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中,洱源县邓川镇整合项目,实施大营自然村水利项目工程,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大营自然村属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点,为了解决灌溉用水困难,提高土地产出率,政府投资60多万元实施了农田水利建设,建了一座蓄水量达6000多立方米的小坝塘和47口小水窖。有了小坝塘和小水窖的稳定供水及产业项目扶持,村里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村民鲁卫培家,在原有4亩露天蔬菜种植的基础上,今年又发展了5个蔬菜大棚。

洱源县邓川镇大营自然村村民 鲁卫培

现在种菜相当方便了,全部用自来水,全部用滴灌,一个大棚半个小时就浇完了,浇水的时候把开关一打开就可以了。

今年上半年,鲁荣权家仅萝卜、白菜就卖了10多吨,一年当中,有8、9个月天天都有蔬菜卖,种蔬菜比外出打工要强多了,他越干劲头越足。

洱源县邓川镇大营自然村村民 鲁荣权

今天去市场卖了萝几筐卜、番茄、大辣椒,总的价钱卖了七、八百块,收入也还是可以的。

水利兴则农业稳。如今,大营自然村家家有大棚,户户种蔬菜。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了50亩大棚蔬菜和150亩露天蔬菜,以应季蔬菜和反季蔬菜互为补充,一年种四茬,近二十个蔬菜品种四季交替上市的发展格局。

洱源县邓川镇旧州村委会副主任 李强

群众人均年收入从8000多元,到现在人均12000多元,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大理台综合报道

大鸟 整理编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