家民营航天公司spaceX。

100天以后,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广阔的戈壁滩上,载着一枚小型火箭的卡车驶入了无人区,这是一家民营火箭企业自研的火箭,他们将在这里完成首飞。零壹空间自主研发的OS-X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成功点火升空,这也是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开创了中国商业航天历史上的崭新起点。

舒畅,一个敢想敢做的85后青年,现任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及创始人。短短3年时间,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年轻的团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0月16日(周二)

第二集《微星争辉》

2013年,全球微小卫星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共发射了146颗微小卫星。2016年到2018年之间,中国民营微小卫星企业大动作频发,走在全球商业卫星市场前列的航天企业巨头未来也将布局上万颗微小卫星,一场触发微小卫星商业航天竞赛的发令枪已经响起。

2017年6月,印度一位18岁少年打造了一颗重量只有64克的卫星,美国宇航局将这个中学生的杰作发射升空,以此宣传卫星科普教育。半年以后,一颗由中国青少年共同参与打造的微小卫星“少年星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探索?

10月17日(周三)

第三集《天空之眼》

20世纪80年代,法国发射了世界首个商业遥感卫星spot-1,让遥感图片走进了大众市场。2014年底,第一缕曙光照进商业卫星遥感领域,中国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卫星研制发射和运营。

2015年10月7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它搭载了4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这次发射打破了中国商业遥感市场多年来的沉寂。

如今,距离我们头顶550至650公里外的地球近地轨道上,一共有10颗卫星属于这个团队,这些卫星像一双双凝视地球的眼睛,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轨道在地球表面环绕形成了一张观测网,被广泛应用于灾后救援、城市规划、国际贸易、环境监测等方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技术人员如何打破壁垒,让天空之眼看得更加透彻?

来源:CCTV4《走遍中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